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0月《语文建设》刊登了刘星、韩振合作撰写的《发掘文本“失误”处的教学价值——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以下简称《发》文)一文,此文是一篇典型的错指课文文本“失误”的文章。
《发》文在杂志上占两个版面,约4000字,内容分三部分。它们依次是“词语运用不准确之处”“细节描写不合情理之处”“表情达意不到位之处”。下面我们依次看看《发》文是如何错误地指出和分析课文的“失误”的。
一、课文真的存在《发》文说的词语运用不准确吗?
文章指出课文“词语运用不准确”举了三个例子。它们依次是“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又一群敌人扑上来。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力气扔向敌人”“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抡一个圈”真的不符合实际吗?作者认为,“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这句话有如下几个错误。首先,“抡一个圈很难把握准确度”,这个说法我看不见得对。因为,我们在体育赛场也看到过抡一个圈之后再扔手榴弹的,或者抡一个圈就扔出手榴弹的,并没见到抡一个圈扔出的就是方向不准的。二是作者认为,“‘抡一个圈’跟‘挥动手臂’相矛盾”。可是,很显然“抡一个圈”本身就是一种最大幅度的挥动手臂,在作者的笔下却成了与“挥动手臂”相矛盾。
作者在作了上述错误分析之后,提出要将课文句子改为“战士宋学义使出浑身力气把手榴弹投向日本兵”。然而,稍微有点文学鉴赏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句话跟课文原句比较起来,就失去了原句那种鲜明的形象特点。原句比二位作者修改高明的地方,恰恰在于原作者使用了“抡一个圈”这个词,从而生动地刻画出了战士宋学义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化的“战士”形象和概念化的投掷手榴弹的形象。文章中宋学义之所以能够在这么短的篇幅中活在读者的心中,我想恰恰是跟这个“抡一个圈”的个性化投掷手榴弹的动作有关的。
2.“嗖的一声”用词不准吗?作者大约见惯了“子弹嗖的一声从头顶飞过”这类描写语句,因此,总认为手榴弹被“嗖的一声拔出”不对劲。这个情况,我认为是由于作者受到阅读习惯与阅读经验的制约和局限,认为能用在子弹那么快速的运动的物体上的词大约是不适宜用于用手操作的动作上的。作者的这个想法,我认为虽然可以理解,但是却不符合语言和词汇的使用规律。
因为任何词汇出现在了某些语句和情境中,并不意味着这些语句和情境就可以规定和限制这些词语不被使用到别的语句和情境中。具体地说,“嗖”这个象声词,虽然经常被写战争题材的作者跟子弹运动声音相联系来使用,但是,这个情况却并不能限制和妨碍“嗖”被用来形容别的动作或运动。
因此,我认为“嗖”在这个地方,形容班长在紧要关头,迅速将手榴弹从手榴弹夹中拔出来,而且因为速度快,而发出“嗖”的响声,是非常符合实际,也是十分准确和传神的。
3“.叽里呱啦”不合适吗?“叽里呱啦”这个词,虽然多是用于形容人大声说话的声音,但是我个人认为它也可以泛指对方发出的各种让人听不懂的声音。更为重要的是,字典这类玩意,并不能限制词语的意义使用,相反,正是丰富多彩的语义使用在丰富着词汇丰富的内涵,也给字典或词典提供了不断发展的丰富的意义源泉。读者,需要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词语此时此地的特殊的意蕴。另外,作者主张将“叽里呱啦”改为“鬼哭狼嚎”,虽然这么改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这么改却未必是高明的。
因为,越来越多的历史真相告诉我们,日本侵略军,并不是那么贪生怕死的可笑之徒。使用“鬼哭狼嚎”过于地不切实际地夸大了日本兵的“丑态”,其实也反过来显得八路军本身也并没什么了不起。
所以,我认为课文使用“叽里呱啦”更能体现历史真相,更能表现敌人的凶狠和战争的残酷。
二、课文真的存在《发》文说的细节不合情理之处吗?
