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生三角形认知水平的探究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k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下对有关“三角形”部分的知识在几何教学中的地位是越来越重视,对其要求也越来越具体。2001年课程标准中“三角形”内容的课程广度与课程深度都稍有增加,但是,课程时间降低幅度大,导致课程内容的可比深度和可比广度都在普遍加深、加大。可以说,“三角形”部分的课程时间的大部分缩短,意味着对学生在有效时间内的学习要求相应地提升了,学习难度自然可想而知。到底应该如何认知三角形呢?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老师奉送给学生真理,一个好老师则教学生发现真理。”教师的责任至关重要。一是不能过低地要求学生,学生进入形式逻辑推理的时间过晚,这样就达不到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必然导致后续学习缺乏“奠基”的知识和能力;二是不能过高地要求学生,过早地引入“证明题”,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这样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其身心健康,久而久之将会损伤他们学习几何的信心,同样也达不到提高学生几何能力的目的。前者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教学要求”过低,后者便是“教学要求”过高,持这两个“极端”的教师是造成有些学生学习几何困难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教师要:
  (1)加强对几何识图能力的教学。
  在几何学习中,学生若能从复杂的图形中找出基本的几何图形——三角形,问题解决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否则许多学生就会觉得问题解决起来相当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在几何教学中需要加强对读图、识图能力的教学,教师应以三角形等基本图形为基础,引导学生“量一量”、“折一折”、“剪一剪”等动手操作活动,用运动变换的观点去探究基本图形的组合变化,注重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从多角度进行变式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注重渗透几何思想和方法的教学。
  有关三角形的知识体现了以下几种数学思想方法:化归的思想,分类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方程的思想,构造辅助元素法(构造辅助线),综合法与分析法,互逆的思考方法等。教师在备课时,应对其进行充分的思考和渗透,关注观察、操作、探索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注重直观操作与说理训练的恰当结合,要有意识地训练有条理思考、表达和交流的习惯,提出独特的解题思路。这对于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数学思想方法,从整体上系统地把握和运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学好这部分的内容,为后面继续学习其他几何知识,促使学生形成优化的几何认知结构都是非常必要的。
  (3)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
  几何图形是“空间与图形”的研究对象,对它的一般描述表示是按“几何模型-图形-文字-符号”这种程序进行的。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定义、性质的表述,逐步使学生懂得几何语句的意义并能建立几何语句与图形之间的联系,逐步学习用语言准确表达概念、性质等。同时还应重视“符号-文字-图形”的转化,即理解符号、文字所表达的图形关系并将它们用图形直观地表示出来,化“无形”为“有形”,努力使学生较快地进行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之间的准确转化,为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证明打好基础。
  (4)注重在解题过程中对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一门思维严密的学科,几何尤能体现这一点。在解几何题时,每一步都要有依据,都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能想当然。对此我们在开始讲解几何题时,要注重帮助学生如何分析题目,如何破题,以及如何书写等,强调每一步都要有理由根据,这些理由可以是问题所给的条件,也可以是定义、公理、定理、推论等。因此熟记课本中出现过的公理、定理等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学好任何一门学问,都需要积累一定的经验,而记住公理、定理等是学好几何的第一步积累。教师在板书时,开始一定要有一个好的书写格式,每一步要写出依据,让学生理解和模仿,同时也要求学生在开始书写时,每一步要写出理由根据,并加强变式图形的训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熟练地掌握公理、定理等知识内容。
  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逻辑抽象的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思维品质的独立性与片面性交错发展的阶段。在解题时部分学生常常首先对问题进行模式辨认,当解决相类似的新问题时,具有试图把新问题纳入到已建立的模式中加以解决的心理倾向。
其他文献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明确的答案,不是所有的情感都必须诉诸语言,正如国画创作中无画处带给欣赏者的深远意境。接受美学认为“创造的基础便是作品的空白”,透过感觉到的部分去想象思考,往往会对作品获得更深的理解、把握。引进“空白”入语文课堂,任由学生的思维放飞,任由学生的心绪感受,这正是主动探究的开始。  一、课前留白,投石问路  1自由预习,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课前预习,不提任何要求,哪怕只是一次浏览,只
期刊
怎样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上体现新的教育理念,将新的教学策略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效果,打破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僵局,这是当前需要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语文教师教学现状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参差不齐,教学思想陈旧,缺乏新的教学理念,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热情,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加上日常工作量大,付出多,回报却不多,难免心生职业倦怠,一些教师将备课当成“抄教案”,以应付教导
期刊
经过几年来的新课程教学,我的课改体会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新”、“广”、“深”、“活”。  一、“新”  1教学观念新。新的语文教学观念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无论是面对教师还是文本,学生都不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必须要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储备去理解、评判外来信息的主体。是性格、气质及心理活动的机制各不相同的活生生的人。练习题的设计即明显表现出这一点。  2教材内容
期刊
三十多年的语文教学,我深深感受到作文素材积累的重要性。初中学生,生活范围较小,生活经历有限。作文中,往往不是胡编乱造,就是一味抄袭,使内容虚假、空洞、乏味,造成学生思路不畅,无法迅速展开的的原因是他们平时不知如何积累写作素材。那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述?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引领。  一、使学生认识积累的作用  作文课程以人为本,重要的环节就是积累,积累是写作的基础,
期刊
《战国策》的开篇讲到:“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由此可见口才之重要性。然而作为职业高中语文教育更应该注意语文学科与人的发展关系,“为学生今后的生活负责”。实施学生的终身教育,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学科的核心是语言,而语言是人交际的工具、思维道德工具,而且是人终身学习的工具。根据职业高中学生自身的特点,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提高职业高
期刊
新课标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点之一,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这值得我们共同思考。  一、丰富积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创造条件,令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真正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作文必不可少的就是材料的积累,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有
期刊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真的很辛苦,下了不少功夫,可班级成绩仍不理想。字词错误率不减则增。反复背诵、默写的古诗词,考试的时候准确率很低。文言文翻译都不会,更不用谈答题的事情了。现代文阅读胡说八道,句子不是句子,短语不是短语,了了十个八个字就能答一个问题,名著阅读,空空如也。作文更是一塌糊涂,60分的作文,多说拿到50分,少的就是20几分、30几分,大多数学生在40分左右。仔细想想一张语文
期刊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导入新课时,要使新课开始就扣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教师就要用炽热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感情的琴弦,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例如教朱自清的散文《春》时,一开始我便满怀激情地说:“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
期刊
数学教学生活化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者的重视,数学只有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学生才能从生活信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才能了解数学的背景,认识数学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才能从生活中体会数学、学数学、用数学。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素质,而且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合理”、“数学有用”,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并会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数学的合理性,达成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和谐,数学教育才能真正
期刊
从教数载,在新教育形式的推动下,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在快速更新着。新理念也带给我们新的生机,当今科技文化日新月异的情境下,学生对课堂教学形式的口味要求越来越高,没有好的设计形式、没有吸引力的课堂氛围,也确实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课堂效果自然不好,教学目标落实不了,还造成大多数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而导致成绩下滑,这就引起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反思,寻找提高教学效果的突破口。  由战前动员会想到的  在战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