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堂为支点,架构阅读与习作的桥梁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1-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与习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语文教师要处理好两者间的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有机结合。在高效课堂改革的背景下,阅读教学要以课堂为支点,抓住阅读文本,采用仿写、补写、改写不同的形式,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读写结合,相互促进。
  关键词:课堂;阅读;习作
  阅读和习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习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基于这一认识,在阅读教学中,要依照课标的要求,在阅读训练中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学生的语言库存量越丰富,思维的领域就越广阔,说话和习作时就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随时作出恰当的选择,准确地调用词句,从而组合出生动、形象而又具有美感的话语来。课堂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
  一、仿写——写在模仿中开始
  在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语感和布局谋篇的能力,教师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习作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样既落实了教材的語用价值,又真正地给学生的习作能力提升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了《观潮后》后,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写作顺序——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按时间变化的顺序来仿写,题目为《雷雨》,学生这样写:
  午后一点左右,天黑压压的,就像妈妈生气时的脸。狗不住地吐着舌头,鸡不安地叫着,蜻蜓飞得低低的,树木也都无精打采的,我感觉自己呼吸不上来。奶奶说,要下雷雨了,赶紧收衣服了。
  才收好衣服不久,天上掉下了几滴大水滴,扑扑地打在泥地上,就像小流星坠了下来,地上一个个小坑。不一会儿,黑蒙蒙的天空闪过几道闪电,雷神发怒了,拼了命地甩着大鼓。那雨点儿仿佛十万天兵天将从天上冲了下来,那气势裹着风,感觉要世界末日了。我捂着耳朵,赶紧拔掉了电脑插头,站在窗边看。外面就像发大水,到处都是水。
  我拿爸爸的手机打了几盘游戏,天就渐渐亮起来了。外面的一切都好新,太阳又出来了,还有一点彩虹了。这雨可真是急性子啊,来得快,去得快!
  学生在本次仿写中,结合阅读,掌握了按时间变化写作的技巧,同时阅读也变得更有目的性。学习语文不再是单纯的说说、读读、记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得浓厚,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积累。习作在学生眼里开始变得简单,他们在仿写中逐渐找到习作的方法。只要坚持下去,用仿写为学生习作铺路,他们的阅读水平和习作能力都会逐步提高,写出思路清晰、有新意的作文。
  二、补写——写在想象中完美
  想象能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把在不同时间、地点获得的零碎知识联系起来,经过加工整理,形成和创造出新的形象。语文教学基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和优势,为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最佳的方法莫过于立足文本,从文本中挖掘材料。文章的空白处也可以作为一把开启学生想象空间大门的“钥匙”。在阅读课上,我们可以抓住文中一些语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品读感悟的基础上,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引导学生在理解领会文章内容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进行联想和想象,把文章的文学符号变为多姿多彩的形象画面。
  《秋思》这首古诗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思念家乡”这个主题单元的一首诗。诗的第一句这样写到:“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此处作者在洛阳城里所见除秋风外还可能触及与之相关的许多事物,诗中为读者“留白”。教学时学生能根据字面意思解释诗句的含义,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发挥想像:“作者客居洛阳城,见到了秋风,就是见到了什么?”学生由一“秋”字,联想到萧瑟的秋天来了。我进一步启发学生:“秋天来了,作者见到了秋风,还见到了什么?”学生脑海中储存的关于秋天的意象纷纷涌现出来:有的说诗人在洛阳城里见到树上的叶子有的变黄了,有的变红了,秋风一吹,树叶一片一片地落下来;有的说诗人在洛阳城里见到百花谢了;还有的说诗人在洛阳城里见到燕子飞到南方去了,大雁也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方飞去。这时,我进行小结:“是啊,秋风使秋叶纷飞,落红满地;秋风带来了凄凉和寂寞,客居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怎能不勾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呢?这时,他想写一封家书给家乡的亲人。他会给哪些人写信,写些什么呢?现在,你就是诗人,你就把你写给亲人的信,给大家读一读吧!”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能结合当时的情境迅速描摹出“家书”的内容,拓展了阅读教学的空间。
  留白本身就是一种智慧,我们要用作者的智慧碰撞学生的智慧,通过形象的画面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文字,而诗文内容又加深了学生对逼真画面的再现,这样图文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磨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体会了诗的意境,从而获得一种审美的享受。
  三、改写——写在改变中涅槃
  安德烈﹒菲勒弗尔的《改写理论》中强调:“改写是一项复杂的活动,绝不是语言的简单转换,在特定的意识形态下,将原文的精神发扬光大,甚至创造出新的火花。”
  语文教材的大部分文章是文质兼美的,内容版块明晰、条理清楚,是很好的写作范文。有时候仅仅为了读文而写作是不够的,需要我们在内容的充分理解下,将原文内容进行重组、改编,让文本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1.古诗改写成现代文
  如《舟过安仁》:安仁县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小县城。一个夏天的早晨,我乘着小船行驶在清澈的小河中,两岸是翠色欲流的山峦,湖边的芦苇随着微风轻轻地摆动,碧绿的毛绒绒的草铺满了田野,风一吹就动起来,让人看了心旷神怡。突然,我的目光落在一条从远处驶来的小舟上,那条小舟上坐着两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他们缓缓地划着小船,但当他们快划过我面前的时候,其中一个小男孩突然招呼着他的小伙伴,收起竹竿,停止划桨,撑开了一把小雨伞。咦?这是怎么回事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啊!原来如此啊!我恍然大悟,其实那两个小孩是想借伞来当帆,让风来帮助小船,使小船向前行驶。真相终于大白,我不禁感叹这两个学生的天真和聪明。
  2.说明文改写成童话
  如《鲸》:
  我是鲸,因我的体形像鱼,所以人们把我和我的同伴都叫鲸鱼。其实,这是个天大的错误。因为很久很久以前,我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都生活在陆地上,只是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才逐渐搬到了大海里。先是浅海,然后是深海,慢慢地适应了海洋生活,体形也随之变化,前肢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尾巴也成了鳍,最后就变成了今天这个模样。大家都知道,这自然界的法则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如果不这样的话,我们将会被无情地淘汰。我们改变体形,那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这本来也是无可非议的事。如果说古人由于受当时科学知识水平的限制,对我们不太了解,管我们叫鲸鱼,尚且可以理解,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还有那么多的人叫我们鲸鱼,那真是气坏我们了。今天,在这里再次郑重声明,我不是鱼类,和人类一样同属哺乳动物。同学们,你们今后可要记住了。
  3.把记叙文改写成课本剧
  如《秋天的怀念》:
  时间:深秋。
  地点:市某家庭。
  人物:母亲、儿子、妹妹、邻居。
  道具:两把椅子,一张小桌。
  第一幕
  屋里:学生甲坐在轮椅上,两眼呆呆地望着远方。
  窗外:母亲站在窗前,悄悄地望着儿子,嘴里喃喃自语:“我的学生真命苦啊!两年前的一场大病,学生的双腿瘫痪了,从此,就再没有看到学生的笑脸,再没有听到学生的笑声。他的脾气也变得暴怒无常,我这个做母亲的,看到学生这个样子,心里的滋味……哎!难受极了。”(无声的抽泣)
  ……
  学生在原文的改写当中,对原文的内容进行再创造,这个过程既是对阅读的营养汲取,又是对写作能力的提升,一举两得,真正让学生学教材、用教材、悟习作。
  参考文献:
  [1]安德烈·勒菲弗尔.改写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就要求教师树立全新的教材观,做到“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作增删、归并、挖掘或创造性地使用,使之符合小学生的语言习得规律,符合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材发挥最大的功效,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一、科学解读,驾驭教材  有效教学首先基于对教材资源的充分运用。教材是学生学习语
期刊
建构主义创始人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语文教学是帮助学生建构自身语言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语言元素,让学生感悟文本语言,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呢?  一、唤醒语言,激发表达欲望  建构主义提倡教学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这能拉近师生的距离,
期刊
摘 要: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从创设情境、巧妙设疑、竞争意识和自我评价等方面阐述了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教学效果;学习兴趣;学习效率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动力。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
期刊
摘 要:优质的试卷编制不仅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本文根据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状况,提出试题命制的策略建构。实践证明,教师加强命制策略的研究,能以此为导向,反思与改善教学环节,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试卷命制;教学相长  试卷(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一种形式,是检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平台,也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参照。专业教师除了要对教学进行钻研外,还要
期刊
一、课堂讨论必须组织合理  首先,讨论小组的建立可以同桌为单位,也即双人讨论。两人一组的讨论学习是其他合作方式的基础,每个人都是这个小组的主角,这种学习活动简便易行。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分成小组开展讨论,也即3~4人一组讨论学习,这种方式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是课堂中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当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小组讨论这种学习方式可以适度引进竞
期刊
摘 要:善于“问”是善于学习的标志,它能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问”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学问;思维品质;有效性  新课改以后,教师得教学观念得到了很大的改变,比如传统课常上,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答得流畅,即为成功。在提倡“以学为本”的今天,学生的问又显得比答重要。所谓“问”,就是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问,引导学生问,以问促学、促思,问中求解、求法。本
期刊
摘 要:“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这是语文朗读教学的目的及意义。要想实现语文朗读教学的目的,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朗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给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真正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关键词:朗读能力;朗读技巧;思想感情;想象空间  语言学家德·索绪尔曾说:“语言符号不是联系一个事物或一个名称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问题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基础课中应用的必要性,探讨了问题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基础课中的应用方法,以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中职机械基础;应用研究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两者共同来解决问题,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中职机械基础课中应用问题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问
期刊
摘 要:新课导入是教学的第一环节。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新课导入方式很多,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因人而异,因课而异。本文简单介绍在化学教学中常用的六种新课导入方法。  關键词:化学;新课导入;方法  化学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新课导入是教学的第一环节。教师无论以什么形式引入新课,只要能迅速营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氛围,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
期刊
摘 要:“讨论法”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理论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相互学习,以求得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灵活运用;有利于學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有利于学生提高智力、整体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握好教学氛围,选择好讨论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关键词:讨论法;初中政治;教学  我国著名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