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最高院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司法解释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z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领域的帝王条款,在民事诉讼以及其他部门法领域对于弥补法律漏洞、维护司法权威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市民社会主体对法的信仰,该原则的理论指导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如何将该原则在具体的法律适用领域予以明悉,是使该原则得以具体适用的最重要举措。最高院出台的《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的司法解释,通过提高当事人的失信成本来规制当事人行为,是在民事诉讼法领域具体落实诚实信用原则的一项关键之举,必将产生更巨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诚实信用;信用惩戒;社会诚信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的司法解释,已于2013年10月1日起生效。面对司法实践中,民事执行案件债务人欠债不还、不守信用、逃避债务、规避执行的执行难题,探讨此司法解释的立法价值,从而在民事执行工作中贯彻好该立法精神,实现立法目的,既是该立法的出发点,也是立法本身的归结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份统计,全国法院2008年至2012年执结的被执行人有财产的案件中,70%以上的被执行人存在逃避、规避甚至暴力抗拒执行的行为,自动履行的不到30%。被执行人却无财产可供执行确实是执行难的一大原因,但对于故意规避、恶意逃避执行的老赖们,在该项司法解释面前,可能要脱去原本嚣张的气焰,通过承担失信的社会代价,承担起履行应有法律义务的责任。
  一、从理论视角剖析此司法解释的立法价值——它迎合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呼唤
  诚信是立人之本、强国之基,没有了诚信,社会生活必将是混乱无序的。通过肯定、维护诚信这种隐形资本,构建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是树立司法权威的应有之义。显然,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被执行人言而无信的行为普遍存在,但却缺失应有的信用惩戒机制,从而使被执行人规避执行有机可乘。法院执行体制的改革也只能解决问题的“表”,“里”的解决还在于市场交易主体的信用极其透明化问题。[1]所以,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机制是顺应民事执行实践的选择。
  德国的债务人名录登记和公示制度以及瑞典商业信用信息中心储存全国居民和企业信用数据的体系,均利用了信誉压力迫使债务人履行债务,被执行人一旦上了“黑名单”,以后各方面的社会生活必将受到影响,在银行信贷、孩子教育等等方面可谓是寸步难行。该司法解释与德国、瑞典的相关规定有相同的立法价值取向,旨在通过采取信用惩戒措施,规制被执行人依法履责。
  事实上,最高院的该司法解释作为对已有相关执行规定的补充,为执行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新的立足点和视角。它对社会诚信的追求与维护,必将引发社会民众对法律的遵守与膜拜和对法治的信仰。这种守法、护法意识的增强,夯实的是法治的权威,反过来又是对诚信的一种坚守。因此,此司法解释首次以明文方式规定社会信用惩戒促使被执行人履行债务的形式迎合了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呼唤。
  二、在司法实践中分析该司法解释的现实意义
  (一)实现建立执行联动机制的初衷
  建立执行联动机制,正是通过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从建立社会诚信体系入手,通过借助舆论监督权和行政管理权,限制拒不履行法律义务当事人的迁徙、消费和经营的权利,降低其社会威望和商业信誉,迫使当事人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可见,建立执行联动机制的初衷,就是各方联动,确保执行兑现,而信用惩戒正是实现此初衷的有效手段。
  早在2007年1月1日,我国就推广应用了全国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后来随着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的建立,被执行人信息公示力度得到加强。实际上,由于之前缺乏对履行义务执行人的有效惩戒,一个多次恶意逃避履行债务的老赖,并未在融资信贷、采购物品、行政审批、资质认定等方面受到影响,并未出现“守信者赢,失信者亏”的局面。该司法解释首次以明文形式阐明信用惩戒的具体方式,可以有效改善上述问题。
  (二)为民事执行司法实践提供具体可操作性指南
  该司法解释的现实意义在于它明确具体地规定了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如何操作,规定将失信被执行人纳入名单的程序包括提示、启动、认定、生效四个环节。在《执行通知书》中对被执行人作出纳入风险提示的规定是对以往规定的完善和创新,此前,并无相关的明文规定。
  司法解释还列明了将失信者纳入“黑名单”的具体六种情形:(一)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二)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三)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四)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的;(五)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六)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这使法院执行人员在执行工作中有具体的法律可依。
  另外,司法解释对定向通报制度进行了规定,指出将失信信息数据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进行“点对点”通报,由他们依照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这些规定清楚明确,具有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三、切实实现“诚信赢、失信败”
  在法律未对违反诚信原则作出明确界定之前,实践中法官并没有完全按照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来裁决案件,使得各个法院对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方式和引用方式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明悉了这个对以往法律规定进行创新和完善的司法解释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司法实践中将法律的精神进行贯彻落实,服务民事执行司法的实际才真正的有法可依。我们应从思想意识上树立诚信观念,坚守诚信,反对失信。坚决维护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在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念下,将诚信原则切实贯彻。
