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史互证相关论文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优秀作品。笔者通过对诗词的定义和分类,表明了诗词不仅具有区别于其他文学作品的魅力与......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小说、诗词、文赋、俚曲等多种文体的创作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称许的实绩,囊括了蒲松龄自康熙九年到康熙四十五年......
摘 要:诗史观念对中国古代文人诗歌创作影响极大。清代学者推动诗史观念进一步发展,提出“诗史互证”观点。本文以清人钱谦益“诗史......
义宁陈氏(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行事与文章多与国运相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国身通一、文化托命的品格.在陈三立政治诗中,......
陈寅恪逝世已经40周年了.从陆键东的等书中,可以感知陈寅恪的治学之道和学人风骨.其治学态度重真知轻浮名,博学强记,贯通文吏;其治......
李金山著《花间词祖——温庭筠传》一书,通过生动入俗的语言,展示了传主词人词作的独特魅力。运用“诗史互证”的撰述方法,梳理出......
期刊
竹枝词,作为诗词歌赋中贴近生活的艺术,可与文献资料、实物证据、图画信息等互证互补,是透视科学技术史包括纺织社会史的一个新向......
梁松涛教授的新著《西夏文整理与研究》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西夏文学及地域文化特征研究》,考究了西夏文诗歌的数量、版本和主题......
本文以唐诗研究为例从诗史互证方法的起源与发展、诗史互证与诗歌解读、诗史互证的局限与风险几个主要方面探讨诗史互证的研究方法......
文章以清代著名诗人莫友芝诗《遵乱纪事》为主要线索,以管窥其诗史观。认为这组诗具有注多、注详、诗注互证的特点;指出莫氏诗史观......
明末清初时期,众多注家纷纷对杜甫诗歌进行笺注、校释,钱谦益所撰《钱注杜诗》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阐释成果,突出贡献是开创了“诗吏......
明清易代是持续泛起的史学热点,也为文学研究者所注意。但清朝对相关史料的禁毁,使这一时段的文史研究仍稍显扑朔迷离。秉持“诗史......
徐复观针对红楼梦研究中的考据学方法与台湾的红学界发生过激烈的论战。他指出以科学研究为标榜的红学考据派走向最不科学,最不客观......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实际上是文学史教学的延续。其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诗史互证”的过程:“以诗证史”,重在对于文学史知识的认......
作者从"诗史互证"的角度对陆游的涉商诗进行解读,详细描述和说明了陆游涉商诗对南宋成都等城市市场、镜湖流域一带农村集市及其他......
陈寅恪是历史学家,他学术研究的重点在历史,他用诗史互证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成就斐然。而钱锺书是文学家,他学术研究的重点在......
白居易一生创作倾向是处在变化之中的,主要是在内容和思想上的变化。在白居易人生观思想的研究上,褚斌杰先生在《白居易的人生观》......
“诗史互证”作为唐诗学研究范式,通常认为确立于现代史学大师陈寅恪。但它的观念性的雏形在明代就已经出现,王守仁倡言“五经皆史”......
李商隐作为晚唐著名诗人,一生郁郁不得志,穷愁潦倒,但他的诗歌创作风格独特,后人读之,晦涩难懂。张尔田的《玉溪生年谱会笺》则将......
中原政权直至唐代才真正实现对海南的有效管治,海南大规模流贬史也自此掀开,通过对勘各种正史、方志、笔记、家谱、碑铭以及各类刑......
从诗史互证出发,陈寅恪与钱穆对诗学形成了许多重要贡献。一是对民族文化形成了诗性美丽的读解,二是确证了民族生活中人格风流的文化......
在韩愈生平研究中,有关韩愈自请分司东都事,自其身后迄今的一千二百年间众说纷纭,成为一桩悬而难决的疑案。为此,笔者别进一解:此......
我国有文史结合传统和诗教传统。把诗词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既是传统的继承,也是创新教学的需要。本文以咏史诗词在中学历史教学的......
<清诗纪事初编>禀'以诗存人、以诗系事、以诗补史'的编选主旨,在体例范式上,与<中州集>、<列朝诗集>、<雪桥诗话>一脉相承......
唐代琵琶艺术发展空前,唐朝诗人白居易所作《琵琶行》一诗对琵琶作了细致描写.本文以唐代音乐文化的发展为背景,结合诗史互证的研......
《吕氏家塾读诗记》是一部兼收并蓄的《诗经》学著作,吕祖谦秉持兼收并蓄的原则,吸纳了《尚书》《毛诗序》《郑笺》《诗集传》等多......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影响深远的命题。"诗史互证"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学阐释方法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
白居易研究史中,陈寅恪先生占有重要地位。这不仅源于其历史学家的独特角度,比较分析方法的发覆与娴熟运用,更源自其诗史互证的文......
本文以郭沫若的《诗经》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郭沫若在《诗经》研究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在传统《诗经》学向现代学术转型的过程中,......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一向有文史交融的优良传统,"诗史互证"正是这一传统的具体实施方法。在唐诗的教学领域,"诗史互证"同样可以取得较......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实证研究是中国文学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主要致力于文学文本与新出文献、出土遗物和图像资料的综合利用。观照20世纪以......
严迪昌先生的<清诗史>是一部描述有清一代诗人复杂多元的精神历程的心灵史.它在地域文化网络和家族文化网络中,对数以百计的诗人作......
王国维与陈寅恪在20世纪文学学术史上,都占有颇为重要的地位。王国维侧重论述小令,并未过多关注结构,但其“隔与不隔”之说,其实更......
史学因其"诗性"的当代凸显而面临"史即诗"的学科尴尬,循陈寅恪"诗史互证"理路而来的重材料考辨且迷恋"原意"或"本意"的诗学史学化......
本文认为 ,《钱注杜诗》是以经学的考证方法为基础 ,以史学的实证方法为架构所进行的文学阐释 ,是诗史互证的典范著作 ,具有极高的......
清儒陈熙晋笺释初唐诗人骆宾王文集而成《骆临海集笺注》,学界许为精博。从知人论世、史诗互证和古典阐释经典等方面,将陈氏注骆之思......
"诗史互证"是史家陈寅恪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但在当下的"诗史"研究范式主导之下,"诗史互证"仅被视为陈寅恪先生的治学方法,而较少......
"诗史互证"包括"以诗证史"、"以史证诗"和"诗史互证"三个方面。自中国文学传统始,诗歌与历史同根共源,有着内在不可分离的联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