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实践相关论文
摘 要:加兹达诺夫与鲁迅身处不同的文化语境之中,但都受到俄罗斯古典文学传统的影响。20世纪上半期的时代风云变幻也影响着他们的文......
鲁迅和春园的文学创作,各为中韩现代文学起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两国现代文学"没有影响的类似性"的典型代表。其文学起点处在各自国......
本文从行旅、西方、想象三个面向来勘察晚清域外游记的现代性:"行旅"是晚清域外游记之现代性发生的行动因素,是书写主体与西方客体......
回望自己这么多年走过的路,总结文学实践当中的失败与成功,我对作为文学人所具备的条件,有了自己的认识。 作家或文学人,首先是个有......
摘 要:文艺学作为一门科学,其学科建构在当代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细致分析,找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学学科的途径。 关......
在教育部推动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中,全国各高校都纷纷投入到文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中,提出了不......
为纪念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成立30周年,“马克思主义文论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25届年会,于2008年11月14日至......
书籍构成人类精神的迷宫,人类创造的书籍像海洋一样浩瀚,书籍是人类构建精神迷宫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建筑材料。 博尔赫斯在《论......
一个人并不需要活到高年才能记得艾略特被视为文学上的布尔塞维克的那些年月。远在1932年,当我还是个大学生时,我们的英语教授最......
女性主义叙事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从命名来看是将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与结构主义叙事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本文主要从理论与实践......
自王本朝率先提出“文学制度”概念后,“文艺制度”成了近年来学界的热门话题。在此基础上,张利群推出了新著《文艺制度论》,于200......
文艺大众化问题,实质上就是文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即文艺为什么人、如何为的问题.文艺大众化理论从左翼文学开始构建,至1942年......
摘 要:诗人尹东柱在其唯一的诗作《天·风·星星与诗》之中,展现了自己的基督教信仰“信、望、爱”理念,同时刻画了一名不断通过“反......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1906年9月,赵树理出生于山西省沁水县尉迟村一个农民家庭,在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他......
我们的问题是,文学文本是弥散性的现代性构建中的表现,还是语言和文学实践在翻译和诠释中规定着中国人的解读,“构建”着中国和中......
简要论述了对文学理论性质的认识问题,文学理论与文学现状之间应该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回顾和探讨了从古希腊时期到20世纪西方文学实践和理论中的伦理学维度,阐明在文学实践和理论中复兴伦理学维度以及为其传统方法进行......
《尚书》中的"诗言志"说,是最早关于《诗经》与人性情关系的命题,是与中国古代道德心性观念相关的思想。西周早期的历史文献和西周......
20世纪初,“英雌”概念浮出历史地表,并迅速演变为那时代民族国家振兴、女权振兴的典型话语形态之一。秋瑾就是其时“英雌”文学实践......
摘 要:中国先秦文学实践多直接从自然界选取外界景物之“象”,或者以“记事”形式来表达理性内涵,或者通过神话与传说甚至想象和幻想......
文学批评课程的目的,在于介绍批评学派各自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着重培养学生观察运动中的文学现象的习惯和对之作出反应的能力,培养他们......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网络文学已经形成自己的生产机制,这种机制以网络技术为基础,既根植于原有的文学生产机制,又突破了传统的模式和限制......
本文认为文学理论是预设性与基础性的有机融合,是人文性与权威性的逆向存在,是建构性与反思性的同根而生.现今的文学理论研究必须......
相对于文学研究界不时冒出的这个热那个热而言,赵树理研究始终显得有点寂寞和冷清.但谁也无法否认,赵树理的文学实践及其影响、还......
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掀起了生态批评的绿色浪潮。从生态角度重新审视、评价经典文学作品,挖掘其具有伟大现实意义的生态思想,质疑、批......
罗洛文学实践的不对应现象,表现在罗洛的诗歌翻译与诗歌创作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他在文学鉴赏、文学批评中也表现出理论上的极大不同......
在《西方正典》里,耶鲁大学的资深学者布鲁姆曾将西方的文学史划为四个时代:神权时代、贵族时代、民主时代和混乱时代。所谓的“混乱......
本文从新感觉派作家对影响源的接受形态、接受机制,以及其文艺观与左翼文学之间的关系等角度,分析了新感觉派的文学实践方式,认为......
昭明太子萧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文学家,他组织编纂的《文选》成为后世文学的范本,并形成专门的“选学”。但观其文学实践,......
<正> 无论我们对理解文学作品的方式进行何种分析,都必须首先对两个分析赖以建立的前提予以限定。其一,任何分析都必须搞清对“谁......
胡风的文学实践活动从整体看呈现出比较鲜明的特点:"为人生"的价值追求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一个基本方面.除此之外,胡风还具有非常突......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从孟子这段话抽炼出的中国传统文论的精华——“知人论世”说至今仍然在文学批......
德勒兹和加塔利称自己为“政治”思想家。在他们对生活的理解中,政治确实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他们认为政治内在于生活,“政治先于......
普希金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是俄罗斯精神的化身,俄罗斯理想的象征。但是,任何民族的伟大作家都是属于全世界的,普希......
作为一个事实判断(fact judgment),文艺理论界新近涌现的关于“读者之死”的论争似乎从一种批判理论的视域描述了当下文学实践中的现......
我国文学理论界探讨和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已经有二十个年头了。这一提法起源于邓小平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
创作生涯接榫两个世纪的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是著名爱尔兰诗人和剧作家,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早年即寄情......
茅盾是中国文学史上“重量级”作家,也是成就斐然的文学理论家。茅盾的文学理论成果不仅对当时的文学创作和文学实践产生了重大的......
徐嘉瑞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大家,集文学家、理论家和文史家于一身,他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开阔的学术视野,在文学创作、地方民族文......
为了革命,为了文学,我认识了胡风先生。可是,因为与胡风先生的关系,我成了反革命;因为与胡风先生的关系,我不得不放弃深爱的文学工作,有时......
周氏兄弟是我国新文学史上两个颠扑不破的巨石重镇。没有他们,中国新文学恐怕会黯然失色。周氏兄弟在现代乡土文学上的贡献尤其可圈......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与韩国文人实质性交流和文学作品的译介给殖民地下的韩国文人带来文化思考与文学实践上的影响。李陆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