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明相关论文
违约金制度尤其是违约金酌减规制一直是合同法研究的热点。违约金之约定是当事人预防风险的做法,在违约之后违约方需向守约方为一......
《民法典》汇总了过去几十年繁复的民事法律规范规则,形成了一部对解决民事纠纷具有重要意义的实体层面规则依据。规则的生命在于......
针对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部分属于民事诉讼受案范围、部分不属于民事诉讼受案范围之情形,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不予受理、驳回......
《民事证据规定》第35条第1款对法官告知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事项作了具体规定。民事诉讼理论界对该条文已经做了较多研究,实务界......
芦溪县某乡74岁的村民廖某的二儿子廖×,于2006年4月28日因在煤矿井下作业负重伤,成为植物人。同年10月26日,经萍乡市中级人民法院召......
问:2010年11月,杨男与陈女在浙江温州认识,2011年起双方开始共同居住但并未办理结婚手续。2013年8月杨男离开温州,2014年3月陈女在医院......
2004年人权入宪,但因人权概念与82宪法集体主义传统在理论上的联系并未完全得到释明,人权条款的设置、人权条款与82宪法各公民权利......
我国对程序问题的判定运用裁定形式,对实体问题的判定运用判决形式.而根据我国通说所采用的传统诉讼标的理论,诉讼标的是原告提出......
非商品房屋买卖合同中有关请求履行房屋交付义务的案件很多,处理此类案件甚为棘手。文章试图通过对《合同法》中有关合同履行不能......
民间习惯是民间实践经验的结晶和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共同体普遍价值观念的规范表达.因此,民间习惯是典型的“地方性知识”.而犯罪构......
刑事公诉案件的审理对象包括犯罪事实与行为、触犯的罪名和应判处的刑罚。只有在犯罪事实方面 ,法官的审查范围受检察官指控的限制......
"案结事了"要求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时,既要实现法律内的正义,又要实质性地化解矛盾和纠纷,是对司法审判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更严......
证据失权制度规定于,自2002年4月1日实施以来,一直面临较大阻力,实践表明由于我国现阶段当事人的诉讼能力较差,逾期提交证据的情况......
在民事诉讼中,法官告知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行为不同于释明,有着自己的独立价值.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于事实的释明没有规定,也不能认......
期刊
<正>诉讼风险"五笔账"评估机制,是淄博法院按照省法院"四心工作法"要求,秉承诉讼与非诉讼程序相互衔接、支持和支撑的司法理念,首......
法官释明是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中的重要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也有类似规定。本文通过梳理法官释明制度在大陆法系国家(主要是德国、......
<正>省法院白泉民院长在2013年全省中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上要求,接待当事人要热心、倾听诉求要耐心、审判案件要细心、解决问题要诚......
释明是通过解释说明使原本模糊的事项明了化,但目前只在诉讼相关法律规范中有规定,在卫生行政执法中未有涉及。作者通过对释明概念......
释明是大陆法系中的特有制度,随着两大法系诉讼理论的交融,美国民事诉讼制度中尤其是审前程序中也出现了释明倾向。但是,美国民事审前......
《合同法》第66条规定了合同履行中当事人的同时履行抗辩权,明确了其构成要件与法律效果,但该抗辩权在诉讼中应当如何行使,遵循怎......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民法上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大陆法系的德国、法国、日本、瑞士、奥地利,英美法系的美国(五十个州)及我国香港......
在当今释明已经成为司法理论与实务界的宠儿,但对这一标签所指则人言人殊,针对释明的行使、审查规定亦失于琐碎,缺乏体系化。因缺乏理......
自2001年《证据规定》颁布以来,释明制度在我国学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各地高院对于释明的实际适用做出了广泛的规定。法官在合理范......
违约金是合同法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防范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违约金是意思自治在违约救济中的集中体现,......
依证据方法及证据调查程序之差异,在民事诉讼法领域,存在自由证明与严格证明两种证明方式。自由证明的目的在于缓和严格证明的非柔......
基于当事人主义的法理、尊重程序主体性的需要与保持法院中立性之要求,法院的审理对象和范围应该与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保持一致,既不......
民事诉讼释明制度最早产生于德国,它进入我国时间较晚且发展十分不完善。我国有关法律对释明权有一定的规定,但规定的内容有限,导......
《合同法》第114条第2款规定,"约定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这一权利被界......
实践中司法鉴定的委托人不仅需要鉴定人提供鉴定意见,还需要鉴定人就与鉴定有关的其他问题进行释明。因属创新性使用,就释明的内容、......
在诉讼过程中,基于明确诉讼方向、防止突袭裁判及彻底解决纠纷等目的,法官应就若干程序性事项对当事人进行释明。在诉讼请求不明确......
释明的基础不仅在于诉讼请求的可变更性,更在诉讼标的的恒定性,而且其与某种特定的实体法律关系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只有当法......
环境公益诉讼的法规范对释明的目的、功能、范围、具体形式和后果都予以扩张。就诉讼法理论而言,环境公益诉讼释明权扩张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更大力度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释法说理,是我国......
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对行政诉讼释明工作的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新《行政诉讼法》首次对立案登记制度中的释明义务作出明文规定,但行政......
最高人民法院对诉讼时效抗辩和违约金调整抗辩在法官释明问题上作出了迥异规定,这使得明确法官应否对民事实体抗辩进行释明这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