  法院与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也应履行各自职责,发挥执行联动机制的活力,共同督促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义务,真正实现“诚信赢,失信败”,让诚信者收益而不亏损、失信者承担沉重的社会代价。
  参考文献:
  [1]邹川宁主编.民事强制执行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要】专利实施许可风险是指在专利实施许可的过程中发生的可能与合同有所出入,造成竞争优势丧失使权利人利益受损的状况。而一般专利权制度基本围绕专利权人利益建立,被许可人利益通常不被深入考虑,当许可人或被许可人面临破产境况时专利实施许可风险会有怎样的情形也往往被忽略。因而破产程序缺乏相应规定从而导致企业破产时,被许可人面临极大风险。  【关键词】专利实施许可;被许可人风险;破产程序缺失;选择权;转让权
期刊
【摘要】在刑法及刑事诉讼领域,我国司法实践面临的较大问题,是对故意与过失的判断。一方面,因为像非法占有目的和故意等犯罪主观心理态度的证明本来就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这是人类认识局限性的结果,当然也有证明责任、证明程度及证明方法等制约;另一方面,我国刑法主观主义的法律文化根源——“重视人心的儒家化法律传统、重教化轻报应德主刑辅的法理念、重视国家轻视个人的义务本位的法权观”——深刻影响亦不容忽视,“一种具
期刊
【摘要】目前食用野生动物甚至是滥食野生动物的现象在我们身边普遍存在。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对于滥食野生动物方面还存在立法上的空白和漏洞,以及在现实问题正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欠缺,完善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加强对滥食野生动物在立法上的空白,明确对滥食野生动物的监管对于保护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保护野生动物的多样性,将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隐形消费;监管;滥食;野生动物  由于受社会人文环境和价值观
期刊
【摘要】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是2012年《著作权法》修改草案新增的内容,草案一经公布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虽然引入该制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我国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起步较晚,修改草案中关于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的规定不健全,实践中容易造成集体管理组织的垄断、信息不透明等潜在问题。针对该制度的潜在问题,可通过引入竞争、加强监督以及制度构建这三个出路来完善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  【关键词】著作权集体管
期刊
【摘要】在著作权领域,始终存在不同利益方的对峙,为了保持利益平衡,法律设立了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强制许可等对著作权人权利进行限制的制度。其中,合理使用制度被普遍认为是在保证著作权人权益的前提下,可以有效促进人类知识成果惠及社会的制度,但合理使用制度如何适用于互联网环境,如何掌握合理使用的标准,如何发展合理使用的规则,都是亟需实践和立法给予解答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网络传播权;利益平衡;限制;合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犯罪率逐渐呈现增长的趋势。为预防犯罪的发生,“防卫空间理论”成为了城市设计中的重要因素。它是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旧城改造、社区氛围的营造等各个环节消除便于犯罪的条件的一种理论。本文以防盗为例,找出防卫空间与盗窃预防的联系,从而防卫陌生人接近,减少区域的被害可能,降低犯罪率,使得在城市发展更加健康。  【关键词】防卫空间;犯罪预防;防盗理论  一、防卫空间理论概念与
期刊
【摘要】行政机关在依法实施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合法行政,更要合理行政,体现便民高效的原则。近期,不断有媒体曝光群众办证难的事件,揭露了不合理行政行为损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现象。笔者从该类事件出发,分析并揭示了我国行政执法建设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合理行政;办证难;行政执法  2013年11月12日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
期刊
摘要】我国在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中对审判监督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在我国两审终审制度下,这个审判监督程序的地位有些尴尬,因为一边要强调生效法律文书的既判力,一边又施行不是太完善的审判监督程序,“这种不加限制的申诉固然可以有纠正错案误判的好处,但是也增加了法院业务的负担和审判的困扰”,但是,作为错案、冤案的特殊救济机制,审判监督程序又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虽然,到目前为止不管事刑事诉讼法还是民事诉讼法都对
期刊
【摘要】如今实践中一般认为,跳槽人员头脑中的知识如果属于他们个人的专有技术则可以继续使用而不构成侵权,如果属于原单位技术秘密则不管其处于跳槽人员的头脑中还是记载于其他无形或有形载体之上,都不影响它作为商业秘密的性质,不法披露或使用,同样构成商业秘密侵权,严重的甚至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犯罪行为。  【关键词】职工跳槽;商业秘密;劳动权;竞业禁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频繁跳槽、人才高速流动已成为非常
期刊
【摘要】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在民事诉讼修正案被引入,全社会为之关注。对于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的确定,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争论。在公益诉讼领域,主体的多元化已是发展趋势。本文从民事诉讼法的55条开始分析公民的民事公益诉讼起诉权的享有,这对于最后确定谁是民事公益诉讼资格主体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事诉讼;公益诉讼;诉讼主体;起诉权  一、引言  随着我国近30多年的高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良好,但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