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建构相关论文
疾病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无法避免的存在,与此相对应的是,疾病书写一直都是文学创作的热点。当疾病被文学书写时,疾病便衍生出超......
1920至1940年代编写的文学史著,对新诗历史的叙述正如新诗本身,也经历着一场概念及创作的厘清和指认。文学史家选取不同的名称进入......
论文一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第一章,陶渊明及其时代;第三部分是第二章,《桃花源记(并诗)》文本内外之两个范畴;......
在王国维的“忧生”诗学中,“思”乃是基于对个人及人生之忧患而作出的形而上思考,而“诗”乃指通过艺术的审美创造实现人生苦痛之解......
近百年来中西遭遇的历史,决定了海外华人的生存经验具有天然的流散性和跨文化特性。因此在多元文化时代,积极地倡导华文文学研究的......
自陈文忠的《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和尚学锋等人的《中国古典文学接受史》问世以来,国内从事中西接受理论比较研究的学者一直翘首期......
袁可嘉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英关现代派诗歌在中国的重要译介者。他不仅翻译了艾略特、叶芝、奥登等诗人的代表诗作,还利用这些诗人诗......
文章运用比较诗学的方法,对郭沫若早期诗学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论和柏格森生命美学的影响/接受关系进行了讨论.文章认为,郭沫若早......
小诗是中国新诗发生期被创立的一种重要诗歌形态,有着丰富的诗学资源参与到这一诗体形式的建构过程。其中,周作人通过翻译与批评对小......
香港、澳门诗刊《当代诗坛》从1987年创办至今已逾20年,是当前海内外汉语诗刊难能可贵的常青树.诗刊以“沟通”为宗旨,以民间立场......
20世纪的散文理论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一是散文概念的模糊性;二是散文理论的依附性;三是散文理论体系的缺失性.因此,散文研究的策略......
新年伊始,昆仑出版社隆重推出“中国新锐批评家文丛”十卷本,在批评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谭五昌博士精心策划,陈旭光、谢有顺、张光芒、......
新世纪诗学理论建构呈现出众声喧哗的多元化态势,主要表现在代际划分与抽样群体并存、神性诗学与低俗主张同在、中产阶级立场写作......
王夫之不仅是清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在诗学理论的建构和批评实践中亦独树一帜,突显出理论与创作、批评的对接。以"神理"说为案索......
赵树勤的新著<找寻夏娃--中国当代女性文学透视>对当代女性文学的历史衍变、主题话语、语言特质、诗学模式、文体风貌等问题作了深......
用现代性理论来探讨闻一多诗学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闻一多诗学生成于中国现代性蓬勃发展的时代,体现出与传统诗学既相承继......
新世纪诗学在多元化文学语境中发展并日渐成熟,但也存在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如诗歌理论及诗人呈现帮派化趋势;诗歌写作陷入庸俗之......
有宋一代,诗话成为诗学批评的主要载体,而形式批评更是宋诗话诗学批评的重要方面,以三部汇编性诗话文献《诗话总龟》《苕溪渔隐丛......
新诗是一种不同于旧诗的诗歌形态,在其百年发展史上,名称很多,名称是一种指认,一种特征概括,更是对新诗发展思路的确认,对新诗未来......
中生代萧萧、简政珍、孟樊的诗论,尤其是他们在新世纪出版的诗美学著作,具有建设性,强调台湾特色,带有学院派的系统性与缜密性;重......
本文以问题意识切入“台湾新世代诗歌”的整体研究。文章主体由四部分构成:第一章主要论述在70年代末回归民族与现实的社会文化思......
与叙事学领域的其他形态相比,跨媒介叙事的研究步伐相对滞后。迄今为止,我国的跨媒介叙事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各种媒介叙事......
诗学建构是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的语境之一,在此语境下,宇文所安的首要身份是文学批评家和诗学建构者,而不是翻译家。翻译成为一种途......
1920-1940年代是中国新诗由初生走向兴盛的时期,风格纷繁的诗歌流派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中萌发、更迭乃至消亡,民国时期......
20世纪中国诗学建构是在“西学东渐”的情势下进行的。中国理论界吸纳了西方近现代各种诗学方法和观念,缺乏民族文化思想体系的支......
“女性意识”是一种以女性经验和女性视角为基点的对传统性别权利秩序和社会人生的认知和把握。21世纪以来,随着“性别”日渐成为......
经过百年探讨,“易卜生学”已经形成一门专门而精深的学问。作为中国本土学者提出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文学地理学助推“易卜生学”......
王国维的"境界说"是在跨文化语境中以"西体中用"不平等的对话模式建构起来的诗学理论。王国维在建构其诗学理论时,把康德、叔本华美学......
从宽泛的意义上说,问题意识的不断更新换代,尤其是范式更新(paradigmshift)是一个学科发展和推进的必不可少的推助力。即使回到海外华......
赵元任先生(1892-1982)是举世公认的语言学大师,天才的作曲家和卓越的翻译家。学界对其语言学成就讨论颇多,对其翻译关注较少。作......
文学翻译作为整个文学活动中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与具有反逻辑诗性功能的诗学建构路径常常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是一个被放置在宏观......
九叶诗派的重要贡献在于建构一套独具特色的现代主义诗学理念。他们把握“现实”又强调超越“现实”,突出从“生活经验”转化为“文......
于赓虞作为二十世纪初期现代新诗坛的一位进步诗人,在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上为新诗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可谓现代新诗史上不可缺少的......
2002年5月,'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作为一个新的学术领域的成熟和发展.在这20多年来,老中......
不少现代新诗都附带“题词”——一本诗集、一首诗、一节诗之前所引的诗句或言辞。这是新诗独有的标记,但长期被研究者忽略。作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