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框架语义学,考察了汉英时空框架特性。研究发现:英汉框架都体现持续性和转移性,而汉语时空框架偏持续性,英语时空框架偏转移性。
关键词:框架语义学;时空框架;框架转换
1研究背景
跨语言对比历来是学界研究热点,而“框架语义学”为该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该理论提出后,在跨语言方面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如英语和西班牙语。框架包括“人类过往经历以及现世状况”。因而,此时的“框架”已包含时空特征。虽然跨语言的框架对比研究已日趋成熟,但考察英汉时空框架转换的文献不多,而结合宋词及其英译本的研究更是空白。本文聚焦如下问题:①时空框架的界定;②汉英时空框架差异。
2视角与框架
本文以框架语义学为分析理论,此处有必要阐释视角和框架。视角是人们看问题的角度。框架最初定义为语言选择的任何系统,Fillmore之后又将其定义为经验的一致性图示化。本文将静态面称为“持续性”,将动态面称为“转移性”。据此,时空框架可分为时间持续性框架(框架A)和时间转移性框架(框架B),空间框架可为空间持续性框架(框架C)和空间转移性框架(框架D)。本文对框架内部特性判定基于英汉框架本身是否已明显变化或是否存在变化趋势,对各框架要素可用下图表示:
3英汉时空框架转换机制考察
本研究选用宋词《声声慢》及其英译本,通过对比汉英时空框架特征,阐述两者的框架转换机制。
3.1时间性框架转换机制
基于语料发现,中文时间框架转换至英文框架共2种规律:框架A→框架A(图2)、框架A→“框架B”(图3)。
3.1.1“框架A”→“框架A”
(1)a.凄凄惨惨戚戚
b.I’m lonely and depressed,I’m sad,weepy,and feeling low.
例(1a)“凄惨”框架呈线性运动,体现一维性,所以偏向时间性,且状态上未发生改变,因此该框架为“框架A”。同理,(1b)也为“框架A”,即体现图2。
3.1.2“框架A”→“框架B”
(2)a.却是旧时相识
b.There are my old friends of the past!
例(2a)中文“旧时相识”框架呈交织运动,“旧”相对的是“今”,表明熟识状态未变,(2a)为框架A。(2b)的old friend与旧时相识在时间性上同理,“from”表伴随,从而呈转移性,(2b)为框架B。
3.2空间性框架转换机制
基于语料发现,中文空间框架转换至英文框架共2种规律:框架C→框架C(图7)、框架C→框架D(图8)。
3.2.1“框架C”→“框架C”
(4)a.满地黄花
b.Chrysanthemums lie about in piles
例(4a)“满地黄花”框架呈现三维性,偏向空间性且为静态图示,因此为框架C。(4b)使用框架+地点状语的形式来转换满地黄花,体现空间三维性和静态性,因此(4b)为框架C。
3.2.2“框架C”→“框架D”
(5)a.满地黄花
b. The yard piled up all over with yellow blossoms.
例(5a)满地黄花属框架C。(5b)用with将yard与yellow blossom”结合,表伴随,从而体现转移性。(5b)体现物体在同一时刻能共存,因此偏向时间性。综上所述,(5b)属框架D。
4结语
本文讨论了时空框架的内部结构及英汉时空框架的转换机制。研究发现:汉英时空框架的共性为都有持续性和转移性,个性有为汉语偏于持续性,英語偏向转移性。
参考文献:
[1]Fillmore,Charles J.Frame semantics[A].Linguistics in the Morning Calm[C]Seoul,Korea:Hanshin Publishing Company,1982.111-137.
[2]Maria Cristobal,Arriving events in English and Spanish:a contrastive analysis in terms of Frame Semantics[J].Analysis2001:1-77.
[3]Fillmore,Charles J.Frame semantics and the nature of language[J].Annals of the NewYork Academy of Sciences.1976:21-33.
[4]Johnson C,Fillmore C,Wood E,Ruppenhofer J,Urban M,Petruck M,Baker C.The FrameNet Project:Tools for Lexicon Building [M].Berkeley:International Computer Science Institute,2001.
[5]Fillmore,Charles J.An alternative to checklist theories of meaning[J].BLS 1(1975):123-131.
[6]Fillmore,Charles J.1985:222-254.Frames and the semantics of understanding.Quaderni di Semantica 6(2).
