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歌唱教学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它不仅培养学生唱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依托“音乐具有情感性”这一特征,培养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是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重要手段。《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对初中7-9年级学段“演唱”的标准要求是: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合唱中积累演唱经验,进一步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与意境。随着新教材的实践与推广,我们不难发现其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对和声美的体验:二声部和三声部的合唱歌曲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初中歌唱教学,教师应如何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其审美素养是我们必须思考的。
一、初中歌唱教学“教什么”
1.丰富情感体验
笔者以为,情感的体验是学生在歌唱课中最重要的收获。歌唱教学与人文性、实践性紧密相连。歌唱教学中,情感的体验是必不可少的心理过程,它与感受作品、理解作品、表现作品是交替进行,相辅相成的。通过歌声的艺术魅力点燃起学生的感情火焰,是诱发他们进入情感体验最自然、最有效的方法。在歌唱过程中,对歌曲情感体验的越深刻、越丰富,歌曲的艺术表现就越富有艺术感染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重视通过情感的体验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才能完成对歌曲教材从感性到理的认识与掌握。在文化艺术领域,需要体验生活、体验情感来反映人类真实而深刻的精神世界。就歌唱教学来说,需要在歌唱的过程中不断的深化对歌曲的情感体验,从而歌唱出真情实感,使情操得到陶冶,以促进审美教育,达到《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丰富音乐情感”的总目标。这不仅是教学目标,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过程。
2.发展歌唱技能
歌唱技能这个能力是完成各项音乐学习的基础。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音乐知识、歌唱技巧、识谱能力的运用,以及对音高、力度、时值、音色,准确感知音调的变化,节奏、情绪的变化以及强弱力度等音乐要素的感受能力和整体知觉能力;另一方面是歌唱审美,体现在具体的音乐文化中与歌曲情境内意义的理解,这需要根据歌曲内容探寻体会,从而进一步领悟歌曲所要传达的文学、音韵的美等诸多美学价值。就歌曲演唱的能力而言,要着眼于运用歌唱技巧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对学生歌唱的感知、歌唱的想象、歌唱的思维、歌唱的意志、情感及歌唱的性格与气质的培养,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这是唱歌能力的最好的印证。
3.培养正确的歌唱习惯
培养正确的歌唱习惯包括: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发声习惯、良好的表现习惯。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歌唱,这既是一种严谨的学习态度,也是一条歌唱学习的最佳渠道,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无论是站唱还是坐唱,我都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演唱姿势,也非常注意帮助学生解决不良的呼吸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并经常强调学生要用怎样的声音去演唱歌曲。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歌唱课教学,是要培养学生怎样去准确的、适当的、大方的表现音乐美,表现音乐的情感。
二、初中歌唱课堂教学的对策
1.从“听”入手,感受美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视唱歌谱学习歌曲,可谓是“用音乐的手段解决音乐的问题”。在歌曲的选择上,初中音乐新教材较之前的教材最大的变化是引入了一些中外优秀的合唱作品。初一每册书合唱歌曲的比例占演唱歌曲的1/4到1/3,初二、初三每册书合唱歌曲的比例占到了1/2之多。唱歌教学中的合唱活动能够使学生感受、体验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并获得集体演唱的经验,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合唱与齐唱音响效果的不同,使学生认识到合唱声音的饱满,激发学生学习合唱歌曲的兴趣。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体验和声美
在歌唱教学中,无论齐唱还是合唱音准都是第一重要的。音准的取得,有赖于敏锐的听觉、精湛的技巧与更多的有素的视唱练耳训练。歌唱过程中,随时都要通过演唱者的控制来解决音准问题。特别是初中的学生大部分处于变声期,声音不稳定,在音准的把握上难度更大。笔者认为要在齐唱中锻炼学生互相倾听的能力,运用钢琴提高学生演唱时把握音准的能力。在练习合唱的作品时,教师的伴奏可以同时弹奏两个声部,让学生演唱其中一个声部,这样学生既有所“依”又能相互倾听,尽可能的让学生在两个声部的丰富音响中进行听唱的练习。手势语言是一种视觉辅助手段。我们可以借鉴柯尔文手势,帮助学生理解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调式音级倾向,使抽象的音高关系有直观形象的意义。当然,这一手势也适用于二声部歌曲的训练。
3.采取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表现美
初中音乐新教材中,每册书的歌唱内容都包含一半以上的齐唱作品。在每一次进入正式的歌唱训练前,都要进行呼吸训练与发声训练,使学生逐渐把握歌唱的状态和位置,为合唱教学打好基础。气息是发声的动力,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后,才能获得理想的声音。在发声训练中注意结合咬字吐字进行练习,要求学生每首歌词都用普遍话正确朗读,逐步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这些歌唱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练习都是学生需要通过齐唱反复进行练习与巩固的。
合唱歌曲的练习可以从轮唱开始,逐步过渡到多声部合唱。例如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青春舞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保卫黄河》这两首作品,都可以进行轮唱的练习。通过声部间有规律的相互模仿,引导学生体会两声部此起彼伏、前呼后应,感受音乐表达的情绪。音乐歌唱课,应更多地给学生提供运用演唱表达的实践机会。我们需要在音乐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探索,寻找新的歌唱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对音乐本体的体验,获得对歌曲的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
