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分析研究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ku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学生进入中学后,身体进入青春期,思想变化大,这时,他们把家长的爱看做是一种枷锁,把老师的教育看做是管束。多数厌倦学习,同时也出现了流失生。
  (一)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农村有许多家长,由于思想守旧,只要一发现孩子学习成绩差,便认为升学无望,读书只会白白扔钱,这样划不来,干脆让孩子停学外出打工。这样既能挣钱又能减轻家庭负担,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二)学校与家长缺乏沟通的影响
  许多家长,一但把孩子送到学校,安排好食宿后,就告之大吉,一切责任推给学校,自己对孩子的行为不管不问,学校老师发现孩子的劣纪现象,什么逃课、上网、夜不归宿等,只是批评教育,教育不了就放弃。想不到和家长沟通。最后学生越陷越深,越走越远,厌倦学习,走向不归路。
  (三)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的影响
  农村很多学生的家长,因为生活所迫双双外出务工,他们把自幼的子女托付给年迈的老人或自己的亲戚,这样就出现了两种皆然不同的不良行为。一种是:老人和亲戚认为,孩子离开了父母怕上火。所以对孩子特别偏爱,要什么给什么。另一种是:老人年迈无能力照顾好孩子,或是他们的亲戚不负责任,这样孩子就成了“变相”的孤儿,生活照顾不周,思想、学习无人关怀,学校和家长不能互通信息,许多学生钻了学校和家长的空子,和社会上的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慢慢地也成了“社会人”,过起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再也不愿到学校读书。
  (四)社会风气的影响
  现在农村文化建设远不如城市,家家除了电视,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唯一能让大人们消磨时间的只有:麻将、扑克。农闲时每隔五六家就有一个麻将或扑克局。大人一天到晚,长在玩局上,学生放学没有做饭,家长塞给孩子一些钱到外面买着吃。放学回家看到的是硝烟弥漫的麻将战,两耳听到的是麻将声,家里没有一块净土供学生学习,更谈不上家长的过问。这样,不但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孩子的学习。
  如何帮助初中生走出青春期厌学的困境,让我们的学生振作精神,从新回到学校、回到课堂。只有通过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一)加强社会对教育的影响
  改善农村各校的办学条件,加大对学校的投入,改善育人环境,配齐学校电教设备,让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缩小距离,让他们能够根据多媒体教学,看到外面的世界,了解各地风土人情。
  (二)开展家长培训班
  农村孩子的家长有三分之二人数没有受过高中以上教育,他们急需很多帮助,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帮助家长解决疑难问题,让家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给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
  (三)学校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的主阵地
  1学校要利用广播、文化广角、文化长廊、板报等搞好宣传,开展活动,搞好道德思想建设。
  2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才能随上时代脉搏,赶上时代的步伐。同时也要对一线任课教师不断进行调整,保证一线教师的素质形象,为提高教学质量做保证。
  3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教育中要寻找孩子愿意接受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发现孩子的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去肯定每个孩子的闪光点。
  农村的孩子上学面临那么多的问题和困难,如何解决,其办法并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需要政府和教育的宏观调控和教育者在实践中认真尝试探索。一切为了孩子,为了我们未来的希望。因而我们要百般呵护,用我们的爱去拯救孩子的灵魂。多给农村孩子一点爱心,不让一个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掉队。
其他文献
“人造环境,环境育人”,《三字经》中就提到一个故事“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个故事流传甚广,还有名言:“入幽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市久而不闻其臭。”环境文化决定论也认为“人是一定环境文化的产物,同时,人也创造环境文化”。它们都说明了重视环境文化的建设,强调发挥育人环境的作用。  班级,作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其环境是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出来的,一个幽雅的、健康的环境,无不影响着
期刊