作者简介:
徐坚俊(1993—),男,汉族,浙江宁波人,现职称:研究生在读;学历: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关键词:框架语义学;时空框架;框架转换
1研究背景
跨语言对比历来是学界研究热点,而“框架语义学”为该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该理论提出后,在跨语言方面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如英语和西班牙语。框架包括“人类过往经历以及现世状况”。因而,此时的“框架”已包含时空特征。虽然跨语言的框架对比研究已日趋成熟,但考察英汉时空框架转换的文献不多,而结合宋词及其英译本的研究更是空白。本文聚焦如下问题:①时空框架的界定;②汉英时空框架差异。
2视角与框架
本文以框架语义学为分析理论,此处有必要阐释视角和框架。视角是人们看问题的角度。框架最初定义为语言选择的任何系统,Fillmore之后又将其定义为经验的一致性图示化。本文将静态面称为“持续性”,将动态面称为“转移性”。据此,时空框架可分为时间持续性框架(框架A)和时间转移性框架(框架B),空间框架可为空间持续性框架(框架C)和空间转移性框架(框架D)。本文对框架内部特性判定基于英汉框架本身是否已明显变化或是否存在变化趋势,对各框架要素可用下图表示:
3英汉时空框架转换机制考察
本研究选用宋词《声声慢》及其英译本,通过对比汉英时空框架特征,阐述两者的框架转换机制。
3.1时间性框架转换机制
基于语料发现,中文时间框架转换至英文框架共2种规律:框架A→框架A(图2)、框架A→“框架B”(图3)。
3.1.1“框架A”→“框架A”
(1)a.凄凄惨惨戚戚
b.I’m lonely and depressed,I’m sad,weepy,and feeling low.
例(1a)“凄惨”框架呈线性运动,体现一维性,所以偏向时间性,且状态上未发生改变,因此该框架为“框架A”。同理,(1b)也为“框架A”,即体现图2。
3.1.2“框架A”→“框架B”
(2)a.却是旧时相识
b.There are my old friends of the past!
例(2a)中文“旧时相识”框架呈交织运动,“旧”相对的是“今”,表明熟识状态未变,(2a)为框架A。(2b)的old friend与旧时相识在时间性上同理,“from”表伴随,从而呈转移性,(2b)为框架B。
3.2空间性框架转换机制
基于语料发现,中文空间框架转换至英文框架共2种规律:框架C→框架C(图7)、框架C→框架D(图8)。
3.2.1“框架C”→“框架C”
(4)a.满地黄花
b.Chrysanthemums lie about in piles
例(4a)“满地黄花”框架呈现三维性,偏向空间性且为静态图示,因此为框架C。(4b)使用框架+地点状语的形式来转换满地黄花,体现空间三维性和静态性,因此(4b)为框架C。
3.2.2“框架C”→“框架D”
(5)a.满地黄花
b. The yard piled up all over with yellow blossoms.
例(5a)满地黄花属框架C。(5b)用with将yard与yellow blossom”结合,表伴随,从而体现转移性。(5b)体现物体在同一时刻能共存,因此偏向时间性。综上所述,(5b)属框架D。
4结语
本文讨论了时空框架的内部结构及英汉时空框架的转换机制。研究发现:汉英时空框架的共性为都有持续性和转移性,个性有为汉语偏于持续性,英語偏向转移性。
参考文献:
[1]Fillmore,Charles J.Frame semantics[A].Linguistics in the Morning Calm[C]Seoul,Korea:Hanshin Publishing Company,1982.111-137.
[2]Maria Cristobal,Arriving events in English and Spanish:a contrastive analysis in terms of Frame Semantics[J].Analysis2001:1-77.
[3]Fillmore,Charles J.Frame semantics and the nature of language[J].Annals of the NewYork Academy of Sciences.1976:21-33.
[4]Johnson C,Fillmore C,Wood E,Ruppenhofer J,Urban M,Petruck M,Baker C.The FrameNet Project:Tools for Lexicon Building [M].Berkeley:International Computer Science Institute,2001.
[5]Fillmore,Charles J.An alternative to checklist theories of meaning[J].BLS 1(1975):123-131.
[6]Fillmore,Charles J.1985:222-254.Frames and the semantics of understanding.Quaderni di Semantica 6(2).
作者简介:
徐坚俊(1993—),男,汉族,浙江宁波人,现职称:研究生在读;学历: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