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bit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化教学是新课改以后大力提倡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着广泛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提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实践的来源便是生活实际。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也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理论,这些理论都为课堂实践提供了积极的指导。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小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
  一、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教师基于教材知识点教学的需要,利用图片、视频等内容营造出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模拟环境,方便学生对知识点内容的感知以及对特定情感的体验。情境教学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面向小学低年级群体,情境教学更方便教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把握学生的情绪情感。生活化的情境可以增强学生的间接经验,为学生以后处理类似的情况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让学生的行为得到间接强化。
  例如,在教学《学会沟通交流》一课时,教师便创设了生活化的情境,帮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本节课面向的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共情能力,为了让学生能理性地思辨不同的看法,理性地对待不同的人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教师利用各种生活化的情境,引入、讲述了本节课的内容。首先,教师在导入环节准备了一些相同的纸片,让学生根据提示语进行操作,完成后组织大家观察,并且总结知晓,在沟通过程中,每个人面对的是同一件事情但是会有不同的想法。然后,教师播放了之前学生参加拔河比赛的情境,并说道:“在这场比赛中我们惜败,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们的失败呢?”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认为是因为对手抢哨率先发力,有的学生认为是自己的班级不够努力,有的认为是自己的同伴不够坚持。学生在这个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到不同个体在对待同一件事情上的差异性,了解到在不同成长环境中会养成个体处理事情的不同方法与看法。最后,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换位思考的内涵,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了准备春游的目的地。在讨论过程中,产生了不同意见,但是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最终确定了大家都满意的地点。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换位思考,冷静对待身边的不同观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将教材想表达的观点融入生活情境之中,方便学生理解与掌握,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道德素养,方便学生将知识点运用于生活实际中。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传输正确的社会思想、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方便学生的理解掌握,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确保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引用生活化的现实案例
  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生活中的榜样形象,发挥榜样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目标。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差,逻辑思维的发展不够健全。教师在进行简单的道德论述时学生往往不能理解,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加入生活化的事例就会方便学生的理解。教师在选择事例时,不仅可以选择媒体中报道的英雄人物,还可以选择生活中优秀学生的事例,促进学生对道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时,教师便利用生活化的案例,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分割。在制定本課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希望学生在了解我国疆域与行政区域的同时,认识到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保护祖国领土完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便让学生先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与同伴分享台湾的风土人情,实现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相互促进。在学生了解了台湾的基本情况后,教师又带领学生了解台湾的历史,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日本占领台湾、国民党退守台湾等事实,让学生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的领土,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使命。在这基础上,为了让学生对祖国领土不可侵犯的信念更加坚定,教师出示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王继才夫妇,让学生通过他们的事例,认识到自己该如何去做,利用榜样的力量强化学生的行为。
  集体成员之间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小学阶段学生的向师性较强,对于教师肯定过的行为,学生会无意识的模仿。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表扬学生的良好品质,还要严格地规范自身的行为,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三、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念
  无论是生活化的教育方法还是生活化的教学事例都建立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上,教师只有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生活化教学。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生活化教学的有关理论,并注重收集生活中可用的素材,将这些事例结合教材融会贯通,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更具实践性与活跃性。
  例如,在教学《低碳生活每一天》一课时,教师便运用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意识以及生活学习习惯,许多课程的设计本身便源自生活。为了让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有实效性,教师在授课时便注重将教材内容融入生活中的具体事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气候的变化,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了自己记忆中的夏天,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夏天越来越热。然后,教师出示权威部门的报告并说道:“同学们的感觉是正确的,教科文组织的数据也证实了大家的发现,那为什么气候会越来越热呢?”进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认识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之后,教师让学生结合教材的插图与自身的实际总结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危害。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可以凭借自身的经验,总结一些高温天气的危害,能认识到持续的高温天气是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教师带领学生认识了二氧化碳,更加具体地了解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同时,教师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需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提出问题:“生活中的哪些行为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呢?”教师继续出示图片让学生总结图片中的行为,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讲解。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回归生活,从自己的家庭、自身的行为出发,寻找生活中浪费能源的行为,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是否正确。思考完成后交流讨论今后自己该如何去做,哪些行为需要改进,从而使自己的家庭生活更加低碳环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到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还加强了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的意识,为学生的日常生活提出了建议,让学生在生活中自觉保护环境。
