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科学奖相关论文
具有105年历史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基本成为20世纪生物医学发展史的缩影,其获奖成果和获奖者的学科分布具有明显特征:学科之间分......
你们都知道屠呦呦吧?2015年,屠呦呦因“发现针对疟疾的一种新疗法”与威廉·C·坎贝尔、大村智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第一......
在诺贝尔科学奖评选的历史上,争议和缺憾始终伴随其中。今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克隆技术相关领域的科学家,然而获奖者中为何没有......
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和海南出版社联合举办的《48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寄语中国》一书座谈会上,与会者在探讨我国科技人才的成长之路......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陆续颁发,咱中国公民依然没有份儿。不过,化学奖得主、美国加州大学教授钱永健倒多少能跟中国沾点边,而媒体也刻意......
众所周知,美国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才在土著印地安人居住的原野上由移民的涌入发展起来的。它原是法国的殖民地,后来由于英国......
旅德华人学者聚会使馆3月下旬的一天,初春的柏林下着蒙蒙细雨。一大早,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内的三楼会议大厅已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
评审过程中张冠李戴 1930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读研究生的赵忠尧(后来成为新中国高能物理所奠基人之一),是世界物理学界第一个......
年逾八旬、中国首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成为国人骄傲。伴随其学术背景、研究成果,乃至中学母校等逐一被媒体披露,让人们对这位......
The landmark success of herbal expert Tu Youyou, the first Chinese woman national to win a Nobel prize in science, has aro......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科学家.读者小杰问:“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都有重......
2016年12月,有关中国经济学家鞠建东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的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然而不到一天的时间,“提名人”武汉大学经管学院院......
<正>从1901—2015年间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得主情况看,从发表科研成果到获奖,物理、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滞后时间较长,萨婆罗门扬·钱......
青蒿,是中国南北方都很常见的草本植物,外表朴实无华,只知道在山野里默默生长,随时准备在机会到来的时刻绽放自己的绚烂。这与世无......
2015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85岁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领取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
屠呦呦获奖,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
诺贝尔科学奖是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缩影.它向我们提供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全息图景:研究方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研究手段由单......
在20世纪初期,医生诊断和治疗的手段都很有限.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临床医学的诊断技术有了很大提高.诺贝尔科学奖反映了20世纪......
诺贝尔奖颁发至今已一个世纪,已有700多人在科学前沿重大突破中获奖。当然,其中也包括6位美籍华人,但没有一个是中国籍的中国人。这不......
当你看到篇文章的时候,瑞典皇家科学院已经宣布了2012年诺贝尔科学奖的所有得主.令人高兴的是,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发使得计算机科学......
1983·2006诺贝尔科学奖两度被美国包揽,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当今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美国科学家能独占鳌头?要确切回答这个问题恐难......
1引言数学科学在当今国际科技和人才竞争力方面具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在与人类日常生活有关的科学技术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我们相信......
通过统计1901?2013年诺贝尔科学奖相关数据研究诺贝尔科学奖授奖时滞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以获得奖项的先后次序和获奖成果完成先后......
我国的科技、人才和教育,如同其他改革开放的各条战线和领域一样,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和成绩.但还是不得不指出,总体上"我国科学技术......
中国本土女科学家屠呦呦和其他两位外国科学家分享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位85岁的女科学家,因为40年前发现青蒿素和治疗......
每年的12月1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将举办一场真正的科学盛宴,这场盛宴的主角就是自10月初以来陆续揭晓的各个科学奖项的得奖......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名发现细胞修复受损DNA机制的研究者.毋庸置疑,这是项重要的研究工作——没有这样的修复机制的话,复杂......
艾哈迈德·哈桑·泽维尔(Ahmed Hassan Zewail)是阿拉伯语国家中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第一人,是超速化学的先锋,同时还是联系阿拉伯......
在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的巴黎聚会上,有人问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这......
今天应邀出席中国科学技术馆和海南出版社联合举办的有关《 48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寄语中国》一书座谈会,探讨我国科技人才的成长......
最近,32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给我国公众的来信和致词在北京展出.信中,既有他们对科学求知的真知灼见,也有对社会生活的独立......
美国素以“世界人才的汇集地”著称.近些年来,从尖端武器装备、软件编程,到环保专利发明,世界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大多都汇集到美......
1中国--大学科研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机遇rn很高兴看到过去20年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相信未来还会......
清华大学郑也夫教授认为:“诺贝尔科学奖意味着最高端的创造力.中国现今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对学生创造力的摧毁.”创造力来源于对现有......
21世纪社会变化剧烈,科技发展更加迅猛,一个缺乏独立性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况且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很多的弊端,我们大一......
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公民,让国人自豪。然而舆论并不是一面倒的赞誉。有些人质疑奖项只颁发给屠呦呦一人,这对团......
回顾诺贝尔科学奖百年的光辉历史,展望中国科学技术新世纪的未来,国人自有一种难于言表的感触,它既有感慨与企盼,更有困惑和遗憾:为什么......
现代社会生活中,有两项大奖最能牵动国际社会的中枢神经,一个是体育奥林匹克奖,一个是诺贝尔科学奖.诺贝尔科学奖是全世界公认的自......
自诺贝尔奖颁发一百年来,世界上共有28个国家的475名科学家荣获诺贝尔科学奖,其中就有7位华裔科学家(6位获物理学奖,1位获化学奖).......
2015年,屠呦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科学家,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
本文简要考察了诺贝尔科学奖走过的百年历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科学发展的特点,重点探析了诺贝尔奖目前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