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的眼睛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zi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对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新课标不仅给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53%的学生缺乏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成绩也不理想;72%的学生认为数学是没有吸引力的,甚至认为这是不容易的。这与数学作业题型的单调有关。平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除了要完成一些习题作业外,还要养成思考生活中数学问题的习惯。针对这种情况,我借鉴写日记、美术绘画的形式,让学生写数学绘画日记,从而发现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写数学绘画日记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数学绘画日记不仅记录着学生瞬间的思维,更使他们对于数学学习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使学生更多地接触生活,更细致地观察生活,有效地实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为学习数学找到了一双明亮的“眼睛”。
  一、数学绘画日记,培养“数眼”看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但很多时候却往往被忽视。教师如果没有指导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一旦将数学问题放到一个新的情境中,学生就会很难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指导学生利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丰富学生的情境体验,学生将会对数学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如:教授人教版数学第一册“认识图形”一课时,我让学生回家去寻找生活中的长方形、正方形,有的学生发现窗户、黑板、门等是长方形的,而魔方、积木等是正方形的。学生随机用自己所学的图形创造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并根据自己的绘画用文字描述了许多问题。生活中的找、画、写,拓展了学生的数学观,并且也让学生发现了生活中的数学。
  二、数学绘画日记,促进思维条理化
  数学绘画日记的素材主要是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学生写数学绘画日记的过程,就是学生将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也展现了他们的思维过程。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采用文字描述与画面表现的形式,能够更好地实现思维的条理性。
  三、数学绘画日记,拓宽学生的视野
  数学绘画日记是一种拓展的数学课堂教学。数学绘画日记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观察、探索,找到一些与数学相关的知识,并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把所看、所听等内容通过图画的形式表达。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培养了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四、数学绘画日记,改变了教师的视角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总是在课本、练习、作业中徘徊,导致学生对于教师的讲解产生厌烦情绪。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在绘画日记的布置和要求上,改变了以往必须紧扣主题去绘画的要求,开始用学生的视角观察、思考,缩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差距,让学生自己创设与数学有关的情境,并简单描述。为了让家长也参与进来,感受数学绘画日记的乐趣,我组织了一次亲子活动——彩绘风筝,放飞梦想。
  数学绘画日记的研究是让教师站在学生的视角探寻学生学习的一种新途径。此项研究,能让我们更加温情地走近学生,倾听到真实的学生的言语,欣赏到童心飞扬的美妙世界。
  五、数学绘画日记,从单一学科研究转向综合研究
  新课标要求教学要从单一学科向综合化转变。数学绘画日记里面融合了学生的绘画技能、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素养,是把美术、语文、数学相结合的一种研究。千万不要低估学生的年龄,他们的内心可是一个神奇的大世界。他们有欢愉、有担心、有委屈、有恐惧……他们比成年人更敏感、更情绪化。如此,绘画日记成了学生倾诉感受、宣泄情绪的好地方。如一位留守学生的心声:
  大雁捎去小姑娘的思念
  今天雨过天晴,一道美丽的彩虹挂在天空,可是小姑娘的心情不好。她抬头望向天空,正有2行大雁,每行9只,准备飞向南方,还有4只没有归队。小姑娘喊道:“你们快点加入队伍吧。”今年小姑娘的爸爸去南方工作了,她很伤心,很想爸爸。于是她喊道:“大雁请把我的思念捎给爸爸吧。”炊烟升起,小姑娘喊道:“再见大雁。妈妈做饭了,我该回家了。让爸爸放心吧,他不在家时也会由我帮助妈妈的。”
  数学绘画日记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激励着他们喜爱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对数学知识加深理解、体验与反思,挖掘出数学学习潜能。同时,学生在绘画日记中切身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和体验生活,学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阶段学生的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数学与美术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美术之间的奇妙关系。学生愉快地学习,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在快乐中锻炼动手动脑能力,在快乐中做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摘 要: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中必须面对,也必须处理好的问题,没有预设的教学是散乱的、盲目的,而为了追求效果随意生成更不可取。预设与生成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两个核心要素,只有充分认识、准确操作,才能让课堂真正地焕发生命活力。  关键词:预设与生成;课堂教学;精心预设  学情景等动态的信息,利用可生成的资源不断创新课堂的一种教学流程。只有充分认识,正确对待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服务于学生。  
