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我国经济模式从中国制造快速转向中国创造的背景下,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尤其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过程中,更要积极推进教学模式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校艺术教育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艺术专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改变教师的教学思维,推进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才能够为社会输送高素养的艺术人才,更好的符合市场的发展需求,不断推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本文就对高校艺术专业教学模式创新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高校;艺术专业;教学模式;创新
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创新就是艺术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创新课程教学模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培养成为有思想、有能力、有个性的个体。那么为了进一步推进高校艺术专业的教学发展,培养更多应用型、创新型专业人才,就要紧密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市场需求,将学生塑造为一个价值观完整、人格独立的个体,从根本上遵从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高校艺术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艺术专业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但在实际的高校艺术专业教学过程中,艺术专业教学却没有与其进行有效的融合,這也严重影响了艺术专业的健康发展。在当前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不断转变的背景下,高校艺术专业教学只有做到与时俱进,从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以及教学模式的转变上进行思考,才能够真正走出一条艺术专业教学创新的道路[1]。高校专业建设不仅代表着一个院校的综合水平,专业教学质量的高低还会直接影响人才的市场竞争力,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专业教学模式创新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高校艺术专业只有坚持以建设特色化专业为基础,积极推进教学模式创新,才能够更好的推进高校艺术专业的发展,不断提升高校艺术专业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高校艺术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的措施
(一)推进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当前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其职责变得更加的全面,任务也更为艰巨,要注重激发学生持久探究、创新和发展的思想,这也是推进高校艺术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的基础。也就是说,学习与成长是学生的自主历程,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帮助学生从中自我发现、自我拓展,从而实现自身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这才是新时期教师的新使命[2]。那么教师自身要具备与时俱进的信息接受力,尤其在现如今的网络条件下,各种信息十分丰富,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保证能够快速的接受新信息,信息刷新的速度与深度也要高于学生,这样教师才能做好学生的榜样。同时教师还要具备持续的课程开发力,要想实现艺术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就不能简单满足于执行教学计划,因为学科的发展是变化的,尤其艺术专业对其他专业学科的变化更快,教师要对课程进行持续开发和设置。
(二)积极开展引导型教学
尽管,学生都是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专业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因此传统一刀切的方式,无法适应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分配。那么,教师就要积极开展引导型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启发,在保障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的同时,激发、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热情,启发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有效运用到实践中[3]。比如在图形创意设计过程中,就可以积极加入传统与生活元素,引导学生对各种生活中的元素进行再认识和创新,在当中注入学生自身的思想,赋予其新的内涵与生命。比如在进行包装设计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应用大量经典范例与资料,向学生准确展示创意的不同角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更好的实现课程教学的创新。
(三)自助式课程的供应
在当前的高校教学过程中,尽管大多数的高校都在实行学分制,但这种学分制还只流于表面,并没有真正起到作用。学分制的教学模式,最终目标还是为了推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各学科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共享[4]。那么,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中,教师就要充分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差异,因材施教,保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教师要结合艺术专业的学科特征与研究方向,建立对应的专业课程库,保证学生在学完基础课之后,能够结合自身的兴趣,自助式的选修相关课程。通过这样自助式课程的供应,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真正让学生掌握选择权,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实现跨学科的交流
当前各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体系存在过于同一化的问题,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都是大同小异,而这种教学模式是不符合艺术专业教学个性化发展规律的,也不利于艺术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且很多高校学生都不是出于兴趣,来选择其他专业课程,而只是单纯的认为该课程好通过,又或者该课程的作业更容易完成,学生出于这样的思想来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艺术专业教学就要注重避免闭门造车,要通过自身的专业特色与优势,来吸引各方人才,从而更好的推进艺术专业教学发展[5]。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适当缩小单纯知识讲授的比重,加大相关学科体系、前沿和应用的教学,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逐步掌握获取知识的技能,更好的推进学生的创新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艺术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既是学科自身发展的基础,也是整个市场的要求,只有加强高校艺术专业和市场之间的联系,不断改革、创新课程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推进高校艺术专业的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琦.高校艺术表演专业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明日风尚,2018(20):66.
[2]高琦.论高校艺术表演专业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明日风尚,2018(19):157.
[3]翟浩澎.高校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科幻画报,2018(07):144-145+148.
[4]程笑君,翟浩澎.创新构建高校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J].艺术研究,2018(02):64-65.
[5]王威.试论普通高校艺术类民族打击乐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J].时代教育,2013(15):114.
