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kdkfjklds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从日常生活切入,环视世界园林体系,定格中国古典苏州园林,由苏州园林细部以点带面解析园林艺术特征、手法及意境,透过具体景观与世界园林相呼应。教学运用大量园林图片、视频展示激活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营造身临其境的教学氛围,将古朴、优雅的知识讲授与活泼的课堂有机结合,形成动静结合、收放自如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学会品味高雅的园林艺术意境,注重生活环境的美化,生活品味的提高。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在中国古代苏州园林的造园意境与手法,难点在于启发学生理解园林艺术的意境与文化内涵。
  【教学方法】
  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展示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3分钟)
  公园是城市里的大自然,我们身边的园林。它在每个人的孩童时期就已经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心底。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一步一步远离大自然的家园时,就在心底为自己留下的这片栖息地。当我们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生活得太久,当我们过分依赖物质生活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失去了自然环境,于是人们开始营造我们向往的一种充满文化内涵的精神乐园。而当人们从向往城市到重新回到自然,我们完成了一个认识、向往的循环。在紧张、忙碌的现代生活里,园林总会是人们最轻松、愉快的去处,因为人们总能带着亲情、友情、爱情醉心其中,即便园外人声鼎沸、车水马龙,也不妨碍园里安静祥和、轻松惬意。今天就让我们放松心情,一起来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二、讲授课程
  1.园林简述(7分钟)
  园林是建筑的一种,但它又独立于建筑之外,因为普通的建筑只能容纳人的躯体,园林却兼顾收容了我们的灵魂,所以我们说它是城市中的山林,是精神的栖居地。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城市里散落着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我们通过一段短片来认识它们。
  (1)列举世界典型园林风格
  (2)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2.重点部分:苏州古典园林(20分钟)
  如果说世界园林艺术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中国园林就是其中一株最为瑰丽的奇葩。中国园林讲究的是“虽由人造,宛自天开”。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问:中国园林是什么?(学生探讨)
  它是天地间有生命的风景画,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再现,是理想中的家园,是古老文化的载体。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受文人推崇的当属苏州园林,它“上借清风,下借明月”,步入苏州园林便如进入了深藏在人们心底的一处桃花源。
  苏州园林之美在于它的灵动,因为是文人所造,所以它意境幽雅,园主要造的不是居所而是天堂,所以它极尽完美。推开一扇门,迎面山石耸立;打开一扇窗,探进了柳絮枇杷;亭台接碧,廊道通幽;远处是山塔映水,近处是鱼戏鸟鸣,步移境迁,处处入画。
  (1)苏州名园
  拙政园香洲
  网师园月到风来亭
  狮子林九狮峰
  (2)造园要素及园林鉴赏
  中国园林的造园要素无外乎叠山、理水、建筑营造与花木栽植。
  叠山理水:“山是园之骨,水是园之脉”,中国古典园林本就深受写意山水画的影响,使山水园林,叠山理水成了造园艺术中两个主要的因素。
  花木栽植:中国园林花木重在表现自然,这与志在驯服自然的法国古典园林恰恰相反。“有名园而无佳卉,犹金屋之鲜丽人” 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
  建筑营造:在人文主义的意大利古典园林中,建筑为人而造,花园为建筑而生,而在我们中国的院子里建筑的第一宗旨却是顺应自然。
  (3)园林文化
  苏州古园中有一种建筑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昆曲的戏台,拙政园中的卅六鸳鸯馆、网师园的濯缨水阁、怡园的藕香榭不知上演了多少娓婉的昆曲绝唱。提到苏州的园林文化,不可不提的便是昆山的昆曲。曲曾经取材于园林,也曾吟唱于园林,与园林有一种天然的契合。《牡丹亭》中杜丽娘的一句“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道出了园林的极美之意。
  3.园林欣赏(12分钟)
  (1)简单介绍园林鉴赏的方法(2分钟)
  园林构景手段很多,比如讲究造园目的、园林的起名、园林的立意、园林的布局、园林中的微观处理等。在微观处理中,通常有以下几种造景手段,也可作为观赏手段: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借景。园林具有群体组合之美,竹径通幽、柳暗花明、移步换景。
  (2)请学生鉴赏园林花窗(5分钟)
  引导学生用上述方法鉴赏园林花窗。
  评:园林花窗将远近高低之景、四季之相、天光云影甚至天籁之音都框入画中,实现了园林艺术从生境到画境再到意境的升华。
  (3)请学生分析园林艺术的动与静(5分钟)
  引导学生感受园林之静态美与动态美。
  评:园林艺术静发于心,动止于景。“静”是园林审美的最高境界,“静观其得”拙政园“静坐参众妙,清淡是我情”表现园林使人心静,宁静而致远。而园林之静又是为了追求自然的灵动,“艺花可以邀蝶,累石可以邀云,栽松可以邀风,贮水可以邀萍,筑台可以邀月,种蕉可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蝉。”
  4.升华园林文化,将园林艺术融入生活,结束课程。(3分钟)
  透过花窗,我们看到的是古人造的纤尘不染的完美境界。在古人眼中一园便是一世界,有这园在,心灵的季节便会常驻春天。多少年来,苏州的古典园林像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的双重气质兼而有之的淑女,文文静静养在深闺。因为她的不加粉饰、自然流露让她愈加精致,因为她不事张扬的内向让她更加优雅。园林本就是一种文化,中国古典园林“模仿自然,高于自然”,崇拜自然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成为支撑她的最重要的精神因素。“施法自然”也正反映了中国人对待自然的谐和态度。道家说“为而不持,主而不宰”这正是中国园林造园的原则。儒家讲“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便是浓缩山水意境的园林文化的哲学根基。
