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公平 提高办学效益

来源 :现代校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2y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公平与办学效益是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的主题,参与大会的有300余人,收到相关论文百余篇,20多位学者、教授、官员、中小学校长在大会上发言,对该主题阐发了许多极有见地的观点及建议。下面我阐明一些对教育公平与办学效益的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界定几个概念
  
  围绕教育公平与办学效益有一些相近、相关的概念,需要明确界定一下。
  1.公平。它应该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它强调是社会成员的个体之间,在权利和义务上,应该有相同的待遇。比如对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像义务教育,免费接种疫苗得不到应有的享受,这是不公平。又比如到年龄而逃避服兵役,义务种树而拒不参加,也是不公平。
  2.公正。如果说公平概念的重点在于“平”,那么公正的概念重点在于“正”,正就是正义,就是合理。公正概念也是社会学的,但它主要是社会的资源分配者,管理者,仲裁者而言。比如说这是一场公正的审判,这个公正是受审者的希望,公正的实施者是审判者。公正就是要承认现实的差异,区别地对待。比如同一案子中,主犯和从犯要不同的量刑,这是公正的。又比如WTO中的公正原则,就是主要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行进出口关税的政策和时间表是有差异的。公正与公平有着相当关系的,因为管理者的公正,会带来被管理者的更大的公平。法约尔曾讲过“公平来于善意和公道”,但二者决不是等价的,今天我们讲教育公平,是讲社会全体成员受教育机会公平,学习后的成功机会同等的,所以不能称之为教育公正。
  3.平等。这是一个政治学、法学的概念,当资产阶级兴起时,提出“自由、博爱、平等”的理念,平等常常是相对更大的群体而言,比如男女平等,民族平等,国家间的平等条约或不平等条约。公平的重点在于平,但它与平等还不能完全等价,比如,战胜者与战俘之间,在人权的某些方面,比如生存权一点上是平等的,但战胜者和战俘之间是不能讲公平的。
  4.均衡。这个概念应该产生于医学、生物学。比如营养均衡,发育均衡,作物长势均衡。后来迁移到经济界,如产业间均衡,区域内经济发展均衡。现在均衡用于教育,也是很贴切,比如提出优质教育发展均衡。均衡这个概念包含均匀,平衡,协调,结构合理,和谐发展等涵义。均衡也包括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均衡,也包括了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均衡,比如中国的教育在东西部,城乡间差异很大,难以全国均衡,但现在提出区域内均衡,像在一个行政区范围内,实现“城市学校现代化,农村学校城市化,以捆绑式实现城乡一体化”这是很理想的实现均衡的模式。但目前中国教育与社会需要这个外部环境间缺乏均衡,比如社会只重视学术性的本科学历,轻视了技术性的学历,因而现在有百万学术性的本科学生难以就业,而一些城市的技术性人才缺乏高达十几万,于是出现了一些本科毕业生,回过头再去拿了中技学校的文凭,仅仅为找到工作的怪事。教育均衡发展,无论内部结构的均衡,还是与外部环境的均衡,都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要保证和重要方面。
  5.平均。这是一个数学统计学概念,平均就是绝对的等分。平均这个概念用于教育上,目前最引人关心的就是生均经费,生均教育成本,如果做到按教育法标准,生均经费足额到位,如数落实,目前在教育公平上的矛盾就可能缓解不少。
  6.平均主义。这就成为社会领域中的概念了,比如历史上,当社会贫富严重悬殊,引发社会动荡,农民起义的“均贫富”,就极具号召力,但真正做到“一刀切”又是不可能的,所以这种平均主义往往是小农意识。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杀了不少贪官,不少江南大户,但他解决不了根本性的体制问题。
  7.效益。效益这个概念从经济界扩展到全社会,凡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都有效益的概念,但效益与效率是不等价的。效率是个物理概念,讲输入与输出之比,迁移到经济上,就是投入与产出之比。效益应该是由两部分构成,效率加效果就是效益,效率只分高低,效果就有好坏之分,好效益等于高效率加好效果。效益是管理过程的终点,评价管理好坏,效益是一个重要指标。所以,我们在研究评价办学效益时,一定要从效率和效果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与评价。
  
  二、辨析几个命题
  