《发》文认为课文存在细节不合情理之处,它只举了一个例子:“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作者指出这个细节“不合情理”,理由非常简单,就是光速比声速快很多,并以雷雨天人们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为证。
作者在这里犯了两个错误。一个是用“科学”取代生活。在作者看来,既然科学揭示了光速超过声速很多,于是“从科学的角度,应该先写光后写声”。然而,文学作品的写作,主要是遵循生活的逻辑,一般不会先写光后写声的。除非是当作者所写的光与声存在明显的先光后声的生活经验的顺序的时候。
另外,作者借雷电来说明手榴弹爆炸的问题,由于闪电和雷声离人的距离很远,而且人们普遍的感受过先闪电后雷声的经历,写它们先光后声,首先是符合生活的逻辑的,因为人们切实地感受到了。而如果人们感受不到二者的先后顺序,即使光速比声速快很多,人们在文学作品中照样可以先写雷声,后写闪电。
“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这话好就好在它符合生活的逻辑。从科学的角度说,虽然光要在声之前到达,但是由于这个距离太近,以至于人的感官极难区分其先后。因此,这个先后顺序缺乏生活感受与生活经验的支撑,没有进入文学表现的价值与意义。而如果硬要根据“科学原理”去区分其先后,这就难免有“削足适履”之感。
三、课文真的有《发》文说的表情达意不到位之处吗?
两位作者认为,文章中“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这句话,“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这“很像别人的插话,不能体现马班长自己的心理活动”。他们认为这么写,没有表达班长的思想感情。于是他们提出改为:“走哪条路呢?班长马宝玉注视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又看了看棋盘陀,然后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个人认为,这个地方作者们又犯了一个十分低级的错误。因为后面的文字中有这样的话“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如果这个地方课文也这么写,就犯了作品中语言和用词重复单调的错误。这正是文学作品写作之大忌。再说,如果这个地方这么写,在某种意义上,甚至会犯下有意无意地向敌人暴露我军和群众转移的方向的错误。
另外,两位作者还认为文章末尾写马班长砸枪的内容“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因为他们认为马班长已经负了伤,并推断他们“已经精疲力竭”。然而,他们不知道战争中“枪在人在”的作战纪律和作战常识。战士们原则上都把枪看作“第二生命”,不能让枪落到敌人的手里,这是最基本的作战纪律要求。岂能因为疲劳,就将枪留给敌人?如果按照两位作者的意思,因为疲劳就没力气砸枪了,那么他们哪还有力气跳下悬崖呢?因此,两位作者对马班长砸枪的批评,只是显示了两位作者对战争历史的无知,也体现了他们思考能力的欠缺。
诚然,我们对教材和课文不能迷信,我们也需要有质疑和批评教材的勇气。但是,质疑和批评需要建立在自己深厚的语文功底和文学积淀之上。而两位作者,显然表现了在语文功底和文学修养上的无知,作品通篇体现了作者缺乏最起码的文学鉴赏能力。
作者简介:湖南省武岡市教科所教研员。
《发》文在杂志上占两个版面,约4000字,内容分三部分。它们依次是“词语运用不准确之处”“细节描写不合情理之处”“表情达意不到位之处”。下面我们依次看看《发》文是如何错误地指出和分析课文的“失误”的。
一、课文真的存在《发》文说的词语运用不准确吗?
文章指出课文“词语运用不准确”举了三个例子。它们依次是“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又一群敌人扑上来。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力气扔向敌人”“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抡一个圈”真的不符合实际吗?作者认为,“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这句话有如下几个错误。首先,“抡一个圈很难把握准确度”,这个说法我看不见得对。因为,我们在体育赛场也看到过抡一个圈之后再扔手榴弹的,或者抡一个圈就扔出手榴弹的,并没见到抡一个圈扔出的就是方向不准的。二是作者认为,“‘抡一个圈’跟‘挥动手臂’相矛盾”。可是,很显然“抡一个圈”本身就是一种最大幅度的挥动手臂,在作者的笔下却成了与“挥动手臂”相矛盾。
作者在作了上述错误分析之后,提出要将课文句子改为“战士宋学义使出浑身力气把手榴弹投向日本兵”。然而,稍微有点文学鉴赏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句话跟课文原句比较起来,就失去了原句那种鲜明的形象特点。原句比二位作者修改高明的地方,恰恰在于原作者使用了“抡一个圈”这个词,从而生动地刻画出了战士宋学义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化的“战士”形象和概念化的投掷手榴弹的形象。文章中宋学义之所以能够在这么短的篇幅中活在读者的心中,我想恰恰是跟这个“抡一个圈”的个性化投掷手榴弹的动作有关的。
