浙西词派相关论文
浙西词派是以浙西一地为主的词人群体,在清初以至中叶影响了当时词坛的走向。以朱彝尊、李符等为代表, 不仅摊尊南宋词人姜夔、张......
曹贞吉是清初重要的文人,严迪昌称其为“京华三绝”之一,沈轶刘称其为清初“不能忽略之三曹词”之一,他的诗词值得我们研究。 曹贞......
《词源》作为中国词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理论著作其接受史折射出历代词学思潮发展和变化的历史轨迹,对于蓬勃发展的清代词学而言尤其......
词选本,作为一种重要的词学批评形式,极大地推动着清代词风的嬗变及清代词学理论的发展。浙西词派是清代词坛的重要词学流派,康熙......
雍乾浙西词派因其审美取向和“师法”建构而陷入自我重复的“模式化生产”陷阱,造成在词汇、词法、词风三方面自我因循的弊病。浙......
词学的尊体是一个不断诗化、雅化的历史过程,而这一过程,在具有词学“中兴”之称的清朝显得尤为突出。清代的词论家不但在题材上进......
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 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 一灯群动息,孤磬四天空。 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 【诗人简介】 ......
浙西词派宗法门径的形成及演变,以词体正变观为理论支柱,能集中体现出其词学特色及得失.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浙派在宗主朱彝尊的倡导......
“句琢字炼”、“审音尤精”的外在形式和“离骚变雅之义”的内在蕴涵,构成浙西词派雅正观的基本内涵。郭麐作为浙西词派一员,于体......
浙西词派初、中期领袖继承南宋张炎的雅正思想,将雅正的内涵改造为醇雅和清雅,提出复雅之声回应康熙、乾隆盛世,反映文人在环境变......
郭麐是清朝中后期重要的词人和词论家。此前对他的研究多集中于词论,对其词作研究甚少,且对其在词史上地位的评价大有分歧,导致对郭麐......
浙西词派领袖朱彝尊一直是清词研究的热点,朱彝尊“醇雅”词学思想的出现对清初的词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醇雅”一词所涵盖的要义......
王昶的词学思想尽管来源于朱彝尊等早期浙派词学家,但由于时代的变化以及词学家个人性格、身份等原因,也产生了一定的差异性.这种......
日长深院里,见微吟红豆,学书青李. 鼠须散卓,曾付扫眉翠.绿纱风不起,炉烟都篆心字.密缔星期,许支机石畔,来往绛河水.rn谁料分飞万......
清初的词派呈现很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这是一个在学界已形成共识的观点.严迪昌先生在《清词史》中就指出:“清代词派和群体非常突出......
张炎《词源》中倡导“清空骚雅”,其思想对后世词学尤其是清代词学影响甚大。清初浙西词派推尊姜张,倡导“清空醇雅”,其理论明显是对......
前人对张炎《词源》的研究不算少,但专门对其中雅化理论及其影响的研究却还很不够。本文认为《词源》雅化理论包括:具诗骚遗意、言......
常州词派于中国文学之发展贡献有二:一是“意内言外”论对当时浙西词派过分强调形式进行的反拨和纠正,为日渐枯竭的词坛注入了新的......
吴锡麒是浙西词派中晚期的代表人物,其词作中有些作品有别于传统的浙派创作风格,对于此前浙派之弊端有一定的修正,本文试从两个方面讲......
朱彝尊作为一代大儒,十分重视道统体系;在古文领域,也有着鲜明的谱系思想.在经学和古文领域列出谱系的思想,深深影响了朱彝尊的词......
流派是中国文学研究中的大概念。它的提出,一向被认为是文学成熟的一大标志。尽管自古及今也有些人如浙西词派的厉鹗、新月派的徐......
中国艺术里,“诗画合一”,“诗词合一”,是我们并不陌生的命题。本文以文人画、神韵诗作为参照,考察上下相沿的南宋阶段姜夔、张炎......
