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宫内节育环异位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42例节育器异位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未发生节育器异位者84例为对照组。结果:病例组哺乳期上环的比例、上环后有症状的比例、IUD时期怀孕的比例、使用元宫型IUD的比例、放环时间10年以上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42例中16例门诊取IUD 成功,11例B超监视下取出,6例经阴道穹窿切开取出,9例经腹腔镜剖腹取出。结论:值得推广。
关键词:宫内节育环;异位;原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71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1-0422-01
宫内节育器(IUD)是育龄妇女常用的避孕措施,具有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特点,但容易发生节育器异位、盆腔炎、腹痛等并发症。节育器异位常造成避孕失败、出血、脏器损伤、疼痛等,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伤害。我站对从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42例节育器异位患者,笔者对其宫内节育环异位原因分析,为预防该类疾病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我站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42例节育器异位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未发生节育器异位者84例为对照组。观察组42例中,年龄25~55岁,平均(44.76±3.19)岁,既往分娩1~4次,平均(1.7±1.2)次,23例有流产史,15例有剖宫产史,绝经期12例。对照组84例中,年龄24~53岁,平均(44.87±3.23)岁,既往分娩1~3次,平均(1.6±0.9)次,62例有流产史,33例有剖宫产史,绝经期11例。两组患者年龄、分娩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根据患者病史、妇科检查、X线检查、B超检查等综合做出诊断。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
2 结果
2.1 IUD 异位表现及治疗结果 观察组42例患者中,25 例子宫异常出血23例,占85.19%;下腹部、腰骶部疼痛26例,占61.90%;尿频、尿急、尿痛2例,占4.76%;无临床表现者7例,占16.67%,均在取环时发现。11例在放置IUD3~6个月再次怀孕,7例在6个月~3年内再孕。
6例发生IUD 嵌顿,占14.29%。42例中16例门诊取IUD 成功,11例异位入宫颈肌层者,B 超监视下取出;6例异位至直肠子宫陷凹、膀胱子宫陷凹,经阴道穹窿切开取出;9例异位入盆腔者,经腹腔镜取出3例,剖腹取出5例。
2.2 IUD原因分析 病例组哺乳期上环的比例、上环后有症状的比例、IUD时期怀孕的比例、使用元宫型IUD的比例、放环时间10年以上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3 讨论
3.1 原因分析 本组资料分析发现,上环时间在哺乳期、上环后是否有症状、IUD时期怀孕、使用IUD的型号、放环时间较长均是影响IUD异位的原因。有研究报道[1],哺乳期放置后IUD者第2年妊娠较多, 可能与哺乳期子宫较小,哺乳停止后,子宫逐渐恢复正常,导致IUD相对型号偏小、下降有关。上环后出现腹部疼痛等症状,可能是IUD长期刺激子宫内膜,引起内膜损伤[2],内膜生理状态受到干扰,导致多种病原体、细菌入侵,引起子宫内膜及附件炎症,导致IUD异位。带环长时间后,节育器的金属长时间受腐蚀,引起节育器变形,导致其发生异位。另外,带环时间越长,发生妊娠的可能性也越大。有人认为IUD放置6年以上者抗生育作用明显减弱[3],且由于金属含量减小引起节育器移位。IUD 期间怀孕、节育器的种类也是IUD 移位的原因之一。带器怀孕后,由于子宫变形导致IUD 移位。节育器的种类不同[4],金属含量不同,变形程度不同,容易影响IUD 移位。因此,放置IUD后,要勤于观察,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诊,以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3.2 预防措施 (1)术前要认真探查,查清子宫位置及大小。如果子宫位置判诊不清,容易将节育器送入腹腔,如倾屈过大或明显偏向一侧,在操作中也容易导致子宫穿孔[5]。所以对于位置不正的子宫要先纠正位置。术者用左手持宫颈钳将宫颈前唇轻轻用力向外牵拉,以纠正子宫的倾屈度及偏向。准确将IUD放置入宫。手术时操作要轻柔,避免将子宫损伤。(2)术中用探针探查宫腔深度,并明确宫腔方向,选择合适的节育环。(3)哺乳期子宫IUD放置应谨慎。此时的子宫偏小、质软操作不慎,容易穿孔。所以操作时要谨慎、慢慢放入IUD。如子宫太小,宫腔<5.5cm者[5],建议采用其他避孕工具,待月经复潮后再放IUD。(4)绝经6个月以上者应及时取出宫内节育器,否则由于子宫萎缩,导致节育器相对过大,易引起节育器嵌顿[5]。(5)放置IUD者应定期进行X线或B超检查,以及时发现节育器是否异常。(6)加强计划生育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加强其责任感,追踪观察术中、术后有腹痛者,以及是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 周光远,浦丹,邓黎.宫内节育环异位34例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 8(2):5-6.
[2] 李冬梅.宫内节育器异位36例诊療分析[J].中国健康月刊,2011,7(5):162.
[3] 吴尚纯,邹燕.官内节育器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 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5(8):795-797.
[4] 柴健,马文侠,吴延红,等.人工流产即时放置3 种宫内节育器12 个月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2,27 (11): 4242- 4244.