  在研究论述教育公平和办学效益时,有几个结论式的命题是值得辨析的。
  1.公平是相对的。这个命题被广泛应用但这个命题是无须证明的公理呢?还是必须加以证明的定理。
  如果说“公平是相对的”,这是一个公理,那么其后果就是所有不公平的现象都是有存在的理由。如果说“公平是相对的”是一个定理,那就必须加以证明,说明为什么是公平相对的。
  公平的对立面是什么?简单地说,公平的对立面就是不公平,这句话当然对,但也等于没说,还要进一步说明“不公平”是什么?这不公平是怎么造成的?这是证明该命题的关键。先举一个例子,考试作弊者挑战的是教育的公平,利用了不正当手段,破坏了公平的竞争,使原来可以得到权利的人,却被不公平地剥夺了。也可以说,作弊者使用了隐蔽的,或被默许的某种把标准答案带进了考场的特权。因而公平的对立面,除去非人为的因素外,最大的人为因素就是特权,特权是公平的绝对的对立面。一个社会,特权被最大限度的遏制了,公平就受到挑战,特权泛化了,那么公平受到威胁,公平被破坏到一定阈值时,必然引起社会的震荡。任何国家,任何社会,特权总是存在的,于是公平就是相对的,就不可能是绝对的。有的特权是合法的,合情的,比如救火车、急救车、警车在执行公务时,他们可能破坏了道路使用的公平权利,这是人们可接受的,但有许多特权被泛化了,是一己私利,就是不可容忍,就会引起不满,引起不公平感。总体说来,社会共同认可的规则是保护公平的,而潜规则往往是保护特权的。
  在公平与特权的博弈之中,主体往往又是不确定的,比如教育界总是在呼吁教育公平的,但最近某高校为自己学校的子弟入学降分录取显然这是违反了教育公平。往往事情是这样的,当处于弱势时,总在呼吁公平,用公平做武器来唤取同情,谋求权利,当然许多正当权利是需要维护的,但是,人们当取得某种权力时,他们就谋取权力所带来的权利的最大化,甚至形成一种特权。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在公平与特权的博弈之中,在教育中,农村的贫困家庭子女,肯定是弱势群体,而能在这场博弈中,最能起主导作用的,也最强势的力量是国家,是政府,所以说真正能推进教育公平,缓解教育不公平而带来的社会矛盾的力量,是国家,靠国家的政策调整,资源分配的合理与适当倾斜。
  2.关于社会公平与教育公平之间的关系有两个命题值得辨析。
  一是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这一结论不符合实际,因为这个命题演绎出社会的不公平是由于教育不公平所造成的,那就是教育要承担社会不公平的巨大责任。现在人们正在追探社会不公 的元凶,我们教育何必自投罗网呢?、 二是说“社会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先决条件”。这一结论也不全面,也不够客观。这一结论的演绎结果,就是将当前的教育不公平现象统统归咎于社会,把教育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其实教育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子集与全集的关系,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确实存在着复杂的互为因果的关系,社会的不公平可以折射到教育的不公平上,社会的公平也为教育公平创造了良好环境。反过来,教育公平确实也可以反作用于社会,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的矛盾。我以为孔子说的“有教无类”的解释就是这个意思,“有教无类”与“有备无患”,“有恃无恐”的句式完全一样,孔子就表达出,通过教育,人们可以减少或消除差异,即类的意思。所以教育界自身应在教育公平上多做工作,况且有些教育不公之事,就是教育界自身所为。
  3.关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命题。
  改革开放初,经济界曾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命题。这在当时背景下确实有它积极作用,一是调整产业结构,技术升级,淘汰效率低下的落后生产力,这时挽回“文革”给经济带来的损失和停滞有积极作用;二是带动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其后果是同时有一部分企业关停并转,有一部分人要下岗转业,自然就比文革时的低水平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显然出现了不公平的问题,于是提出了“兼顾公平”,如何兼顾,是要有一系列的社会保障制度,转岗再就业的培训制度,教育内部结构调整制度来配套完成。在教育界,当时恢复重点学校政策,相对集中优势教育资源,也是在这命题下来完成的。
  近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公平的问题凸现了,现在反思一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命题是否要修正一下了,尤其在教育界,公平是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之一。
