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音相关论文
辛弃疾的咏花词创作并不完全是一种纯审美活动,展现出的“宋调”,是宋诗“理”的延伸。词至稼轩,已打破诗词界限,但在咏花这一主题下,......
摘要:初刊于1716年的《唐话纂要》被认为是日本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汉语教科书,书中使用日语片假名给汉字标注了读音,反映了当时的汉语......
晁氏家族为宋代有名的衣冠盛族,文学世家,当前学界对晁氏家族及其族人的研究,已取得很丰富的成果,仅专著就有8种:罗凤珠《晁补之及......
由冈岛冠山所编写的《唐话纂要》等唐话教本,是日本江户时代中国语的口语教材。近年,由六角恒广先生整理编辑成六卷影印本,名为《......
“风神”乃是文艺作品内在特质之艺术外现 ,是文艺作品给人的一种总体艺术感觉 ,偏重于言外象外的、能给读者以无限想象余地的艺术......
岭南诗派,是中国诗坛上著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诗派,也称做“广东诗派”或“粤东诗派”。前人论述岭南诗派,每溯源于张九龄。汪辟疆云:“......
从太宗时期到武后时代 ,宫廷诗有所变异、改造和超越。这时诗坛呈现出交叠与过渡状态。而在“唐诗开创期中负起了时代使命”① 的......
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引人遐思的朝代,它的经济、文化都曾盛极一时,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最耀眼的一幕。但令人惋惜的是,唐画今已模......
南宋降至明清,诗论家先后以诗人之诗、文人之诗、才人之诗、学人之诗为标尺,在意境韵致、诗文融通、议论才情、学识思想等方面探讨......
王心心有着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然而,她又是很具有可塑性的。 当“浔阳江头夜送客”的丝弦响起,怀抱琵琶的她是白居易的江畔知音,而......
骊山若古,那几丝秀色,沉迷无数。玉女圣汤,恍惚潺滠正流注。山水唐音未老,时空换、风光依故。长恨歌、日暮时分,箫笛羽衣舞:频顾,出浴处。......
摘 要:盛唐兴象体现于诗歌中可以用“羚羊挂角,无迹可求,透彻玲珑,言有尽而意无穷”来形容。在孟浩然的山水诗中,以其清芬冲淡的语言艺......
诗歌所述事件的焦点虽然是诗歌生成的起点,但由此所引起的兴会却以首句出现,焦点反以末句作结。《夜行》以及《枫桥》在结构上是封闭......
明代刊刻唐诗选本的风气很盛,重要的唐诗选本的选诗宗旨及规模架构又刺激了明代诗论的发展。而要论及唐诗选本在明代的发展,就不能不......
在成熟的文学思想的指导下,宋祁的诗歌创作体现出鲜明的由"唐音"到"宋调"的过渡。与其兄不同,其诗更显"宋诗"的特色。在诗歌内容方......
闺怨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1]顾璘《唐音评注》曾有言曰:“宫情闺怨作者多......
晁冲之为人豪华自放,倜傥不羁,主体人格高扬,崇尚盛唐诗歌的风骨气象,发而为诗,有两种面貌:一为宋调,一为唐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由宋调向......
书写方式相同、读音和意义不同的词,我们称之为同形词.日语汉字中,有许多同形异读词.如「白雲(はくうん/しらくも)」「人体(じんた......
辛弃疾咏物诗,大约30题40余首,从中可看出唐音与宋调之流变.稼轩咏物诗中,有托物兴寄、寓言写志者,可与"稼轩体"相发明,盖传承六艺......
王昌龄的诗歌与诗论在唐诗中具有早、全、新的特点.所谓"早"即王昌龄的诗歌创作在开元22年前,已名满天下,成为唐音的先导.所谓"全"......
清代黄景仁的诗歌天才超轶,不仅在理论上重视“唐音”,兼及“宋调”,而且在创作中更是大力汲引“唐音”入诗,并通过吸收提炼,形成......
18世纪初问世的《唐话纂要》是研究日本近世唐音的重要文献资料。本文指出该书唐音存在同字异读现象。该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本论文以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的杭州诗歌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对这一地域诗歌群体的诗学理念、创作成就、诗史影响......
中川忠英编著的《清俗纪闻》成书于1799年,是对当时我国东南沿海-带民间风俗、传统习惯、社会情况等的一本调查记录,是了解我国清......
汉语是声调语言,天生地作几近音乐,益于入乐。先秦诗乐相合的"歌诗",唐代取名士诗句唱入歌曲的"声诗",传承的是"诗言志,歌永言,声......
山水田园诗在盛唐进入了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是孟浩然和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冲淡"、"清芬"的风格特点......
宋代闽地理学家经历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诗学之路。北宋时期到两宋之际的闽地理学家并没有诗风自立的倾向,诗歌创作兼具唐音及宋调。......
对于宋诗的研究,有学者以纵向的时间为经,以横向的思想交汇、地域诗社等为纬,作过条分缕析的探究。然对于紧跟在唐代诗歌显峰之后的宋......
韩愈在文学史上不仅为中唐名家,更是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人物。他本人为元和文坛的领袖之一,在创作实践中其诗文内容、功能、风格、......
北宋初期,诗风承中晚唐,有白体、晚唐体、西昆体。白体诗人七绝平易浅切,失之率易;晚唐体诗人七绝含思凄婉,悲哀为主;西昆体诗人七绝精丽......
元人“宗唐”的理论,大致可分为唐诗风雅论、江西诗派唐诗观之余响、宗唐复古论、唐宋因革论、学唐创新论等五个方面。辛文房的《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