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技巧的辩证手法浅谈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gsdr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技巧内蕴极丰。写作的辩证手法是写作技巧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在文学作品中巧妙地将一些矛盾现象组织于同一作品,并通过它他的和谐统一来显示写作对象本质特征的写作手法。
  一、虚实法
  虚实法,是根据艺术表现和艺术欣赏的直观性(直接性)和想象性(间接性)的辩证统一的原则,在写作中将“实写”、与“虚写”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运用的写作辩证手法。《三国演义》第五回“温酒斩华雄”片断,“实写”帐内,“虚写”战场。小说只字未提关羽与华雄鏖战实况,只概述关羽出帐之后,众诸侯闻帐外喊杀声“如天摧地塌,丘撼山崩”而大惊失色,不一会儿关羽提华雄之头至,而出帐时曹操为他热的一杯酒还是温热的。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有力地突出了关羽的武艺超群与英雄气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这一片断成为精巧运用虚实结合法的范例。
  二、张弛法
  写作中的张驰法,就是有意识地将关于紧张激烈的内容描述与轻松舒缓的内容描述结合起来,《三国演义》“煮酒论英雄”片断,写刘备开始在曹操
  麾下,他暗中聚义,谋诛曹操,却“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掩盖宏志,防曹操谋害。在这种特殊环境中,曹操派许褚邀他喝酒,他“惊问”许褚“有甚急事?”见到曹操,曹操笑着说他“做得好大事”。唬得他“面如土色。”曹操询问天下英雄,他谨慎作答,列举一长串英雄,及至曹操否定了他所列举的天下英雄,而指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惊落他的匙箸,其时正值雷声大作,他忙借雷声掩饰。他的心神处在峰回路转、波澜起伏的状态中,形成了张与驰的鲜明对比,人物的性格、见识、风度都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三、庄谐法
  写作中的庄谐法,也称“寓庄于谐”,即通过幽默诙谐的艺术方式,风趣而含蓄地表达出庄重严肃的生活内容的写作辩证手法。矫健的《圆环》即采用了寓庄于谐手法。小说描述了农民泥禄的许多古怪、有趣的言论和行动。例如,他认为城里人得近视眼病是因为“电灯烤眼”:北京车站的“自动扶梯”是一个“大错误”;飞机可能是“造时就把声音藏进去了”。综观全篇,作者对于主人公的描述与议论,基本上是采取幽默的笔调,显示出动人的谐趣。但是,这“谐”不以博人一笑为目的,包容其中的是作者对于传统思想与现代意识矛盾的生动揭示,以及中国农民物质生活和文化心理的深刻审视。
  庄谐法还有一种表现形式,即寓谐于庄:汉高祖刘邦做了皇帝后衣锦还乡的故事,《史记·汉高祖本纪》与《汉书·高帝纪》记载甚详,刘邦当皇帝第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冬,在平定淮南王英布反叛、胜利回朝途中,曾返故乡沛县,逗留十几天。他踌躇满志,召集父老聚会,大摆宴席,以显示“衣锦还乡”的尊荣。汉以来的作家,经常以此史实入诗,吸力颂扬刘邦回故乡时“大风起兮云飞扬”的煊赫声势、“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荣耀,强调其天子之威不忘故土的孝子之心。至于故人父老如何反映,史传没有记载。睢景臣却别开生面,反其意而用之。在“故人父老”中找到了一个乡民,以他的视觉和口吻,从另一个角度再现了刘邦车驾荣归的“盛典”。睢景臣以奇特的构思,辛辣的讽刺,诙谐的笔调,无情地撕下了刘邦“天生圣人”的伪装,变史载的歌颂为文学作品的暴露,揭示出封建社会中农民阶级与封建统治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四、逆正法
  逆正法,即在作品中将那些违反人们常情常理常事的反常现象,同直笔描写的“正常现象”结合起来进行写作,以达到更真实更深刻反映生活本质的目的的写作辩证手法。古典评点家毛宗岗说欲置刘备忠厚,偏写他乖觉,欲显鲁肃老实,偏要写他的使心:“忠厚人乖觉,极乖觉处正是极忠厚处:老实人使心,极使心正是极老实处。”
  《水浒传》中李逵初识宋江,直呼“黑宋江”,戴宗要他下拜,他却说“若真个是宋公明,我便下拜。若是闲人,我却拜甚鸟!节级哥哥,不要赚我拜了,你却笑我。”这是“留点心眼”的“不直”言语,其艺术目的就在于:“偏写李逵作乖觉语,而其呆愈显”。
  对于李逵这种“反常”的“不直”的假象的描写,都包含了“正常”的“粗直”的实质内容。貌似“相反”,实则“相成”,取得了异乎寻常的艺术效果:从“不直”处越发使人感到李逵的非常之直,“直”得天真可爱,“直”得幽默可笑。反而人物高俅听都管说完陆虞侯的计谋后,这样说道:“如此,因为他浑家,怎么害他?我寻思起来,若为惜林冲一个人时,须坏了我孩儿的性命,却怎生是好?”这样描写是真实的。正如金圣叹在此处所批点的:“恶人初念未必便恶,却被转念坏了,此处特地写个样子。”(《水浒传会评本》170页)如此用“逆”,是为了更深邃更丰裕地映出“反而人物”那多面的恶劣的性格特征。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早期教育愈来愈受到关注,但很多人片面地认为,早期教育就是开发智力,即让学生学读、写、画、唱、跳等等,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早期品德教育。现在的一些家长对独生子女百般呵护迁就,因此,孩子们普遍以“我”为中心,他们的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从而变得任性无礼、自私冷漠。有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共同分享,是因为他们觉得分享就是失去自己应得到的东西。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就变得懒惰而事事依赖他人。从学校的角度
期刊