  园林艺术清晰可感的文化载体,记载了时代的更迭、文化的延续。情趣是园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是园林的灵魂,它蕴藏有儒的忠孝仁义,道的双修无为,佛的因果虚无,是人类为精神创造的第二自然,供我们静观默想,思索、探求、感悟。他以物象来教人,是一部耐读的书,它具有一种高贵的美,不张扬、不强烈,渐渐地渗透我们的心灵。其魅力就在于它的淡定、深厚,在与我们不经意间错过,和蓦然回首时的感悟。
  
其他文献
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它具有宽广的音域、丰富的色彩,并有同时奏出多重音响的特性。因此,它除了担任独奏外,还可以与其他的乐器合奏、重奏,为乐器、声乐、舞蹈伴奏,由此可见,钢琴在音乐领域里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其他乐器无法替代的。  音阶的练习对演奏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是各种演奏技术的基础,对手指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在钢琴作品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音阶式的片段,如果演奏者能非常熟练地弹奏音阶,那么在演奏乐曲时
期刊
【摘要】部队院校是传播先进的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是部队进行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主阵地。院校政治类基础课程要充分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在学员的院校生活这段重要的成长时期中扮好“引路人”的重要角色,增强学员的首位意识,强化学员的精神支柱,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提供先进的文化支持和坚强的思想保证。  【关键词】部队院校政治类基础课程思想政治建设文化支持和思想保证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城市发展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已成为现代文明的标志,城市化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必然趋势。在加大城市化发展的同时,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已被列入日常考虑的范围。环境道德既是个人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环境道德教育主要在于内化,体现为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外部道德调控,另一方面要把城市发展和环境道德的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城市发
期刊
古诗教学历来是费力不讨好的。一方面是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教不得法,抓不住关键,没能使学生形成理解能力,学生不能独立鉴赏古典诗歌。一方面是学生学得被动,死记硬背概念、“程式”,工夫用了,却没有效果。这样一来,教学双方都十分苦恼。笔者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多年来摸索出一套形之有效的古诗教学方法:抓意象,促教学。  什么是意象?“意象”最早见于20世纪初形成的西方意象主义。意象派认为,“意象”既是被感知
期刊
【摘要】历史材料型选择题指的是在历史选择题中,题干以材料的形式出现,根据题干中设置的材料场景编制的选择题。随着对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材料型选择题的比重逐渐增大。但在具体解题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做材料型选择题错误率较高,主要存在:一是审题不清,材料与选择项未能结合;二是基本史实不清,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弱;三是材料解读不清,理解能力较弱;四是地理概念不
期刊
【摘要】作文是创造性劳动,创新能力是这种劳动的核心。千人一面,古今同腔的文章缺乏个性,因而没有魅力,不能流传久远。只有运用独具特色的构思,采用新颖别致的材料,创造新形象、发表新见解的文章才有艺术价值,才会吸引读者。  【关键词】作文选材立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5-0117-02     清人郑板桥主张写文章要“领异标新二月花”,
期刊
【摘要】本文认为现代新儒学是对先秦儒学和宋明新儒学的继承与发展,并从五个方面阐述了现代新儒学的思想特征。  【关键词】现代新儒学现代新儒家思想特征  【中图分类号】B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5-0119-02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家学说,在孔子以后的悠久岁月中屡屡被扬弃,以不同的表现形态占据着中国学术文化的主流地位。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
期刊
【摘要】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用好课本资源,让学生深入地解读文本,从而达到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角度的赏析。在赏析中力求做到激发潜藏在学生心底的情感,唤起学生美好的生活经历,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以解决学生没东西可写的作文困局。在赏析中充分利用课文的经典性,分析写作技巧,模仿文章写法:模仿文章的语言描写,模仿文章的景物描写,模仿人物的刻画方法,模仿文章的构思技巧……以解决学生不
期刊
【摘要】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面对社会竞争的加剧,教育的局限,家庭教育的弱化,不少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心理困扰和障碍,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如何解决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问题。本文从常见于报端的一些由学生心理健康引起的悲剧事件出发,分析了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影响这些问题的因素,提出了一些培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要提高课堂实效,导入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听课、调研发现,在课堂导入环节出现了以下问题:脱离目标,削弱课堂;导无技法,兴趣不浓;用心良苦,高耗低效。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教学策略:寻求导入内容与目标的契合点,提高课堂的实效;探究导入手段的“简、灵、实”,提升学生的兴趣;拓展导入内容的内外延伸价值,实现“低碳”而高效的课堂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导入的“低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