[5] 叶彩华.放置宫内节育器引发子宫穿孔3例临床分析[J].生殖医学杂志,2011,18(1):57-58.
关键词:宫内节育环;异位;原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71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1-0422-01
宫内节育器(IUD)是育龄妇女常用的避孕措施,具有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特点,但容易发生节育器异位、盆腔炎、腹痛等并发症。节育器异位常造成避孕失败、出血、脏器损伤、疼痛等,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伤害。我站对从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42例节育器异位患者,笔者对其宫内节育环异位原因分析,为预防该类疾病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我站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42例节育器异位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未发生节育器异位者84例为对照组。观察组42例中,年龄25~55岁,平均(44.76±3.19)岁,既往分娩1~4次,平均(1.7±1.2)次,23例有流产史,15例有剖宫产史,绝经期12例。对照组84例中,年龄24~53岁,平均(44.87±3.23)岁,既往分娩1~3次,平均(1.6±0.9)次,62例有流产史,33例有剖宫产史,绝经期11例。两组患者年龄、分娩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根据患者病史、妇科检查、X线检查、B超检查等综合做出诊断。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
2 结果
2.1 IUD 异位表现及治疗结果 观察组42例患者中,25 例子宫异常出血23例,占85.19%;下腹部、腰骶部疼痛26例,占61.90%;尿频、尿急、尿痛2例,占4.76%;无临床表现者7例,占16.67%,均在取环时发现。11例在放置IUD3~6个月再次怀孕,7例在6个月~3年内再孕。
6例发生IUD 嵌顿,占14.29%。42例中16例门诊取IUD 成功,11例异位入宫颈肌层者,B 超监视下取出;6例异位至直肠子宫陷凹、膀胱子宫陷凹,经阴道穹窿切开取出;9例异位入盆腔者,经腹腔镜取出3例,剖腹取出5例。
2.2 IUD原因分析 病例组哺乳期上环的比例、上环后有症状的比例、IUD时期怀孕的比例、使用元宫型IUD的比例、放环时间10年以上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3 讨论
3.1 原因分析 本组资料分析发现,上环时间在哺乳期、上环后是否有症状、IUD时期怀孕、使用IUD的型号、放环时间较长均是影响IUD异位的原因。有研究报道[1],哺乳期放置后IUD者第2年妊娠较多, 可能与哺乳期子宫较小,哺乳停止后,子宫逐渐恢复正常,导致IUD相对型号偏小、下降有关。上环后出现腹部疼痛等症状,可能是IUD长期刺激子宫内膜,引起内膜损伤[2],内膜生理状态受到干扰,导致多种病原体、细菌入侵,引起子宫内膜及附件炎症,导致IUD异位。带环长时间后,节育器的金属长时间受腐蚀,引起节育器变形,导致其发生异位。另外,带环时间越长,发生妊娠的可能性也越大。有人认为IUD放置6年以上者抗生育作用明显减弱[3],且由于金属含量减小引起节育器移位。IUD 期间怀孕、节育器的种类也是IUD 移位的原因之一。带器怀孕后,由于子宫变形导致IUD 移位。节育器的种类不同[4],金属含量不同,变形程度不同,容易影响IUD 移位。因此,放置IUD后,要勤于观察,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诊,以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3.2 预防措施 (1)术前要认真探查,查清子宫位置及大小。如果子宫位置判诊不清,容易将节育器送入腹腔,如倾屈过大或明显偏向一侧,在操作中也容易导致子宫穿孔[5]。所以对于位置不正的子宫要先纠正位置。术者用左手持宫颈钳将宫颈前唇轻轻用力向外牵拉,以纠正子宫的倾屈度及偏向。准确将IUD放置入宫。手术时操作要轻柔,避免将子宫损伤。(2)术中用探针探查宫腔深度,并明确宫腔方向,选择合适的节育环。(3)哺乳期子宫IUD放置应谨慎。此时的子宫偏小、质软操作不慎,容易穿孔。所以操作时要谨慎、慢慢放入IUD。如子宫太小,宫腔<5.5cm者[5],建议采用其他避孕工具,待月经复潮后再放IUD。(4)绝经6个月以上者应及时取出宫内节育器,否则由于子宫萎缩,导致节育器相对过大,易引起节育器嵌顿[5]。(5)放置IUD者应定期进行X线或B超检查,以及时发现节育器是否异常。(6)加强计划生育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加强其责任感,追踪观察术中、术后有腹痛者,以及是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 周光远,浦丹,邓黎.宫内节育环异位34例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 8(2):5-6.
[2] 李冬梅.宫内节育器异位36例诊療分析[J].中国健康月刊,2011,7(5):162.
[3] 吴尚纯,邹燕.官内节育器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 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5(8):795-797.
[4] 柴健,马文侠,吴延红,等.人工流产即时放置3 种宫内节育器12 个月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2,27 (11): 4242- 4244.
[5] 叶彩华.放置宫内节育器引发子宫穿孔3例临床分析[J].生殖医学杂志,2011,18(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