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阁相关论文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图书事业高度发达的时期 ,而掌管图书经籍的秘书省却未取得与图书事业同步的发展 ,其官员的职官地位和俸禄跌入了......
崇文观是三国时期兼唯一具备馆阁形态的文馆,存在于曹魏前期。因为着重培养年轻学子,造就文学人才,而在魏晋文馆史、文学史上具有重要......
宋代馆职学士与两制词臣多为由文章词学进身的文学高选 ,既是文官政治的基础 ,也是文坛的核心。馆职、词臣的选拔使用 ,涉及到文章......
宋代的三馆、秘阁藏书大盛,但馆阁藏书流失的现象不仅贯穿宋代始终,而且愈演愈烈。导致藏书流失的首要原因是馆阁典籍管理制度的一......
一、《后汉书》与《东观汉记》并存680年,屡经相互参校,两书《蔡伦传》词句基本相同 反对蔡伦造纸为发明的文章从一开始就认定《......
《宋文鉴》的编纂工作是一项由词臣发起,由执政官经办,由馆阁承担的国家行为.吕祖谦以馆职身份具体执行此事,其间与词臣偶有分歧,......
元代多年科举中断,延祐年间随着科举的恢复,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正统权威重新确立起来,这对于诗风是有影响的。诗文发展到延祐年......
在古代中国,图书的收藏一般分为官藏和私藏,官府藏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藏书体系.从商周的史官掌管藏书,到东汉建立秘书监制度,一直......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秋初曝晒图书,以去蠹防虫蛀霉变的保护图书的方法。据从西晋汲郡战国魏襄王墓中发现的《穆天子传》日:“天子东游,次......
【正】北宋仁宗时命令编写崇文院的存书目录,称为《崇文总目》,多达数万册图书、文笈。元丰五年(1082年),宋神宗推行官制改革,改崇......
北宋既优待文臣,又十分重视对历代典籍的整理。尤以馆阁对经、史书籍为中心的校勘活动,成效显着。以《麟台故事》残本卷二中《校雠......
《南宋馆阁续录》纠误一则戈春源《南宋馆阁续录》卷九"秘书省正字"条内有下列记载:"蒋重珍字良贵,常州武进县人。嘉定十六年正奏及第,......
在文章之士究心诗文名理之学而鄙薄填词的元代,江西馆阁文人承继乡邦先贤的文学批评逻辑,以诗释词,既从表现内容、审美面貌、文学......
[摘 要]夏秋曝晒图书,以去蠹防虫蛀霉变,是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的保护图书的方法。汉代以后,更有七月七日曝衣物图书的节令性习俗风尚;至......
试除之法是宋初以来选拔和任用馆阁文士主要途径,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渐成定式,表现出了朝廷试除馆职文士的不同对象、标准、部门、......
<正> 清代雍、乾之世,书风一反清初'馆阁'旧习。碑学中兴,新风顿开,一时名家辈出,彰者愈彰,书名日显。至今影响不衰。观其......
北宋馆阁藏书事业的兴盛超越之前各代,实为古代书籍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功绩。本文即以《麟台故事》残本卷二中《书籍》所载为主,分析......
宋代的图书校勘活动,不仅在规模上大大超过前代,而且形成了适应出版发展需要的新特点。馆阁招选校勘官有严格的标准、明晰的流程。......
【正】曹之同志的《〈云仙杂记〉真伪考》一文,考证很精细,结论是正确的。但引用资料不够确切,不免影响了论证的科学性。 《云仙......
在北宋“临川三王”中,现今尤以王安礼所存之文体较为单一,多为制诰、诏令等官方应用文。王安礼诗文创作中体现出的经纶自任的中和之......
南音馆阁文化(后文简称馆阁文化)是南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过程中,其生存空间受到了影响。馆阁作为南音文化的重要承载体......
运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揭示宋代精英文人的群体生存状态及宋代馆阁制度对文人的深刻影响。结论认为:物质的困顿与精神的丰富,构成北......
本文系统地研究北宋时期三馆秘阁与翰林学士院制度的设立与发展,探讨其政治与文化职能;并从文化与文学的结合点上,考察在馆阁翰苑的文......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乾隆中期,一批声名不显的文士编纂了《本朝馆阁赋》。该赋选将众多江南草茅之士的赋作纳入其中,流露出编者对馆阁的渴慕之情;赋选......
元祐元年至八年(1086-1093),苏轼三入翰苑,任翰林学士、学士承旨,翰林学士成为其担任的最重要的政治职务和文化身份。同时,元祐时......
北宋元丰改制后,馆阁归于秘书省的领导之下,致使秘书省职官的设置、职事、选任及编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馆阁的皇家藏书性质进一步减......
研究北宋庆历前馆阁医学藏书,为中国藏书史和医学史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同时也为我们今天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本文从......
关于清代试赋的论述,散见于各类对清代律赋的研究与赋学批评中,并未形成整体性与系统性的研究。鉴于这一研究现状,本文将对清代试......
【正】2006年,厦门南音和泉州南音分别第一批入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顾名思义具有非物质性,然而,其非物质......
关于北宋馆阁校勘,旧有"专家校书"之说.本文通过对其人员构成情况的具体分析,提出馆阁的图书工作总体上由馆阁儒臣担任,通常没有特......
宋代推行右文政策,极为重视馆阁藏书的建设.著名的崇文院、秘书省既是政府藏书中心,又是政府藏书整理中心.本文概述了馆阁藏书的校......
夏秋曝晒图书,以去蠹防虫蛀霉变,是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的保护图书的方法。至宋代。由君臣们去馆阁观书逐渐演变为一年一度有组织的“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