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任的“狮子”不能乱“吃”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19年废除文言文的白话文运动至今已历时90周年。用了几千年的文言文为什么突然要废除呢?为什么废除90年以后还有人舍不得呢?到底应该怎样对待文言文的历史和未来、文言文和相关的汉字呢?我们先看赵元任先生创造的一个极端的文言文例子,即文段(1):
  下面(1)来自赵元任《语言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49页,(2)是(1)的普通话译文,(3)是(2)的拼音转写。
  (1)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适市视狮是日十时施氏适市适十硕狮适市是施氏视是十狮恃十石矢势使是十狮逝施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施氏使侍试拭石室施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硕狮尸实十硕石狮尸是时施氏始识是实事实试释是事
  (2)石头屋子里有一个诗人姓施,喜欢狮子,发誓要吃掉十头狮子。这位先生经常去市场寻找狮子。这一天十点钟的时候他到了市场,正好有十头大狮子也到了市场。于是,这位先生注视着这十头狮子,凭借着自己的十把石头弓箭,把这十头狮子杀死了。先生扛起狮子的尸体走回石头屋子。石头屋子很潮湿,先生让仆人尝试擦石头屋子。擦好以后,先生开始尝试吃这十头狮子的尸体。当他吃的时候,才发现这十头大狮子的尸体原来是十只石头狮子的尸体。先生这才意识到这就是事情的真相。请尝试解释这件事情。
  (3)ShítouwūzilǐyǒuyīgèshīrénxìngShī,xǐhuānshīzi,fāshìyàochīdiàoshítóushīzi.Zhèwèixiānshengjīngchángqùshìchǎngxúnzhǎoshīzi.Zhèyītiānshídiǎnzhōngdeshíhou,tādàoleshìchǎng,zhènghǎoyǒushítóudàshīziyědàoleshìchǎng.Yúshì,zhèwèixiānshengzhùshìzhezhèshítóushīzi,píngjièzhezìjǐdeshíbǎshítougōngjiàn,bǎzhèshítóushīzishāsǐle.Xiānshengkángqǐshīzideshītǐzǒuhuíshítouwūzi.Shítouwūzihěncháoshī,xiānshengràngpúrénchángshìcāshítouwūzi.Cāhǎoyǐhòu,xiānshengkāishǐchángshìchīzhèshítóushīzideshītǐ.Dāngtāchīdeshíhou,cáifāxiànzhèshítóudàshīzideshītǐyuánláishìshízhīshítoushīzideshītǐ.Xiānshengzhècáiyìshídàozhèjìushìshìqíngdezhēnxiàng.Qǐngchángshìjiěshìzhèjiànshìqíng.
  《中文》2009年第2期(总第25期)第87页发表补白文章,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冯寿忠教授先引用例文,但是没有说明出处,然后做了简短的“评点”:这篇文言作品阅读没有问题,但是用普通话读或者转写成拼音阅读就出问题了。这就是汉语同音字多的缘故。一般认为,赵元任是希望用这个例子来证明汉字拼音化带来的荒谬。支持拉丁化的人认为,他只是举例说明拉丁化不适合文言文。
  冯寿忠教授说的“一般”是指谁呢?“一般认为”的观点是否违背了赵元任本来的意思呢?
  我们来看赵元任在叙述了这个例子和包括“饥鸡集机记”等3个自己创造的例子以后说的话:“这些当然是极端的例子……如果你要是写语言,当然不会有问题。因为你写的要是不够清楚(假定你把语言里的声音全写出来而仍旧不够清楚),那你本来话就没有说清楚。不久以前,《今日世界》(第168期)刊登了一段我的谈话,大部分都刊登得对,就是最后几句话,说到我说关于罗马字的拼音文字的用处是很有限制的,那大概是访问的时候,时间匆促了,没有弄清楚,结果刊登出来的那个说法,跟我的意见刚好相反……在多数文字用处的场合……我觉得现在就可以用国语罗马字拼音文字……我们有一套向来沿用的公式,我们还没有制定出新公式来,还没有人想到有这个必要,给他制定成现代化的一种语言,能够说了就可以听得懂的……心理上还没有进展到相当的程度,完全不是文字学的技术上的问题。”
  可见,赵元任的意思很容易被大家误解和歪曲,而且几乎是从当年的记者开始,就想当然地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赵元任,把他本来的意思完全颠倒了。如果我们不赞同赵元任的观点也可以,但是不应该通过歪曲或者误传他的观点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可见,赵元任制造的这个“狮子”是不能乱“耍”的。
  今天看来赵元任的观点还是正确的。因为拼音文字是高度依据活语言制定的,而赵元任创造的文言作品不仅脱离了口语,而且故意采用语音很接近的文言词,形成极端脱离口语的人工书面语,所以无法用根据普通话语音设计的拼音方案来准确拼写。赵元任只是想说拼音文字不是万能的,但是并不是说拼音文字是“荒谬”的。书面语紧跟口语才能使语言充满活力,提高效率,这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规律。虽然,我们习惯了汉字,现在在广泛发挥汉语拼音优势的同时,还主要依靠汉字来记录汉语,但是,根据口语语音设计的拼音文字确实是最简便的文字,可以进一步从形式上提高书面语的使用效率。因此,这是好上加好的事情,我们为什么非但不能够理解,反而还有抵触情绪呢?
  事物的发展方向即使是好的,也还要有一个逐步改变惯性并发展到新的方向的缓慢过程。我们既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因噎废食。在使用电脑的初期,几乎人人都用五笔输入法,后来逐步改用拼音输入法。现在,使用五笔字型输入法的学生人数每年都在减少。今年调查的两个班,一个班有一个人在用,另一个班则没有人使用五笔输入法了,通过汉语拼音输入电脑汉字的方法已经全面普及了。这不能给我们什么启发吗?
