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低年级抓好自主阅读将有助于学生学好语文,形成良好的语感,有利于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最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教师;家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6-255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全学生人格有着重要作用。在新课程理念下,阅读成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教育家们发现,儿童的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但语言知识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日复一日的点滴积累。只有当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学生才会从容地坐在书本面前,细细地品读,深入地思考。小学阶段是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从小学低年级抓起。那么如何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教师做好导师角色,播撒阅读的希望种子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阅读就是老师的生命史。”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练好内功,重视阅读教学,加强对阅读的指导极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愿读
1.发挥故事的魅力让学生主动去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养成阅读的乐趣。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着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渲讲,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融,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诉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
2.利用各种合适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量文章,无不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感情。小学低年级学生又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渲染课堂气氛,创设浓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似见其物、辨其形、嗅其味、闻其声,让学生触景生情,从而激起阅读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我多想去看看》一课时,我先在课前准备了有关天安门及新疆美丽风景的课件,在导入新课时,告诉学生老师今天要带同学们去北京和新疆旅游,然后打开课件,出示一幅幅美丽的图片,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阅读课文的热情自然就被调动了起来。
(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使学生会读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知识和生活环境所限,在阅读习惯、方法和材料等方面都会遇到诸多困难。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从书中汲取所需的“营养”。
1.为学生选取最为适合的读物,鼓励学生进行阅读
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较少,所以选择的阅读材料应该让儿童能够看得懂,同时又要考虑对学生的成长有所促进。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应该有一个清晰而深刻的了解。不仅要了解他们在不同年龄之间存在的差异,还要看到同年龄组的学生之间存在着鲜明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我们应该推荐给他们感兴趣的能看得懂的书,例如,可以选择《一百只蜗牛去旅行》等浅显易懂的,尤其是图画丰富的书籍,结合精美的彩图,让他们走进美妙绝伦的语文世界。假期,受疫情影响,一些孩子被隔离在老家或者外地,快递停运,书也没处买,根本无书可读,老师跟几个滞留在外地的家长沟通后,建议他们从手机上下载听书软件,从中寻找适合孩子听的书,很快,孩子们发现手机就是一个有趣的会讲故事的“移动的书袋”,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了“要我听”为“我要听”,这样既解决了孩子们无书可读的现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2.读和思结合,有利于提升语文素养。
边读边想是最基本的读书方法,应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中,让学生以读促思,以读助思。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以理解为基础,把阅读和思考紧紧地结合起来。通过思,让学生尽可能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在感悟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疫情期间,在线上课堂,教师更应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应千方百计引发学生的阅读需要,激发学生读课文的高涨热情,带动学生通过读从而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老师每周给学生推荐的一本书,全班共读一本书,并鼓励学生在每周一次的网上三十分钟的“读书交流会中”尽情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虽因疫情不能到校集中学习,但通过这样的方式,同学们一样提升了自己的语文素养。
3.读和写结合,内化、提升阅读能力。
在語文教学中,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读是在理解基础上的吸收,而写则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表达,只有表达能力强了,才能促进理解能力的提高。因此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是提高学生读、说、听、写各项综合能力,使之达到全面发展的途径。读写结合也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与发展水平,他们已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在积累了一定语言材料和写作知识之后,就萌生出一种强烈的“发表欲”,要求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出来,从而把课文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二、在家庭阅读方面,家长们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一)家长要注重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型的家庭氛围
孩子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如何能让孩子随时随地地看到书籍、报纸,喜欢上阅读,就成了父母们要认真去思考的问题。例如,我们可以在沙发上、书桌上或是床头等地方都放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或画册,让孩子所到之处都有书可读。我们还可以在墙上贴一些中外爱读书的名人名言,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有益书籍或言语的潜移默化的熏陶。
(二)家长要做好阅读的表率,为孩子营造阅读氛围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传,在孩子面前,家长一定要有读书看报的表现和行为。如今因为疫情待在家中,家长要抓住假期时光,在家中给孩子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比如,可以陪着孩子一起阅读书籍,互相说说阅读体会,并设置奖励机制,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认可和鼓励,收获美好的礼物。这样,不仅能更进一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锻炼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有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有其形成过程与规律,这不仅是家长和教师的工作,更需要方方面面的合力来共同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欢.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兴趣[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5):158.
