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星巴克,想想狗不理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sco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咖啡走向了全球
  
  西方人的家里和办公室里,总会摆着咖啡。可是仅十多年时间,一家不过是卖咖啡的小店星巴克竟然开到了上万家,吸引了上亿消费者,卖出了30多亿美元,成为了全世界的时尚。几年前,谁会相信它是现实?而就是这样一家1986年才创办的咖啡馆,成了《商业周刊》等著名杂志心目中的“最受赞赏公司”和“全球著名品牌”。
  今年年初,在北京已经有40多家门店的星巴克,又雄心勃勃地在黄金地段CBD国贸中心树起了一座纪念柱,成为京城一景。日前我们内部开会时,我才知道我们这个小小杂志社的几十位员工,除我之外都去过星巴克,着实令我吃惊!
  
  包子却进了药铺
  
  星巴克咖啡能迅速比肩可口可乐,为什么我们文化更加醇厚的茶馆却没能走向世界?星巴克的咖啡品质其实并非最优,为什么我们口味名冠天下的“狗不理包子”反而沦落到被拍卖?
  历经了150年的狗不理,如今在国内外建立了70多家连锁店,也在实行工艺标准化、加工快速化、配送集中化。但今年2月28日,狗不理却被中药名门同仁堂以1.6亿元收购。其原因不言自明:一家拥有1.17亿资产的百年老店,负债率却高达70%。现任董事长的表白尽显了狗不理的尴尬:“老字号不是保险号,名牌也不是万能的,现在是狗不理空前最好的时候,靓女先嫁吧……”包子进了药铺,前景不禁令人担心。
  
  星巴克的启示
  
  大路货“体验”创名牌
  一杯普通咖啡也能创出名牌,靠什么?靠的并不是卖咖啡,而是卖“体验”。在物质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最需要的并非是产品,而是体验。正像球迷不愿在家免费看电视特写,而一定花钱去买票到现场,为什么?就是要那种大喜大悲、互相感染的气氛体验。其实在星巴克,正是这种“情感管理”、“气氛管理”、“个性化管理”、“欢乐管理”在起作用。换言之,卖的是文化。而相反,每当我进入“中国特色”的小吃店,“体验”到喧嚣拥挤的环境、歪斜不洁的桌椅,食欲就没了。
  星巴克有句名言:“今天的企业,如果只把精力放在成本上,放在降价上,那一定是家拙劣企业。相反,把精力放在客户感受上、人性化上,你将是一家优秀企业。”
  