2.“嗖的一声”用词不准吗?作者大约见惯了“子弹嗖的一声从头顶飞过”这类描写语句,因此,总认为手榴弹被“嗖的一声拔出”不对劲。这个情况,我认为是由于作者受到阅读习惯与阅读经验的制约和局限,认为能用在子弹那么快速的运动的物体上的词大约是不适宜用于用手操作的动作上的。作者的这个想法,我认为虽然可以理解,但是却不符合语言和词汇的使用规律。
因为任何词汇出现在了某些语句和情境中,并不意味着这些语句和情境就可以规定和限制这些词语不被使用到别的语句和情境中。具体地说,“嗖”这个象声词,虽然经常被写战争题材的作者跟子弹运动声音相联系来使用,但是,这个情况却并不能限制和妨碍“嗖”被用来形容别的动作或运动。
因此,我认为“嗖”在这个地方,形容班长在紧要关头,迅速将手榴弹从手榴弹夹中拔出来,而且因为速度快,而发出“嗖”的响声,是非常符合实际,也是十分准确和传神的。
3“.叽里呱啦”不合适吗?“叽里呱啦”这个词,虽然多是用于形容人大声说话的声音,但是我个人认为它也可以泛指对方发出的各种让人听不懂的声音。更为重要的是,字典这类玩意,并不能限制词语的意义使用,相反,正是丰富多彩的语义使用在丰富着词汇丰富的内涵,也给字典或词典提供了不断发展的丰富的意义源泉。读者,需要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词语此时此地的特殊的意蕴。另外,作者主张将“叽里呱啦”改为“鬼哭狼嚎”,虽然这么改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这么改却未必是高明的。
因为,越来越多的历史真相告诉我们,日本侵略军,并不是那么贪生怕死的可笑之徒。使用“鬼哭狼嚎”过于地不切实际地夸大了日本兵的“丑态”,其实也反过来显得八路军本身也并没什么了不起。
所以,我认为课文使用“叽里呱啦”更能体现历史真相,更能表现敌人的凶狠和战争的残酷。
二、课文真的存在《发》文说的细节不合情理之处吗?
《发》文认为课文存在细节不合情理之处,它只举了一个例子:“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作者指出这个细节“不合情理”,理由非常简单,就是光速比声速快很多,并以雷雨天人们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为证。
作者在这里犯了两个错误。一个是用“科学”取代生活。在作者看来,既然科学揭示了光速超过声速很多,于是“从科学的角度,应该先写光后写声”。然而,文学作品的写作,主要是遵循生活的逻辑,一般不会先写光后写声的。除非是当作者所写的光与声存在明显的先光后声的生活经验的顺序的时候。
另外,作者借雷电来说明手榴弹爆炸的问题,由于闪电和雷声离人的距离很远,而且人们普遍的感受过先闪电后雷声的经历,写它们先光后声,首先是符合生活的逻辑的,因为人们切实地感受到了。而如果人们感受不到二者的先后顺序,即使光速比声速快很多,人们在文学作品中照样可以先写雷声,后写闪电。
“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这话好就好在它符合生活的逻辑。从科学的角度说,虽然光要在声之前到达,但是由于这个距离太近,以至于人的感官极难区分其先后。因此,这个先后顺序缺乏生活感受与生活经验的支撑,没有进入文学表现的价值与意义。而如果硬要根据“科学原理”去区分其先后,这就难免有“削足适履”之感。
三、课文真的有《发》文说的表情达意不到位之处吗?
两位作者认为,文章中“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这句话,“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这“很像别人的插话,不能体现马班长自己的心理活动”。他们认为这么写,没有表达班长的思想感情。于是他们提出改为:“走哪条路呢?班长马宝玉注视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又看了看棋盘陀,然后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个人认为,这个地方作者们又犯了一个十分低级的错误。因为后面的文字中有这样的话“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如果这个地方课文也这么写,就犯了作品中语言和用词重复单调的错误。这正是文学作品写作之大忌。再说,如果这个地方这么写,在某种意义上,甚至会犯下有意无意地向敌人暴露我军和群众转移的方向的错误。
另外,两位作者还认为文章末尾写马班长砸枪的内容“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因为他们认为马班长已经负了伤,并推断他们“已经精疲力竭”。然而,他们不知道战争中“枪在人在”的作战纪律和作战常识。战士们原则上都把枪看作“第二生命”,不能让枪落到敌人的手里,这是最基本的作战纪律要求。岂能因为疲劳,就将枪留给敌人?如果按照两位作者的意思,因为疲劳就没力气砸枪了,那么他们哪还有力气跳下悬崖呢?因此,两位作者对马班长砸枪的批评,只是显示了两位作者对战争历史的无知,也体现了他们思考能力的欠缺。
诚然,我们对教材和课文不能迷信,我们也需要有质疑和批评教材的勇气。但是,质疑和批评需要建立在自己深厚的语文功底和文学积淀之上。而两位作者,显然表现了在语文功底和文学修养上的无知,作品通篇体现了作者缺乏最起码的文学鉴赏能力。
作者简介:湖南省武岡市教科所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