  另外,冯教授说“汉语同音字多”,没有抓住语言的基本单位“词”的要领来讨论问题。当然,从文言文角度来看,同音字就是同音词。但是用普通话语音标准文言词产生的同音词是一种假象,很多不是真正的同音词。在现代汉语中,同音字多数不影响同音词。任何语言中的同音词都是有限的,而且可以自我消化。否则,就会像“期中—期终”改造成“期中—期末”一样从口语的源头消除同音词。因此,拼音不会那么夸张地制造同音词。
  
  (彭泽润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410081)
其他文献
摘 要:《走进汉语》是短期培训系列教材之一,《读写本》和《听说本》配套使用。教材的话题选择和顺序安排精当,内容丰富,语言点简洁明了,与课文配合自然,版面设计新颖,人性化的目录设计也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和学习者的使用。  关键词:短期教材 《走进汉语》 教材编写    一、引言    在世界掀起“汉语热”的大环境下,每年来华进行短期汉语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根据朱志平等(2008)对1998年到2008年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拉康的“他者”理论出发,通过“我是一个他者”和“我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来分析意识语言中认知性隐喻和体验性隐喻产生的心理原因,揭示隐喻是无意识的结构,这种无意识结构在意识语言中产生了大量的能指游戏,即隐喻。  关键词:隐喻 拉康 他者 无意识 能指    一、引言    随着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在其奠基之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把隐喻定义为“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
期刊
黄树先教授致力于汉藏语研究,而以文章名世。与同行学者比,其不少文章似在“雕虫”,多实证。凡喜读其文者,多因其论从史出。中国传统语文学素重实用。然而重实用则有时难免望文生训,结果越是难通之处越多歧解,所以古书中语词歧解者颇多。黄树先教授的文章发奥赜而辨疑议,解决了不少聚讼纷纭的问题,很值得读。  众所周知,我们至今没有自己的语言观与方法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思想方法原非土生土长,用于汉语研究多方枘圆凿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句法——语义界面入手考察英汉结果构式的Rpastp制约,旨在借助词义分野和语义互动探究其语义缘由。研究发现:第一,过去分词承继了根词的语义结构,并对其进行凸显和侧重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语义结构:隐性[+事件]义和显性[+状态]义,两者在句法相关性和Rpastp制约强度上存在差异;第二,Rpastp制约是语义互动和竞争的结果,通常,过去分词的[+事件]义与结果补语的[+状态]义存在冲突,其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乌鲁木齐市青少年独特的言语现象为语料,分析了青少年言语现象的特征、来源,探讨了其社会性征。语言是生活的反映,从青少年语言中可以分析出他们的独特心理,以此深入了解青少年,使家长及教育工作者能与青少年进行更好的交流。  关键词:青少年 自说自话 言语行为    笔者近期在和乌鲁木齐市一些中学生近距离接触时,发现他们当中流传着一些成人世界从不使用的言语,有时根本就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比如,
期刊
摘 要:廓类(qualia)的语用现象表现了主体对表达中事物的性质或现象的特性的感知。在语用上体验一个廓类,往往是难以言传的,但人们总会自然地求助于语言系统中最能表征的词语以类比的方式来表达这种体验。因此,带有自身本质特性的廓类又有了许多语用意义上的附加特征,正是这些附加特征具体体现了人类语言表征的心智演绎的微妙与深奥,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相关问题,需要人们去探索。  关键词:廓类 类比 语言表征 
期刊
摘 要:本文对《说文解字》“戈”部字作了穷尽式的考察,明确其义类归属,梳理其词义的孳乳演变,指出《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在释义某些“戈”部字时存在的尚可待商榷之处。  关键词:《说文解字》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戈”部 义类     《说文解字》“戈”部文二十六,本文对此二十六字一一加以分析,指出其义类归属,梳理其词义的引申变化,并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此类字释义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商
期刊
摘 要:对联历来被定性为文字笔墨游戏、文学样式、民间文学、艺术形式等,这些观点大都是从文学、美学、民俗学等角度进行审视的。本文认为,对联是一种对称、简短、诗性的言语行为模式,对联的使用实质上是以“联”行事,传达特定的交际意图和执行特定的施事行为。对联的使用遵循了“言语求美策略”,是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统一。  关键词:对联 言语行为 以“联”行事    一、引言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言行一致”,实际上
期刊
摘 要:本文从配价理论和论元理论出发,对汉英运动类“准二元Vi”及其宾语构式进行探讨。我们发现正是“准二元Vi”本身的特殊性,即由不及物动词向及物动词方向飘移,引起了宾语构式的变化。通过比较,本文发现汉语运动类“准二元Vi”及其宾语构式和英语运动类“准二元Vi”及其宾语构式在句法结构和语义表达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两者都是通过介词隐现改变宾语构式和突显语义焦点,汉语的句法结构比较复杂,但介词隐省前
期刊
摘 要:汉语古诗词历史悠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诗词是最具汉语言特色的文学文本形式,不仅凝练高雅,而且意义深远。因此,诗词翻译的成功与否就在于是否准确地使原文意义再现。在翻译诗词的过程中,只有语言功能的对等、两种语言形式之间的相关同构体才能重现原文意义与风格。这样的同构形式便使得译文在译文读者心中的心理反应与情感体验与原文在原文读者心中的心理反应与情感体验达到了最大化的相似性。诗词翻译也就成功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