对于的编撰、的刊刻、"拟补题唱和"的发生与浙西称派之间所存在的关系,本文认为,康熙十二年,朱彝茸舍馆京师宣武门编辑是浙派形成......
南北宋词孰优孰劣在清代争执不休,声势最大的是浙西词派和常州词派。从词的发展脉络和当时的时代氛围中寻找答案,认为其争论的实质......
浙西词派形成并兴盛于康熙初期,词风清新醇雅、温润平和、怨而不怒,这种特色又使词回归到了本体上,显示出词体不同于诗、曲的特有......
宋季遗民词将艺术手法与思想内涵完美结合,在唐宋词史上涂下浓墨重彩一笔,对清代词学亦产生重要影响。清代词坛三大主要流派即阳羡......
清代乾嘉之际,受袁枚性灵说的影响,郭鏖等人提出在词中抒写“性灵”主张,并对当时的词风和词学理 论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性灵说与......
《词综》是浙西词派的理论代表。《词综》和《绝妙好词》在宗派意识和对“雅”词的崇尚方面,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这表明,朱彝尊在编......
朱彝尊和厉鹗对雅词理论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朱彝尊在内容上充实张炎的"骚雅"理论,厉鹗阐发"雅正"的内涵,使雅词标准的理论趋于完备;......
以“清空”“骚雅”论词,是南宋张炎提出的著名词学观点,他们在南宋中后期把词与诗进一步融合,建立了一种新的词学审美理想和词学批评......
曹溶与浙西词派的关系,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他是浙西词派的先驱,有人则反对。仔细考察二者在词学理论倡导、词作实践以及曹溶与......
活跃于清代词坛百余年之久的浙西词派,无论在词的创作还是欣赏上,都以“清空”“骚雅”为最高标准。但涉及到历来被认为是俗词代表的......
浙西词派是清词史上第一大派,查慎行、查容、查昇等人为代表的海宁词人群构成其重要支流。慎行早承《花间》《草堂》馀绪,工填词之......
清朝道光年间,曾盛极一时的浙西词派渐趋颓势,浙派后期词作现空滑之弊。在这个变革关键点上,一部分浙派词人开始寻求革除浙派弊端......
徽商江春、江昉兄弟扶助下的康山草堂词人,基本上继承了厉鹗“清幽冷寂”的艺术风格。在乾隆中叶的文坛上,将“浙派”之词发扬光大......
谭献的论词倾向,主要体现在对浙、常两派的态度上.他批评浙西词派专主南宋,以姜、张为止境,这是有道理的.对常州词派,他追随张、周......
浙西词派是清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词派,此派对后来词之创作影响非常巨大。浙西词派众多词人中,除朱彝尊外,均鲜为人所了解。沈皞日是......
【正】 南宋杭州著名词人张炎,是清代初年浙西词派尊奉的宗师之一,浙派的奠基者和主要代表朱彝尊自己讲得很清楚:“不师秦七,不师......
以朱彝尊、厉鹗为代表的浙西词派是清代成就最著的词派之一,其清空醇雅的论词主张对清代浙江女性词的创作有着或显或隐的影响。浙江......
通过词体观、新变观与南北宋之宗三方面的比较,可以发现曹溶、顾贞观与朱彝尊的词论,在强调词体的抒情特性方面三人观点较为一致。三......
《绝妙好词笺》是清代第一部完全意义上的词集注本。笺者名义为查为仁、厉鹗,实际是清中期浙西词派的一次集体学术活动。《绝妙好......
本文将纳兰词放在明末清初词风演进的过程中加以考察,指出:纳兰词及其词学观与浙西词派有多方面的联系,既有一致之处,又有分歧和差......
摘 要:桐乡汪氏是清代重要的词学世家。汪森是清初浙西词派的重要成员,在他周围还形成了一个以华及堂六客为代表的文人群体。他不但......
越台词社是清代后期广东地区的一个重要词社。词社成员大都来自学海堂,理论上一致主张诗词同源,认同浙西词派的审美风格,推崇白石,社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