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文字阅读具有使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认识世界和自我、发展情感和思维、得到审美体验和享受等多方面的功能。语文教师应重视通过语文作品的具体形象性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如果学生不能较强地将作品中的文字符号在大脑中转换成具体的、形象的画面情景。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教育目标就难以实现到位。尤其是低年级同学刚刚接触到简短的文章,往往有口无心地吟唱,大脑却是一片空白。因此更应着实增强他们将文字理解形成画面,使学生逐渐养成转换语言文字符号的思维习惯。我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到生活实践中积累事物表象,尽可能多地亲近自然,多接触人、多经历事,大脑里储存的图象多了,就更容易和语句联系得起来了
(1)用心观察生活。我在教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识字(3)时,学习目标是认识公园里的景物和设施的词语。我在要求学生根据书中词语找出相应的图画时,大多数同学情绪高昂、纷纷举手要求回答,但也有少数同学对“荡船”、“火车钻山洞”感到费解。尽管见过实物的同学说得头头是道和老师形象地一番描绘,但是,没见过的同学脸上的表情一直很茫然。我真正觉得没有实物做原型,就无法更好地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因此,后来我在教学《冰花》一文时,就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方案。当时正好是寒冬时节,但也不是天天都有冰花的,为此,我提前好几天要求学生早晨在自家的玻璃窗上观察冰花现象。每天都问学生:今天你看到冰花了吗?温度是多少?直到有一天降温比较大时,大多数学生观察到了冰花这一现象,我才开始教学这篇课文。学生由于亲眼看到了冰花的千姿百态、晶莹剔透,真正地感受到了冰花的美丽,在课堂上纷纷举手,兴高采烈地说出了冰花像小鱼、像树叶、像玫瑰花、像小草……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能理解冰花是因为夜晚寒冷,室内外温差较大,将玻璃窗上的水汽凝结而形成的科学道理。
(2)亲自动手实践。在教学《看菊花》一文时,我课前就要求学生回去寻找菊花,可是只有两三个同学家里养花,尽管课文里有菊花的几种类型和各种颜色的菊花插图,但我觉得学生还是不能真切地感受到不同颜色、不同形态的菊花开放时所呈现出的美。为此,我要求有条件的同学在家长的帮助下养一些菊花,留心它们的颜色、形状及生长季节,并在菊花开放时,邀请邻近的同学前去观赏。现在,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在亲身实践中积累表象,已成为我教学生活中的一条原则。
二、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课件、报刊、电影、电视和网络等多种媒体,间接地获取事物的表象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条件也有所限制,不可能事事都能亲自去实践。教育学生要善于通过多种途径间接地积累感性知识,教者要尽可能多地制作课件,多让学生用心观察课本插图,并利用课外时间,从报刊、电影、电视等媒体中获取与课文相关的知识,以求能深刻地感悟作品中的人和事、景和物。
三、将表演融入作品情境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小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好动,喜欢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如在教学《江南》这首古诗时,我除了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来展现江南水乡的人们坐上小船在莲花塘里采莲,莲叶间小鱼儿游水嬉戏、快乐自在的生动画面。还组织部分同学扮演小鱼,部分同学扮演莲叶和荷花,让扮演小鱼儿的同学在扮演莲叶和荷花的同学中穿梭游动,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穿到西、一会儿钻到南、一会儿滑到北。通过同学们自由快乐的亲身体验,既巩固了刚刚学到的东、西、南、北方向感知识,又加深了对鱼戏莲叶东(南、西、北)诗句的理解,将诗句与画面内容有机地联系了起来。
四、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想像课文中语句所描绘的景象
有一天,课堂上我发现了一件“怪”事,在我要求全班同学齐声朗读补充习题中一首有趣的儿歌时,发现有一个同学没出声,却在看着课本眯眯地笑,一副乐在其中的神态,而其他同学都在一脸严肃地大声朗读着。我刚想批评这个学生时,突然一想:不如问一问情况再说。我就问他:你不读书笑什么呢?这个同学不好意思地说出了这首儿歌中好笑的事。我这才感觉到这个同学才真正地感受到了这首儿歌的乐趣,而其他同学由于注意力都集中在读准字音上了,还没有领悟到儿歌所表达的意思来。这件事给我的感触很深,从那以后,我常常提醒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如大脑还不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时,就不仿多读两三遍,再多想一会儿,弄清楚意思以后再接着往下读。到中高年级时,则应将朗读与默读并重,因为默读能使学生更易集中注意力去想象、去理解课文。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将文字转换成画面的能力,需要师生长期共同的努力、不断地提高。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坚持已有的做法,并不断地去创新,力求更佳的教学方法和效果,使学生深刻地体验文章中的情感、美感,获得了真知,领悟到作品的真谛。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硕集实验学校)