作者简介
1.董宁(1978?),女,浙江绍兴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音乐。
2.彭小猛(1978?),男,湖南湘乡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音乐。
(作者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教师)
关键词:高校;艺术专业;教学模式;创新
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创新就是艺术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创新课程教学模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培养成为有思想、有能力、有个性的个体。那么为了进一步推进高校艺术专业的教学发展,培养更多应用型、创新型专业人才,就要紧密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市场需求,将学生塑造为一个价值观完整、人格独立的个体,从根本上遵从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高校艺术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艺术专业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但在实际的高校艺术专业教学过程中,艺术专业教学却没有与其进行有效的融合,這也严重影响了艺术专业的健康发展。在当前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不断转变的背景下,高校艺术专业教学只有做到与时俱进,从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以及教学模式的转变上进行思考,才能够真正走出一条艺术专业教学创新的道路[1]。高校专业建设不仅代表着一个院校的综合水平,专业教学质量的高低还会直接影响人才的市场竞争力,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专业教学模式创新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高校艺术专业只有坚持以建设特色化专业为基础,积极推进教学模式创新,才能够更好的推进高校艺术专业的发展,不断提升高校艺术专业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高校艺术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的措施
(一)推进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当前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其职责变得更加的全面,任务也更为艰巨,要注重激发学生持久探究、创新和发展的思想,这也是推进高校艺术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的基础。也就是说,学习与成长是学生的自主历程,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帮助学生从中自我发现、自我拓展,从而实现自身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这才是新时期教师的新使命[2]。那么教师自身要具备与时俱进的信息接受力,尤其在现如今的网络条件下,各种信息十分丰富,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保证能够快速的接受新信息,信息刷新的速度与深度也要高于学生,这样教师才能做好学生的榜样。同时教师还要具备持续的课程开发力,要想实现艺术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就不能简单满足于执行教学计划,因为学科的发展是变化的,尤其艺术专业对其他专业学科的变化更快,教师要对课程进行持续开发和设置。
(二)积极开展引导型教学
尽管,学生都是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专业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因此传统一刀切的方式,无法适应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分配。那么,教师就要积极开展引导型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启发,在保障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的同时,激发、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热情,启发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有效运用到实践中[3]。比如在图形创意设计过程中,就可以积极加入传统与生活元素,引导学生对各种生活中的元素进行再认识和创新,在当中注入学生自身的思想,赋予其新的内涵与生命。比如在进行包装设计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应用大量经典范例与资料,向学生准确展示创意的不同角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更好的实现课程教学的创新。
(三)自助式课程的供应
在当前的高校教学过程中,尽管大多数的高校都在实行学分制,但这种学分制还只流于表面,并没有真正起到作用。学分制的教学模式,最终目标还是为了推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各学科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共享[4]。那么,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中,教师就要充分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差异,因材施教,保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教师要结合艺术专业的学科特征与研究方向,建立对应的专业课程库,保证学生在学完基础课之后,能够结合自身的兴趣,自助式的选修相关课程。通过这样自助式课程的供应,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真正让学生掌握选择权,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实现跨学科的交流
当前各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体系存在过于同一化的问题,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都是大同小异,而这种教学模式是不符合艺术专业教学个性化发展规律的,也不利于艺术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且很多高校学生都不是出于兴趣,来选择其他专业课程,而只是单纯的认为该课程好通过,又或者该课程的作业更容易完成,学生出于这样的思想来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艺术专业教学就要注重避免闭门造车,要通过自身的专业特色与优势,来吸引各方人才,从而更好的推进艺术专业教学发展[5]。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适当缩小单纯知识讲授的比重,加大相关学科体系、前沿和应用的教学,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逐步掌握获取知识的技能,更好的推进学生的创新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艺术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既是学科自身发展的基础,也是整个市场的要求,只有加强高校艺术专业和市场之间的联系,不断改革、创新课程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推进高校艺术专业的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琦.高校艺术表演专业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明日风尚,2018(20):66.
[2]高琦.论高校艺术表演专业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明日风尚,2018(19):157.
[3]翟浩澎.高校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科幻画报,2018(07):144-145+148.
[4]程笑君,翟浩澎.创新构建高校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J].艺术研究,2018(02):64-65.
[5]王威.试论普通高校艺术类民族打击乐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J].时代教育,2013(15):114.
作者简介
1.董宁(1978?),女,浙江绍兴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音乐。
2.彭小猛(1978?),男,湖南湘乡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音乐。
(作者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