  一直把效率与公平相对立,也是当时这个命题给理论上带来的困惑,认为效率与公平是鱼与熊掌的两难选择。前面讲了公平的真正对立面不是效率而是特权。如果说公平和效率之间,是对立的话,那也是互相促进的对立,提高效率,是为了在更高水平实现公平,整个社会富裕了,公平的质量也提高了。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公平,必须提高效率,发展就是第一要务。高耗低效的企业要淘汰,同样高耗低效的学校也必须淘汰。
  
  三、思考几个问题
  
  在当前要做到推进教育公平,提高办学效益,无论在宏观的国家层面,中观的地区层面,微观的学校层面,乃至课堂层面上,都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应该操作的任务。
  1.中国当前最大的教育公平在于城乡二元体制,农民不是职业而是一种社会身份,于是在受教育上就出现体制性的不公平。许多职业性的,技术性的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后,农民却受到了限制,于是农村的子女要改变家庭状况和本人的地位,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拼命挤那座学术性的本科大学的独木桥,这必然反过来影响义务教育的质量和就学率。扩大农村子女的(其实包括城市子女)的各科教育就学面,一可满足多元、多层次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二扩大了教育的公平面,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学习成功机会。
  2.中国当前贫富不均,基尼系数节节攀升,在教育上折射出来的现象就是办豪华学校,高考移民、择校风、复读风、家教风越来越烈。即使把属于公共产品的质量拉平,富家子女还可以去购买教育的私人产品,如家教、上补习学校等。在韩国就有这方面教训,取消了重点校,公办学校水平量没有上升,富家子女通过上补习班,或请家庭教师,其结果,富家子女上大学和穷家子女上大学的比例从原来的9:l扩大到17:1。所以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办法不在于杀富济贫,而在于真正提高教育公共产品的质量,扩大精英教育,或者使大众教育逐渐向精英化靠拢。
  3.推进教育公平,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对于硬资源,如办学条件,可以通过加大投入,改造薄弱校、农村学校来解决,但目前一个最大难题在于软资源,即教师队伍的人力资源问题,教师现在不能实现同工同酬,教师的收入随学校的贫富,名气大小而定,包括显性及隐性收入,这样就使得教师的流动朝均衡配置、朝着相反方向流动,层层挖人之风应该得到有效遏制。
  4.已有优质教育资源,应该得到保护,但如何使其更好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应有一个易于操作、比较规范的制度。
  5.推进教育公平,提高办学效益,绝不仅是宏观层面、中观层面的政策、投入、布局和调配方面的问题。在微观的学校,更重要的在课堂上也是可大有作为的。我一直认为教育公平和办学效益有两大目标,一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并使其均衡发展;二是善对每一个学生,从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不能少”,到中学阶段“一个不能掉队”,到大学毕业“一个不能浪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个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教师的职业素质,教师的文化功底,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的教育公平意识是推进教育公平,提高办学效益真正落到实处的最为关键之一步。
其他文献
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著名法则:马太效应、手表定理、不值得定律、彼得原理、零和游戏原理、华盛顿合作规律、酒与污水定律、水桶定律、蘑菇管理、奥卡姆剃刀定律、马特莱法则等,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启示,尤其对于管理者来讲,学会运用这些法则,对日常的管理工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
期刊
学校管理工作是一门艺术。管理范围包括对人、财、物、事、时、空、信息的管理。但是,这诸多方面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通过人去理财、用物、办事和处理时间、空间、信息。因此,对人的管理是管理的核心。要做好对人的管理,校长必须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并依此来制定管理策略,选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校长工作也离不开“力”的支撑,所以,校长在对师生的管理中,要善于抓“力”。    学校“