[2]彭青梅.试论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6(11)
[3]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新阅读训练营》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2017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教师;家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6-255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全学生人格有着重要作用。在新课程理念下,阅读成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教育家们发现,儿童的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但语言知识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日复一日的点滴积累。只有当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学生才会从容地坐在书本面前,细细地品读,深入地思考。小学阶段是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从小学低年级抓起。那么如何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教师做好导师角色,播撒阅读的希望种子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阅读就是老师的生命史。”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练好内功,重视阅读教学,加强对阅读的指导极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愿读
1.发挥故事的魅力让学生主动去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养成阅读的乐趣。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着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渲讲,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融,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诉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
2.利用各种合适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量文章,无不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感情。小学低年级学生又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渲染课堂气氛,创设浓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似见其物、辨其形、嗅其味、闻其声,让学生触景生情,从而激起阅读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我多想去看看》一课时,我先在课前准备了有关天安门及新疆美丽风景的课件,在导入新课时,告诉学生老师今天要带同学们去北京和新疆旅游,然后打开课件,出示一幅幅美丽的图片,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阅读课文的热情自然就被调动了起来。
(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使学生会读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知识和生活环境所限,在阅读习惯、方法和材料等方面都会遇到诸多困难。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从书中汲取所需的“营养”。
1.为学生选取最为适合的读物,鼓励学生进行阅读
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较少,所以选择的阅读材料应该让儿童能够看得懂,同时又要考虑对学生的成长有所促进。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应该有一个清晰而深刻的了解。不仅要了解他们在不同年龄之间存在的差异,还要看到同年龄组的学生之间存在着鲜明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我们应该推荐给他们感兴趣的能看得懂的书,例如,可以选择《一百只蜗牛去旅行》等浅显易懂的,尤其是图画丰富的书籍,结合精美的彩图,让他们走进美妙绝伦的语文世界。假期,受疫情影响,一些孩子被隔离在老家或者外地,快递停运,书也没处买,根本无书可读,老师跟几个滞留在外地的家长沟通后,建议他们从手机上下载听书软件,从中寻找适合孩子听的书,很快,孩子们发现手机就是一个有趣的会讲故事的“移动的书袋”,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了“要我听”为“我要听”,这样既解决了孩子们无书可读的现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2.读和思结合,有利于提升语文素养。
边读边想是最基本的读书方法,应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中,让学生以读促思,以读助思。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以理解为基础,把阅读和思考紧紧地结合起来。通过思,让学生尽可能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在感悟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疫情期间,在线上课堂,教师更应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应千方百计引发学生的阅读需要,激发学生读课文的高涨热情,带动学生通过读从而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老师每周给学生推荐的一本书,全班共读一本书,并鼓励学生在每周一次的网上三十分钟的“读书交流会中”尽情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虽因疫情不能到校集中学习,但通过这样的方式,同学们一样提升了自己的语文素养。
3.读和写结合,内化、提升阅读能力。
在語文教学中,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读是在理解基础上的吸收,而写则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表达,只有表达能力强了,才能促进理解能力的提高。因此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是提高学生读、说、听、写各项综合能力,使之达到全面发展的途径。读写结合也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与发展水平,他们已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在积累了一定语言材料和写作知识之后,就萌生出一种强烈的“发表欲”,要求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出来,从而把课文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二、在家庭阅读方面,家长们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一)家长要注重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型的家庭氛围
孩子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如何能让孩子随时随地地看到书籍、报纸,喜欢上阅读,就成了父母们要认真去思考的问题。例如,我们可以在沙发上、书桌上或是床头等地方都放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或画册,让孩子所到之处都有书可读。我们还可以在墙上贴一些中外爱读书的名人名言,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有益书籍或言语的潜移默化的熏陶。
(二)家长要做好阅读的表率,为孩子营造阅读氛围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传,在孩子面前,家长一定要有读书看报的表现和行为。如今因为疫情待在家中,家长要抓住假期时光,在家中给孩子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比如,可以陪着孩子一起阅读书籍,互相说说阅读体会,并设置奖励机制,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认可和鼓励,收获美好的礼物。这样,不仅能更进一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锻炼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有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有其形成过程与规律,这不仅是家长和教师的工作,更需要方方面面的合力来共同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欢.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兴趣[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5):158.
[2]彭青梅.试论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6(11)
[3]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新阅读训练营》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