新课标把“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意识”作为音乐教育的目的,歌唱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歌曲演绎、情感体验和审美获得的过程。
一、初中歌唱教学“教什么”
1.丰富情感体验
笔者以为,情感的体验是学生在歌唱课中最重要的收获。歌唱教学与人文性、实践性紧密相连。歌唱教学中,情感的体验是必不可少的心理过程,它与感受作品、理解作品、表现作品是交替进行,相辅相成的。通过歌声的艺术魅力点燃起学生的感情火焰,是诱发他们进入情感体验最自然、最有效的方法。在歌唱过程中,对歌曲情感体验的越深刻、越丰富,歌曲的艺术表现就越富有艺术感染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重视通过情感的体验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才能完成对歌曲教材从感性到理的认识与掌握。在文化艺术领域,需要体验生活、体验情感来反映人类真实而深刻的精神世界。就歌唱教学来说,需要在歌唱的过程中不断的深化对歌曲的情感体验,从而歌唱出真情实感,使情操得到陶冶,以促进审美教育,达到《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丰富音乐情感”的总目标。这不仅是教学目标,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过程。
2.发展歌唱技能
歌唱技能这个能力是完成各项音乐学习的基础。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音乐知识、歌唱技巧、识谱能力的运用,以及对音高、力度、时值、音色,准确感知音调的变化,节奏、情绪的变化以及强弱力度等音乐要素的感受能力和整体知觉能力;另一方面是歌唱审美,体现在具体的音乐文化中与歌曲情境内意义的理解,这需要根据歌曲内容探寻体会,从而进一步领悟歌曲所要传达的文学、音韵的美等诸多美学价值。就歌曲演唱的能力而言,要着眼于运用歌唱技巧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对学生歌唱的感知、歌唱的想象、歌唱的思维、歌唱的意志、情感及歌唱的性格与气质的培养,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这是唱歌能力的最好的印证。
3.培养正确的歌唱习惯
培养正确的歌唱习惯包括: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发声习惯、良好的表现习惯。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歌唱,这既是一种严谨的学习态度,也是一条歌唱学习的最佳渠道,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无论是站唱还是坐唱,我都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演唱姿势,也非常注意帮助学生解决不良的呼吸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并经常强调学生要用怎样的声音去演唱歌曲。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歌唱课教学,是要培养学生怎样去准确的、适当的、大方的表现音乐美,表现音乐的情感。
二、初中歌唱课堂教学的对策
1.从“听”入手,感受美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视唱歌谱学习歌曲,可谓是“用音乐的手段解决音乐的问题”。在歌曲的选择上,初中音乐新教材较之前的教材最大的变化是引入了一些中外优秀的合唱作品。初一每册书合唱歌曲的比例占演唱歌曲的1/4到1/3,初二、初三每册书合唱歌曲的比例占到了1/2之多。唱歌教学中的合唱活动能够使学生感受、体验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并获得集体演唱的经验,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合唱与齐唱音响效果的不同,使学生认识到合唱声音的饱满,激发学生学习合唱歌曲的兴趣。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体验和声美
在歌唱教学中,无论齐唱还是合唱音准都是第一重要的。音准的取得,有赖于敏锐的听觉、精湛的技巧与更多的有素的视唱练耳训练。歌唱过程中,随时都要通过演唱者的控制来解决音准问题。特别是初中的学生大部分处于变声期,声音不稳定,在音准的把握上难度更大。笔者认为要在齐唱中锻炼学生互相倾听的能力,运用钢琴提高学生演唱时把握音准的能力。在练习合唱的作品时,教师的伴奏可以同时弹奏两个声部,让学生演唱其中一个声部,这样学生既有所“依”又能相互倾听,尽可能的让学生在两个声部的丰富音响中进行听唱的练习。手势语言是一种视觉辅助手段。我们可以借鉴柯尔文手势,帮助学生理解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调式音级倾向,使抽象的音高关系有直观形象的意义。当然,这一手势也适用于二声部歌曲的训练。
3.采取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表现美
初中音乐新教材中,每册书的歌唱内容都包含一半以上的齐唱作品。在每一次进入正式的歌唱训练前,都要进行呼吸训练与发声训练,使学生逐渐把握歌唱的状态和位置,为合唱教学打好基础。气息是发声的动力,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后,才能获得理想的声音。在发声训练中注意结合咬字吐字进行练习,要求学生每首歌词都用普遍话正确朗读,逐步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这些歌唱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练习都是学生需要通过齐唱反复进行练习与巩固的。
合唱歌曲的练习可以从轮唱开始,逐步过渡到多声部合唱。例如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青春舞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保卫黄河》这两首作品,都可以进行轮唱的练习。通过声部间有规律的相互模仿,引导学生体会两声部此起彼伏、前呼后应,感受音乐表达的情绪。音乐歌唱课,应更多地给学生提供运用演唱表达的实践机会。我们需要在音乐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探索,寻找新的歌唱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对音乐本体的体验,获得对歌曲的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
新课标把“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意识”作为音乐教育的目的,歌唱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歌曲演绎、情感体验和审美获得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