期刊
那天,一个偶然的因素,校长走进了五年级一班的课堂,孩子们一边写作业,一边同校长拉起了家常。  起初谈到孩子们喜欢的功课,满意的老师,写作文的积极性,后来校长“引火烧身”,将话题引到了自己身上。孩子们谈的都是喜欢校长的话题。校长喜在眉头,整理思绪,大致将这些琐碎言论手记如下。    理由一:校长有幽默感     这是第一个孩子的发言。经校长允许后,孩子起立,挤巴着两只丹凤眼,满怀自信地说,校长,你很
期刊
摘 要:学校愿景作为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可以打动人心、凝聚人心、引领人心,能使教职员工向着共同的目标迈进,推动学校的优质良性发展。在学校愿景的确立过程中,作为组织层面的学校要在积极吸取教师群体的智慧、听取家长和社区意见的基础上,重点注意愿景要前瞻、要能衔接;愿景要清晰、要能分解;愿景要独特、要有底蕴等三个原则。  关键词:学校;愿景;原则  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学校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文化性正日益凸现
期刊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第五届第三次全体理事会暨2006年学术年会9月23日一25日在沈阳师范大学召开。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杨进、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长贺乐凡、常务副理事长卢元锴,秘书长方中雄及各地区知名学者出席会议。围绕“教育公平与办学效益”的主题,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名教育管理专家、学者、校长进行了热烈研讨。陶西平、杨进分别做《实现保质量、
期刊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沈阳召开,此次会议,得到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辽宁省教育厅多方面的帮助和指导。沈阳师大领导为开好此次学术会议,不仅在学术方面给以指导,而且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鼎力支持,沈阳师大教育经济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领导和师生员工为大会作了长期的准备和周到的安排。此外,中国教育学会、中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辽宁省、沈阳师范大学的领导亲自到会进行指导,并将作重要讲话
期刊
成长故事    郑翠萍,1987年毕业于安广师范,先后担任过班主任、教导处副主任、教导处主任、教学副校长等职。多年来,无论做什么工作,她都比较用心,而且甘于奉献。做班主任时,她真心实意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放过一个差生;当教导主任的那段岁月,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做为副校长,由于有了做教导主任那段时间的磨练,所以她感到底气十足,一年左右,她就能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很有成就感。    教育感言   
期刊
[案例一]     某校一次优秀教师的选举,学校采取了全员投票的办法,其中有一位大家公认的好老师以一票之差落选。而那位当选的教师在所有老师眼里都不被看好,工作吊儿郎当,为人心胸狭窄,工作讨价还价,但就是这样的人也评为了优秀教师!据说此人采取了拉一批,哄一批的办法,居然能一举得逞。    [案例二]     学校要从一线选拔优秀班主任参加市优秀班主任的评选,于是按照要求,由每一名班主任先进行述职,根
期刊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发展,生命教育的内容也越来越广。生命教育的内涵包括从肯定、珍惜个人自我生命价值,到他人、社会乃至自然、宇宙生命的互动与
期刊
当前,有关学校成功管理的报道很多,笔者也有幸对一些名校作了考察,发现尽管各校的管理理念不尽相同,管理措施各式各样,但是他们至少有一点是相似的,那就是一一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借鉴了下面几种“效应”。    一、热炉效应一一制度的权威性    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相对完善的一整套规章制度,这是学校“依法治校”的根本。而在执行过程中能否充分体现制度的权威性则是一所学校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