一、当前套取国家中职助学金的主要问题  从近几年资助政策实施情况来看,违规套取国家助学金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联合办学的名义将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在校学生和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注册为中职学生,利用“双重学籍”来套取国家助学金;二是同一学生分别在教育部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同时申报“双重学籍”,出现重复领取国家助学金的情况;三是对流失学生没有按规定及时注销学籍,流失学生继续套取
期刊
我担任的是普高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我始终遵循一个原则——不放弃一个学生。我认为:一个好老师必须明确两点:一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二是做学生工作永不言败。坚持从“真心”、“爱心”、“细心”、“耐心”、“信心”五个方面来感召学生,转变学生的思想。  一是真心。所谓真心就是对学生一视同仁。面对学生,不管是学习表现好的,还是组织记纪律差的,我不只是批评,更不是以惩罚代替教育,而每次都是怀着一颗帮助他们的真心
期刊
中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已成为当今的社会问题之一,近几年的媒体对此多有报道。不少中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家庭期望过高等原因,对父母和教师产生了抵触情绪,父(母)子(女)关系、师生关系紧张,出现了严重“高焦虑”症状,不能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的变化,在生活中不能忍受和战胜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家庭、学校教育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  社会对青少年的
期刊
生命化教育是立足于生命视野对教育的一种新的认识和理解,它以生命为教育基点,所以必须遵循学生不同身心发展阶段的特征,而用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能更好地不断地为生命的成长创造条件,使其在文明的沃土吉不断完善并提高其生命价值,因此结合当前的教育形势,针对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我们决定用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动
期刊
案例:  4月8日,我们学校全体师生在礼堂开艺术节,各个班级的节目都很精彩,同学们的掌声也很热烈,该到我们班的王珊同学上场了,我的心里既高兴又紧张,王珊上台了,她很镇定,表演的也很出色,我们班的女同学在台下配合着打拍子,不时的为她鼓掌,表演结束了,我也高兴第为她鼓掌,女同学的掌声特别热烈,可是男同学一个鼓掌的也没有,旁边一位老师说:“你们班的女同学心挺齐呀”,我的心当时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平时也没发
期刊
沟通是一门艺术。  那么,采用哪种方式才是最恰当的呢?我在韩亚茹同学的身上找到了答案。  她是我们班品学兼优的学生。自信、开朗、刻苦、好学。每次考试在我们班76个同学中总是名列前茅,还经常参加学校、市区的写字、作文、合唱、计算机等各种比赛,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然而,2010年的8月,不幸却降到了这个德才兼备的孩子身上。在家乡的一条山间小道上,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让他的父亲车毁人亡。  她永远失
期刊
一、诸般能力,兴趣为王  兴趣引发了好奇心,引其入门,兴趣使“勤”都不知“苦”,乐在其中,流连忘返;兴趣使人知难不退,并有此养成了坚忍、顽强诸般美德。  当学生主体地位确立后,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解决兴趣问题。有了兴趣才会乐在其中,才会愿意主动去做。  有一个学生一直学习了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对现代化的战斗兵器特别喜爱。于是在数学学习中,有关这类北京的习题我就尽量让他来解答,有时还给他机会给
期刊
期末考试的考场上,面对考试,执笔不答,问其故,曰“不会”,且左右笑、玩,无私毫愧意,半点着急。  面对教师善意的指点,大喊大叫肆无忌禅,文明礼貌全扔九霄……。  面对种种现象的发生,我们常能听到对现代独生子女的评价:任性、专横、脾气大、自尊心过强,自私侵犯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这一切的原由是心里不健康,而心里不健康的主要原因是不正当的家教,而家教的主要负责人是父母。  那么,如何让孩子拥有健康的
期刊
作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思想理念和教育模式,发展性教育成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操作体系,它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功能性,发展性教育所强调的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引领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改革实施中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一、运筹帷幄  一节课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状态,包括老师的状态和学生的状态。课前准备好了,老师走进教室,马上进入状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课前准备一团糟,老师先要花力气整顿秩序,声音高八度把下面的躁动压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