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别文学相关论文
比较的焦虑美]查尔斯·伯恩海默著王柏华译比较的焦虑比较文学有焦虑因子。当热切的研究生———让我们假定她是位女性,既然眼下比......
本文重读歌德关于翻译三个阶段的论述,指出歌德对于不同翻译方法的兼容并包与同情之了解,为解决日趋政治化的归化、异化之争提供了......
拿到厚厚的两卷本中文版《世界文学史》,没想到一读就不忍释手,再读仍然余香不绝。通常见到的各类文学史著作,似乎都沿用了同一个路数......
摘要 文学所特有的民族文化性是民族文学赖以存在的条件,不存在没有民族文化特性的国别文学。民族文化性真实地体现在其文学文本中,......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60年是亚非文学即东方文学研究的发展和繁荣阶段,不过还存在着以下问题:东方国别文学研究繁荣但不均衡;东方文学......
2011年1月,专著《中国文学与阿拉伯文学比较研究》出版,这是一部新颖独特、极富启发性的著作。它在国内的阿拉伯文学、东方文学和......
作为现代学术制度产物的文学研究,虽然是催生现代中国生成的重要力量之一,但因为始终缺乏建构有中国主体性的文学史及其知识,从而......
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虽然在学科理论中稳占一席之地,但在理论建设与研究实践中都存在很多问题。跨学科与跨文化的关系,跨学科中的文......
本文译自美国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主任罗伯特·克莱门茨(Robert J.Clements)所著《比较文学学科》。全书共十五章,作者根据自己二十......
本文从比较文学与哲学互相渗透的角度 ,通过探讨比较文学所包括的各不相同的比较组合之间的联系 ,为比较文学提出一种新的定义 ,即......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的建立起于戴克斯特,20世纪见证了比较文学的蓬勃发展。21世纪初,全球化与信息化给比较文学带来新一轮的......
11月14日,北京大学比较文学30年暨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成立25周年纪念论坛,在北大中关新园举行。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CCLA)第10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8月9日至11日在复旦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比较文学......
世界文学具有多重含义。学界在讨论世界文学时,往往并没有注意区分学科设置中的世界文学、实际教研中的世界文学和作为前沿学术问......
本文试图阐述一个可能引起争议的论点:比较——本文所谓“原始比较”——先于文学,亦即,先于我们对所谓“文学”本身以及“国别文......
南亚当代文坛,在中国知者寥寥。我们对其引进少,读得少,研究更少。然而它在中国虽遭冷遇,在世界文坛却如日中天。如此冰火两重之境,何为......
【正】前言近年来,国内比较文学界流行比较文学的本体论,提倡者特别强调比较文学是本体论,不是方法论。这个问题十分复杂,此地不易......
胡适文学思想的核心是进化论,认为文学进化有两条规律:一是文学的自然进化,二是文学的接触进化。文学接触进化论成为胡适考察中国文......
在以《西化与化西——中国文学史研究是否应该回归中国文学本位立场》为题的对话中,方铭教授认为当今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中所引进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自梁启超以“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1902年)一文开启中国近代学术史研究以来,其间大家辈出,亦曾冷落沉寂。当代学术史研究的复兴......
<正>当前国内的比较文学研究,在人文学科、特别是中国文学研究和外国国别文学研究长足发展的大背景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学......
本文是对张隆溪教授的采访,访谈内容涉及文学理论、比较文学研究、学术评价体制与治学方法等。张隆溪教授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原定......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比较文学”应改称“国别文学比较学”徐颖果孔子有句名言:“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句名言被宋人朱熹......
<正> 我们把文学研究分为理论、历史和评论。现在,我们将采用另外一种划分标准,试图对比较文学、总体文学和国别文学下一个系统的......
把“比较文学”在字面的意义上误读为“文学比较” ,这不仅存在于当下中国汉语比较文学界 ,即使在国际比较文学界也是一种由来以久......
今年 2月 2 1日是捷克著名汉学家、比较文学家马立安·高利克教授的 70寿诞。高利克先生毕生致力于中西文学研究 ,成就卓著 ,其代......
胡适文学思想的核心是进化论,认为文学进化有两条规律:一是文学的自然进化,二是文学的接触进化。文学接触进化论成为胡适考察中国......
<正>在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上,法国比较文学学者梵·第根于1931年发表的《比较文学论》是一部重要的论述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及法国学......
<正> 《中国比较文学年鉴》(1986)里的一篇专文说:“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复兴是以钱钟书的巨著《管锥编》1979年在中国的出版为标志的......
本期索引分为文艺理论、比较文学、总论和国别文学四大类。其中“文艺理论”、“比较文学”、“总论”类按篇头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
本刊第 1期刊载了 2 0 0 2年 9月 2 7— 2 8日在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与复旦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教研室联合举办的学术......
汉语文学,较之中国文学、华文文学,除了更具准确性与包容性,并可有着中国汉语文学与世界汉语文学的概念构成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能......
20世纪主题学研究的历史回顾主题学(stofkunde德文),英语国家常用的是“题材史”(stofgeschichte),是产生于19世纪中叶德国民间故事研究领域的一种理论方法。它集中体......
<正> 一朱光潜在他卷帙浩繁的七百余万言的著译中,相当广泛地涉猎了比较文学问题。他早年在国外用英文发表的著作《悲剧心理学》,......
<正> 在我国,世界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的综合研究与编撰,基本上是以教材形式出现的。现有的这些世界文学史教材,一个明显的不足是:......
曹顺庆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于2006年5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堪称一部换代的比较文学教材。一、论述结构上的重大突破曹顺庆......
<正> 比较文学研究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领域。它所研究的对象是国别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韦氏新世界词典》(Webster’s NewWorld Di......
王立教授新著《中国古代文学主题学思想研究》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列入“当代名家文库”面世了,这是国内主题学研究进入新阶段的一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