期刊
在这一轮生态课堂与小组合作学习课程改革的实施中,我的英语课堂收获颇多,同时也遇到了许多困难,更存在许多不足。现结合英语学科自身的特点,将自己在课改中的所做、所得、所思、所惑总结如下:  一、课前分组  1.结合英语课的特点合理分组  首先,我所教的三个班均为大班,如果分四人为一小组太分散,没有凝聚力。所以我把他们分为四个大队,每个大队分为六个小组,这样更有利于增加他们小组的竞争力。  其次,根据教
期刊
一、设计理念  《三颗枸杞豆》是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用回忆的笔法写了三叔一生留给“我”的财富——三颗枸杞豆以及这三颗枸杞豆对“我”的启示、教育。  这是参加李庾南实验学校总校语文优课评比的一节课。李庾南是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她的“自学·议论·引导”的教学思想,已经跨越学科壁垒,在普遍意义上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按照李庾南实验学校总校要求,参赛课
期刊
摘 要:自然角是幼儿了解自然知识的一个窗口,是探索周围事物规律的有利场所,我们应该从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出发,有效探索自然角创设的内容,积极构建引发幼儿主动探究的自然角环境。本文对此做了阐述和探讨。  关键词:幼儿;主动探究;自然角环境  一、当前幼儿园自然角环境存在的问题  1.幼儿共同参与创设机会的缺失  自然角在初建时一般要求幼儿从家里带些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因为是幼儿自己带来的,所以他们关注这些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领域的定位是: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如何评价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本文列举小班美术活动“秋天的树”,来谈谈对美术活动评价的认识。  一、定位——制定适宜的发展目标  艺术活动的目标共有两项指标,一是感受与欣赏美,二是表现与创造美。其对应的细化指标分别是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以及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具有初步的艺术
期刊
绘本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成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画出来的书”,它既有深邃的文学内涵,又有色彩丰富、形象鲜明的图画,而正是这些优美的图画,让人在欣赏文学美妙的同时,又能深层次地感受到艺术的深远。日常教学中借鉴绘本故事和绘本中的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去发现,在发现中探索,通过将绘本教学与美术创作相结合,培养幼儿的美术能力。实践证明,采用绘本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效果明显。  一、美术教育
期刊
摘 要:高三政治课第二轮复习要求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如何达到二轮复习的效果,探索出有效二轮复习的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高三政治二轮复习;情境探究;主干构建;课堂效率  虽然复习课的沉闷、缺乏新意、将已学过的知识的再次重复堆砌令广大师生头疼,但笔者认为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绝不是简单的第二遍复习,它是建立在一轮复习基础上的深入、综合和提高,是由知识到能力转化的一个重要阶
期刊
一、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单元为古文单元,写出了史学著作、神话传说及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美,学习重点是感知内容、积累语言、品析借鉴。  本单元分两个专题。专题一:重视古诗文朗读训练、重视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专题二:再现古典幽情——如何运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创造性地、多元化地理解作品,汲取民族智慧。  专题一:感受古典意蕴。《曹刿论战》记录了曹刿对战争的论述,体现了世家笔法;《邹忌讽齐王纳谏》纳谏的
期刊
摘 要:高中政治是传授学科知识与育人价值的有机结合。只有有效挖掘政治课的育人内涵,才能更好地诠释学科价值。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创设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另一方面,要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为导向,深入挖掘教材,实现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自然流露,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具体性和层次性的德育目标。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育人  康德曾说过:“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能引起人心深深的震动。一个
期刊
摘 要: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社交媒体以及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蓬勃兴起,和微博、微信等社会性工具软件相类似,“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也逐渐被推广开来。做好“微课”研究,提高语文备课效率,将有利于丰富课堂内容,创新课堂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语文微课;新型备课;新型教学资源  近两三年,教学“微”热潮在全国上下迅速掀起,这标志着教育界“微”时代序幕的开启。而建立在微课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