高中生处于青春期,学习紧张、思想渴望独立,往往焦虑不安,感到力不从心。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促其健康成长,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情感人,抓思想;以理服人,教做人  我特别注意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不论其成绩如何、潜质怎样,我始终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勇敢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例如,马**同学是一个来自山区的单亲家庭的男孩子,由于缺少母爱,孩子显得敏感多疑又有
期刊
关于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即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1938年武汉失守),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有不少人对此进行论述。一些人从具体战役战斗的斗争过程出发,认为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是一派“大溃退”的局面。本文从战略角度,;力图客观的认识正面战场在初期抗战的历史地位。  一、关于“持久消耗战”  抗战爆发前,中国的经济仍是农业和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而当时日本岛
期刊
本文主要论述情感因素在小学德育中的重要性并探讨小学德育中“寓情于教”的主要措施。  一、情感因素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的良好品质的养成主要包括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四个方面。情感是构成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部分,在道德教育工作中,教师既要从理性的角度传授给  学生一些道德理论知识,包括道德知识、要求和规范。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情感体验,打开学生的情感大门,增强学
期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学生的基础道德观念还很淡薄,中小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明礼诚信、礼貌待人、团结友善、热爱劳动、勤俭自强等方面还没有成为中小学生普遍的道德行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并不令人满意,甚至令人担忧。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中还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倾向,“德育为首”似乎还停留在口头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句话诠释了德育教育的真谛。为此,我校根据教育局《关于开展特
期刊
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滞后,思想观念落后,学校管理还不能顺时代需要,跟不上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这里,笔者就当前农村学校管理出现的误区及对策做一些探讨,供大家参考。  一、农村学校管理的误区及形成原因  许多学校在管理中不注重细节,经常粗疏了事,使管理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死胡同。  1.管理目标的错位。天天高喊素质教育,但在管理过程牛以应试教育为目标,使学校管理偏离了当今教育发展的方向,结果导致学校成了升学率的
期刊
随着社会对教育的需求由“有学上”向“上好学”的转变,教育自身也进入了一个由关注外延发展向关注内涵提升的理性反思阶段,期间必然要触及到教育改革的深层矛盾和疑难杂症,为此, 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背景下,笔者意欲借全国教教育工作会东风,以“两基”迎国检为契机,客观审视教育改革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破解影响和制约教育和谐健康发展的难题,为教改给力。  一、教育改革的目的和归宿——回归教育
期刊
与新课改并驱的作文教学改革已进行多年了,虽创新思路多方探索,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学中阅看学生的作文,其中缺少真诚磊落的人格,蓬勃鲜活的个性,细腻独特的生命体验,激越的创造力。学生的作文仅仅是在为作业而作文,近乎不能对自己的情、志、理方面有所阐述,从而使得教师也陷入阅作文的苦恼,失去了欣赏的兴致,作文教学沦落到教师受累,学生受苦的尴尬境地。新课改中的作文教学仍然未摆脱“出题——作文——批改——评讲
期刊
郭思乐教授在他的生本教育的教师观中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诠释为“是把羊群带到水草丰盈之处,让它们自主地快活地吃草”的“牧者”。我在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体会到作为 “牧者” 的教师,要想把学生(羊群)带到水草丰盈之处,让它们自主地快活地学习(吃草),应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怎样“把羊群带到水草丰盈之处”?  (一)设计好前置性学习任务  这是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前置性
期刊
根据初中生物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本人就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谈几点看法。  一、游戏法  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游戏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其思维和情感需求得到和谐发展,在游戏中,学生快乐学习,快乐发展。教学中我们常采用拼图游戏、竞猜游戏、填字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等。如我们采用人体骨骼拼图,消化系统拼图;编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