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研究相关论文
近年来随着数字人文的发展,量化方法在古代文学研究诸多问题上进展迅速,计算技术与文学阐释结合,形成了可操作的批评路径。《红楼梦》......
目前,全国许多高等学校根据国家教委有关文件的精神,陆续开设了文献检索与利用课。这类课程的教学任务要求由所在高校图书馆承担......
一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道:“盖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辱止乎其身,二者必至其常期,未若文章之......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会认识无数人。擦肩而过的自不必说,是不能算作熟识人的。这里所说的,是多少有过交往的人。有的见过几面,有的可能天......
<正>文学是人类借助于语言文字以艺术地认识世界和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借以丰富知识、提升智慧、陶冶情感、塑造灵魂的文......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16年年会论文中,有关西北民族文学研究的部分可以用古代文学研究、现当代作家文学研究及民族民间文学研究......
在古代文学研究中,诗歌作为唐代文学的主流大放异彩,唐代也因之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现存唐诗据清人《全唐诗》及陈尚君先......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1999)03-0074-05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的不断深入,学术转型问题不仅在理论上为一些有识之士大力倡导,而且在研究实践中......
由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和《文学评论》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 1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走向及学科发展研讨会”于 5月上旬在武汉大学召开......
由浙江师范大学、绍兴文理学院与《文学评论》编辑部、《光明日报》文艺部、《新华文摘》编辑部、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文艺研......
在古代文学研究的百年学术史上,钱穆的相关著述一直影响不彰。这固然由于钱氏是现代史学大家,其文学研究成就为史学声名所掩。但更重......
刘文典(公元1889~1958年),中国文学史家,字淑稚,原名文聪,安徽合肥人。1913年赴日本求学,191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安徽大学校长、清华......
编者按:2016年12月初,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在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主办的名师名校系列活动中,与中小学语文老师们有一次畅谈,聊他的生活经......
《文化制度与汉语史》试图从汉语“横”的形态解释中国文学“纵”的变化,并以此回应入矢义高对汉语音韵学过于枯燥的判断.平田昌司......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古籍数字化建设已经有30余年的发展历史.一方面,随着科技,如OCR、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进一步发展,古典......
编者按:新时期以来,古代文学研究取得了辉煌成就,也存在着弊端和瑕疵.21世纪的古代文学如何进一步发展,是学界颇为关注的热点.为此......
本刊“古代文学研究”栏目,承袭了〈厦门教育学院学报》同名专栏。近十年来,该栏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
古代文学史料作为古代文学研究的基础,具有着其自身重要的作用。文学史料与历史实际相比较而言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不可将文学研究......
较之明代以李贽为领袖的情欲美学思潮,清代的情欲美学只能算是余波.但它仍有特色,主要表现在启蒙思想的深化与审美批判的突出,以及......
《唐代文学探论》是王辉斌先生表现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又一重要著作.据2008年版《中国期刊高被引指数》一书对2007年的“学科......
一、宋郑侠1首郑侠(1041-1119),字介夫,福清人,号一拂居士.第进士,调光州司法参军.熙宁中,上<流民图>,神宗览图嘘唏,罢青苗新法.以......
在<三国演义>中,有不少故事包含着二难推理,本文试图对其作些逻辑分析:用二难推理进行劝降、规劝等.如李恢劝马超投降刘备时说:…......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有一种幽玄深远、灵妙滑脱、不可凑泊的空灵美。其空灵美源自诗人的佛心禅性、诗意生活、唯美人生及“诗画合一”......
编辑学者化,是学术期刊对编辑的基本要求之一,文章结合学术研究与编辑工作的实例,从选稿 工作方面探讨古代文学研究与学术期刊文学......
一提起李商隐的诗,可能有人会说,读不懂的诗,写得再好又有什么价值!这真是"诗家都说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元好问《论诗绝句》)......
署有"纳兰成德校订"的<通志堂经解>问世以后,在编辑权上存有异议.笔者查考了纳兰成德、徐乾学、朱彝尊等人的著述,认为纳兰成德是......
陶敏、李一飞编著的《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中国古典文学史料研究"丛书之一种)是一部上乘之作.众所周知,文学研究必须以文献研究......
辛派爱国词在中国词史上是颇具影响的,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辛派爱国词的产生;辛派爱国词的发展与结束;辛派爱国词的总体......
南宋诗话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宝库.南宋诗话具有创作的针对性、理论的探索性和体例的系统性特征.它阐述了许多重要的诗歌理论,本......
本文通过对几首诗的分析,揭示了白居易的寓言诗寓讽于物、寓理于形、寓庄于谐的特点....
元稹《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称:“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
李清照的诗词创作,无论在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诗词创作之所以如此径庭,是因为她在传统文学观的影响下,始终能......
左思的《咏史》诗完整地展现了左思一生情感历程的变化轨迹.诗人由早期的渴望建功立业到功业难就之后的失望与愤懑乃至最终步入超......
冯惟敏是明代著名曲家.其散曲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独特的取材视野,豪辣宏阔的艺术风格等三个方面.这些成就使......
益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现在174首。通过分析其诗的用韵情况,可以看出其诗各韵部合用独用与王力先生《汉语语音史》中......
高中语文课文<窦娥冤·刑场发愿>一折的预习提示这样介绍,课文"着重描写窦娥被解赴刑场问斩的经过,突出地刻画了女主人公窦娥......
李渔一生经历了由热心科举到卖文为生、携姬出游,由正统文人之途走上了反传统的商人之路.他由儒而商,使其商人意识渗透于他后期的......
晚唐诗人杜荀鹤一生跋涉于艰难的仕进旅程,其进退心态颇为复杂.文章认为诗人既有苦求声名不甘庸世的寒士心态,也有取禄酬志谋身荣......
辽海出版社1998年出版了由傅璇琮先生主编并由傅先生与陶敏、李一飞、吴在庆、贾晋华四位先生合作撰写的的《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一......
李白与杜甫二人的遇合同游及别后情形,历来的记述语焉不详,错讹亦多。经过详细考证,李杜的两次遇合是天宝三载(公元七四四年)之秋的梁宋......
本文针对中学语文阅读的特征、现状与发展趋势,试图将类比、勘察、诵演法置于中学语文课内外阅读中加以运用,文章指出这能起到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