一、到生活实践中积累事物表象,尽可能多地亲近自然,多接触人、多经历事,大脑里储存的图象多了,就更容易和语句联系得起来了
(1)用心观察生活。我在教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识字(3)时,学习目标是认识公园里的景物和设施的词语。我在要求学生根据书中词语找出相应的图画时,大多数同学情绪高昂、纷纷举手要求回答,但也有少数同学对“荡船”、“火车钻山洞”感到费解。尽管见过实物的同学说得头头是道和老师形象地一番描绘,但是,没见过的同学脸上的表情一直很茫然。我真正觉得没有实物做原型,就无法更好地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因此,后来我在教学《冰花》一文时,就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方案。当时正好是寒冬时节,但也不是天天都有冰花的,为此,我提前好几天要求学生早晨在自家的玻璃窗上观察冰花现象。每天都问学生:今天你看到冰花了吗?温度是多少?直到有一天降温比较大时,大多数学生观察到了冰花这一现象,我才开始教学这篇课文。学生由于亲眼看到了冰花的千姿百态、晶莹剔透,真正地感受到了冰花的美丽,在课堂上纷纷举手,兴高采烈地说出了冰花像小鱼、像树叶、像玫瑰花、像小草……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能理解冰花是因为夜晚寒冷,室内外温差较大,将玻璃窗上的水汽凝结而形成的科学道理。
(2)亲自动手实践。在教学《看菊花》一文时,我课前就要求学生回去寻找菊花,可是只有两三个同学家里养花,尽管课文里有菊花的几种类型和各种颜色的菊花插图,但我觉得学生还是不能真切地感受到不同颜色、不同形态的菊花开放时所呈现出的美。为此,我要求有条件的同学在家长的帮助下养一些菊花,留心它们的颜色、形状及生长季节,并在菊花开放时,邀请邻近的同学前去观赏。现在,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在亲身实践中积累表象,已成为我教学生活中的一条原则。
二、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课件、报刊、电影、电视和网络等多种媒体,间接地获取事物的表象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条件也有所限制,不可能事事都能亲自去实践。教育学生要善于通过多种途径间接地积累感性知识,教者要尽可能多地制作课件,多让学生用心观察课本插图,并利用课外时间,从报刊、电影、电视等媒体中获取与课文相关的知识,以求能深刻地感悟作品中的人和事、景和物。
三、将表演融入作品情境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小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好动,喜欢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如在教学《江南》这首古诗时,我除了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来展现江南水乡的人们坐上小船在莲花塘里采莲,莲叶间小鱼儿游水嬉戏、快乐自在的生动画面。还组织部分同学扮演小鱼,部分同学扮演莲叶和荷花,让扮演小鱼儿的同学在扮演莲叶和荷花的同学中穿梭游动,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穿到西、一会儿钻到南、一会儿滑到北。通过同学们自由快乐的亲身体验,既巩固了刚刚学到的东、西、南、北方向感知识,又加深了对鱼戏莲叶东(南、西、北)诗句的理解,将诗句与画面内容有机地联系了起来。
四、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想像课文中语句所描绘的景象
有一天,课堂上我发现了一件“怪”事,在我要求全班同学齐声朗读补充习题中一首有趣的儿歌时,发现有一个同学没出声,却在看着课本眯眯地笑,一副乐在其中的神态,而其他同学都在一脸严肃地大声朗读着。我刚想批评这个学生时,突然一想:不如问一问情况再说。我就问他:你不读书笑什么呢?这个同学不好意思地说出了这首儿歌中好笑的事。我这才感觉到这个同学才真正地感受到了这首儿歌的乐趣,而其他同学由于注意力都集中在读准字音上了,还没有领悟到儿歌所表达的意思来。这件事给我的感触很深,从那以后,我常常提醒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如大脑还不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时,就不仿多读两三遍,再多想一会儿,弄清楚意思以后再接着往下读。到中高年级时,则应将朗读与默读并重,因为默读能使学生更易集中注意力去想象、去理解课文。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将文字转换成画面的能力,需要师生长期共同的努力、不断地提高。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坚持已有的做法,并不断地去创新,力求更佳的教学方法和效果,使学生深刻地体验文章中的情感、美感,获得了真知,领悟到作品的真谛。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硕集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