  环境问题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树立生活化教学的观念,将教学的环节与学生自身的经历紧密结合,帮助学生认识到破坏环境的严重性,加强环保意识。
  总之,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课程设计时,需要树立生活化的观念,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环节的生活化,才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更多的间接经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将课堂中所学的内容运用于生活实际。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生启蒙阶段的核心科目,一直深受教育者关注。尽管如此,小学语文教学始终存在问题,问题的核心在于教师无法找准教学切入点,导致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始终得不到保障。好的切入点是授课的前提,也是教学效率的保证,因此,加强对切入点的找寻,对打造精彩课堂具有极大的作用。  一、立足课文题目,明晰阅读方向  阅读教学首先关注的是文本的题目,通过题目进行阅读教学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方式。题目不仅呈现课文
期刊
所谓课程游戏化不是把幼儿园所有活动都变为游戏,而是确保基本的游戏活动时间,同时又可以把游戏的理念、游戏的精神渗透到课程实施的一日活动中。在“课程游戏化精神”的大背景下,在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青蓝结对”的推动下,笔者对徒弟王老师大四班的环境、游戏创设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和分析。  一、区域设置有规可寻  王老师研读过《学前教育机构质量评价系统》后,考虑到幼儿的活动轨迹、室内外的光线以及游戏的动静分区,
期刊
问题是课堂的核心,是支撑学生数学学习向上发展的“跳板”。在数学学习中,我们需要以问题为驱动,引领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尝试、交流和领悟,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累积和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问题引领下提升思维能力,累积数学学习的经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进一步阐明了问题的重要性,提出“要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数学教学的一盏指路明灯。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
期刊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对原有知识体系的推进和改良,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立足于他们原有的认知基础,在面对新的矛盾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因此推升认识,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主要矛盾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比如“用字母表示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它是学生学习代数的开端,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新的体验、新的学习历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这部分内容的前后联系,立足学
期刊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解题细节,从细微之处入手,把脉学生的数学学习,找到错误的根源,并将学生的错误消除于无形。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率真的领悟,有深入的体会,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成功率,让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以提升。  一、关注细节问题,推动深入理解  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导致这些错误的原因很多,有时候甚至是一些不起眼的因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站
期刊
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尚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直观形象是学生学习的依托,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挖掘数学规律的必要条件。小学数学教学的总体要求也明确提出了“要给学生提供直观化学习材料”的要求。由此可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尽量依托直观化的材料来支撑学生的数学学习,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透彻、更加有效。  一、依托直观材料创设情境  情境创设是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式。
期刊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经历丰富、多样的学习而达成对知识的掌握和规律的领悟,不但在知识层面有所进步,更在能力上和学习经验上有所收获。作为数学教师更要注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给足学生思考时间,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并推动学生沿着问题出发,寻找数学的本质规律。  一、充分“候答”,凸显学生的想法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主动表达自
期刊
互动式教学作为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种新式教学手段,已经融入课堂教学中。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既可以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重在運用。因此,英语教师应精心设计互动式课堂,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和内化英语知识。  一、营造良好互动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生年龄较小,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不强,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与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四基”的概念,将基本数学思想的学习方法提升到与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并重的位置,突出了数学思想的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内容将学生的学习由外到内,由表及里,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悟到数学思想,体会到具备了基本的数学思想后给学习带来的帮助,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视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层次。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一、结合学生认知特点,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逐渐成为新的重要课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锻炼机会,让学生真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而助力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促进学生的思考?笔者提出以下策略。  一、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习动机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构建和谐、平等、民主师生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