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对比分析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wei_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比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术两种方式治疗肝细胞癌(HCC)的临床表现、住院天数、花费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两种术式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治疗肝细胞癌中术式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明确诊断为肝恶性肿瘤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肝细胞癌的临床病例资料。经筛选后最终入组病例为171例,按照手术方式划分为两组,腹腔镜肝切除(Laparoscopic liver resection,LLR)组55例,开腹肝切除(Open liverresection,OLR)组116例。收集的临床资料包括:基线资料: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肝硬化(分为有和无两组)、乙/丙型病毒性肝炎(分为有和无两组)、术前AFP值(分为高AFP≥20ng/mL和正常AFP<20ng/mL两组)、术前Child-Pugh评分(分为A级和B级两组)、肿瘤最大直径、肿瘤数目(分为单发和多发两组);其他资料: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术后第1、3、5天的实验室指标(ALT、AST、总胆红素、白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术后并发症、禁食天数、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两组间先行基线资料对比,确认基线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后可认为两组间具有可比性。使用统计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LLR组与OLR组在年龄、性别、肝硬化、病毒性肝炎、AFP值、肝功能评分、肿瘤数目、肿瘤最大直径方面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LLR组与OLR组具有可比性。术中观察指标:LLR组对比OLR组,中位术中出血500ml VS 700ml,P=0.012,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LR组术中出血量更少;中位手术时长P>0.05,两组手术时长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实验室指标:LLR组对比OLR组,术后第1天中位总胆红素(27.7umol/LVS 33.7umol/L,P= 0.001)、白蛋白(33.6g/L VS 34.9g/L,P=0.046)有统计学差异(P<0.05),LLR组总胆红素、白蛋白低于OLR组;ALT、AST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 3 天中位 ALT(94.0U/L VS 156.5 U/L,P=0.040)、AST(47.0U/L VS 78.0U/L,P=0.001)有统计学差异(P<0.05),LLR组ALT、AST低于OLR组;中位总胆红素、白蛋白数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5天中位ALT、AST、总胆红素、白蛋白数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3、5天对比两组间中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术后第1天:LLR组VS OLR组:WBC8.55*109/L VS 10.41*109/L,P=0.005,NEU 7.26*109/LVS 8.85*109/L,P=0.003,术后第 3 天:LLR 组 VS OLR 组:WBC7.71*109/LVS 9.91*109/L,P<0.001,NEU 5.44*109/L VS 8.35*109/L,P<0.001,术后第 5 天:LLR 组 VS OLR 组:WBC6.11*109/LVS 7.22*109/L,P=0.001,NEU 4.36*109/L VS 5.19*109/L,P<0.001,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3、5天LLR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低于OLR组。术后并发症:LLR组共7例(12.73%),OLR组共36例(31.03%),P=0.01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LR组比OLR组术后更少发生并发症;各组并发症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术后指标:LLR组对比OLR组,术后住院天数[(11.82±4.44)天VS(13.95±7.27)天,P=0.047]有统计学差异(P<0.05),LLR组术后住院天数短于OLR组;两组在禁食天数、总费用的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掌握适应证、术前充分做好评估工作,制定完备详尽的围术期诊疗方案,由手术经验丰富的肝胆外科医师主刀的前提下,腹腔镜肝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本次研究表明LLR在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减轻术后感染与应激反应、缩短住院时长方面优于OLR,但腹腔镜肝切除与开腹肝切除各有优缺点,不能笼统认为腹腔镜手术能完全替代开腹手术,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状况灵活选择术式,以期为患者带来最佳收益。
其他文献
[目 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肝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肝脏的解剖特点,肝癌细胞极易侵犯门静脉系统,形成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是肝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生物学标志。而一旦形成PVTT,容易导致癌细胞的扩散以及肝功能的恶化,出现门脉高压进而继发顽固性腹水、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学位
[目 的]肿瘤根治性切除联合辅助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肿瘤根治性手术后腹腔感染是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降低患者生存率,增加肿瘤复发率。目前如何有效降低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率是普通外科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旨在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术后腹腔感染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
学位
[目 的]评估术前血清肿瘤标记物CA199、CA125、CEA单项及其联合诊断对胰腺导管腺癌发生的诊断价值,评估胰腺导管腺癌术后随访期血清肿瘤标记物CA199、CA125、CEA单项及其联合诊断对胰腺导管腺癌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探讨肿瘤标记物CA199对胰腺导管腺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 法]①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21年6月的29例行手术治疗且病理诊断为胰腺导管腺癌的
学位
[目 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放置新型自脱落支架并一期缝合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9至2021年9月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例共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
学位
[目 的]研究胆固醇结石与胆固醇息肉患者血清学生化指标及胆汁成分的区别与联系,来探讨两种疾病的病因区别与联系,指导其治疗。[方 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1年12月共3个月,门诊就诊行手术治疗的单纯性胆固醇结石病人33人和单纯性胆固醇息肉病人33人,共66人,其中男性34例女性32例,以B超、MRI及术中标本解剖为诊断依据,将单纯性胆固醇结石标记为A组33例,单纯性胆固醇息肉的标记为B组33例
学位
[目 的]探讨术前外周血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GGT)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对甲胎球蛋白(alkaline fetoprotein,AFP)阴性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并比较GGT/PLR联合指标和独立指标对患者预后
学位
[目 的]本文旨在探讨LDPPHR对于胰头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为DPPHR微创化提供一项参考和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分析了 2019年10月至2022年1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断为胰腺头颈部良性疾病并行手术治疗的33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术前一般资料(性别、年龄、BMI等)及既往情况(吸烟饮酒史、糖尿病史等),手术相关资料包括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ml)、是否需要输血等、术后相关
学位
[目的]通过收集肝血管瘤(Hepatic Hemangioma,HH)患者的临床数据,比较热消融术((Thermal ablation,TA)与腹腔镜肝切除术(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在治疗肝血管瘤中的疗临床疗效,进一步在LH中对比腹腔镜肝段(叶)切除术(Laparoscopic Segmental Hepatectomy,LSH)、腹腔镜肝血管瘤剥除术(Lapar
学位
[目 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后发生晚期腹腔出血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术后晚期腹腔出血的风险预测模型,帮助临床医师对PD术后晚期腹腔出血的高风险患者进行早期识别,并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术后出血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方 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完成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既往文献和相关临床经验,
学位
[目的]通过研究对比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导航辅助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普通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两种不同方式在治疗Mirizzi综合征Ⅰ型的临床疗效差异,以探讨荧光导航下行LC治疗Mirizzi综合征Ⅰ型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67例术前诊断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