  永远“以我为主”
  星巴克的“以我为主”思想,特别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合作上,时刻手握“刀把儿”。它的四种合作模式,都是以我为主。凡是在市场潜力越大越好的地方,星巴克持股也越大。持股不大的合作连锁店,也要把遵从以我为主的严格标准作为合作前提,绝不含糊,而且一定坚持母公司直接掌握、直接经营的原则不能改变。
  第二,宣传上,不落广告陷阱。星巴克从不做铺天盖地的广告,又是自己独到的一招。它一贯以深入大众的分销店本身所提供的服务及其口碑来宣传自己,用店铺门面、员工服务、随意自由的环境气氛来吸引客户。
  第三,技术上,博采众长,自成一家。星巴克首先学习了意大利老咖啡馆认真细致的服务精神,并吸收了麦当劳、肯德基严格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管理,同时又不拘泥于死板的模式,而是要求融入当地文化。和谐,成了它给人的第一印象。
  第四,服务上,追求客户的随心所欲。星巴克的产品与服务本身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而是采取能让你感受到与服务员是平等朋友的自助方式。
  总之,星巴克能决胜于这个“体验经济”的时代,让我想到了一个普遍原则,那就是我国企业管理的奠基人袁宝华同志最近在为我的新著:《管理的新思路》系列丛书所题的四句话:“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贯通,自成一家”。这四句话涵义厚重而深远。我深刻领悟到:认真反复的实践,是中国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其他文献
“我们中国遭遇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是中国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地参与了全球化。我们要以一种平常心来对待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冷静、理智地处理好这个问题。”  现在我就全球化和贸易保护的问题谈一谈我的看法。最近贸易保护非常猖獗,大家对贸易保护也非常关心。因此会议主办方起了一个很好的题目,就是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的新思维。  为什么会产生贸易保护?  其实,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有非常直接
期刊
面对世界的不安,面对西方的反弹,人们不禁问:在西方强势市场面前,中国企业能否逆风实现“弱势并购”?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天时”何时才到?同时我们为跨国并购做好准备了吗?  主持人→ 刘持金 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总裁  嘉宾→ 麦维德 波士顿管理咨询公司副总裁  → 赵晋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 王巍 万盟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  → 汤敏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期刊
实现“中国创造”的基础与空间从何而来?我们缺少资金,缺少技术,缺少人才,缺少品牌,缺少标准……这一切仅靠我们坐拥的市场能换到吗?“自主品牌”在现阶段是否“一厢情愿”,甚至“揠苗助长”?  主持人→ 杨光《中外管理》杂志执行主编  嘉 宾→ 景文学 中企联中日经济合理化推进中心常务理事  → 张仲文 松下中国副董事长、《中外管理》杂志顾问  → 白慧敏 联想集团副总裁  → 罗晓明 吉利控股集团副总
期刊
管理有没有“中式”与“西式”之分?如果有,“中国式管理”现阶段究竟该解决什么问题?“中国式管理”要在多大程度上借鉴、融合“西方式管理”?    主持人→ 林正大 北京圣吉企管顾问公司总裁  嘉 宾→ 艾丰 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  → 李志强 清华紫光总裁  → 彭泓基 香港中华智慧管理学会会长  → 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作者    艾 丰  我们应该有中国式管理。所谓中国式管理,一是适合中国国情
期刊
在中国文化下,西方舶来的领导力与权力铁腕、领袖魅力等本土基因的关系究竟该是怎样的?带有人文儒雅色彩的领导力能否与员工低学历、劳动密集型的中国企业现状相结合?   主持人→ 陈伟鸿 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主持人   嘉 宾→ 比尔·波拉德 美国服务大师公司名誉董事长、美国杜拉克基金会董事   → 王建民 波音中国区总裁   → 王林祥 鄂尔多斯集团总裁、《中外管理》杂志副理事长   → 刘积仁 东软
期刊
这是一个曾经有定论的话题,但这又是一个仍有生命力的难题。如今,政策风险、产业风险、贸易风险使得一些专一的企业处境艰难;而同时,一些斥巨资多元化的企业,也在为撒出去的投资“颗粒无收”而收缩回归。面临成长瓶颈时,企业如何掌握多元化的“度”?    主持人→ 刘洲伟《21世纪经济报道》主编  嘉 宾→ 王明夫 和君创业咨询集团董事长  → 董扬 北汽控股总经理  → 茅理翔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期刊
中国企业国际化,就必然要实现人才的国际化。在国际化人才的背后,除了语言、习惯,更有对国际化人才特性的深入理解,以及截然不同的管理思维与商业文化。而在大气磅礴地招兵买马之前,企业首先解决什么问题?在招聘洋枪之后,企业需要配套什么,注意什么?  主持人→ 黄伟东 磊石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嘉宾→ 吴瑜章 沃尔沃卡车亚洲区常务副总裁、大中国区总裁兼CEO   → 刘允 韩国SK电讯中国区CEO
期刊
压轴是好戏。《中外管理》年会最后一场直击“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尤其妙语翻飞,精彩纷呈,令人大呼过瘾,不亦乐乎!热闹之中,方家们仅仅是在争论概念吗?其实它拷问的是一个阶层的社会价值和它存在的本质意义!    主持人→ 杨沛霆《中外管理》杂志社社长、总编  嘉 宾→ 郭凡生 慧聪国际CEO  → 邵明路 光华控股集团董事长   → 贺超兵 大贺传媒董事长   → 曹景行 凤凰卫视咨讯台副台长兼言论部总
期刊
我们最稀缺的资源是经营者,那么经营者有没有无形资产?怎么评估?应该有什么样的政策对我们国有企业经营者才最有利?归结为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看待经营者的社会价值?另外,经营者自身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对待这些问题?  主持人→ 杨沛霆《中外管理》杂志社社长、总编  嘉 宾→ 王忠明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中外管理》杂志编委  → 冯根生中国青春宝集团董事长  → 常幸华北制药集团董事长  → 杜昌焘原乐凯胶
期刊
随着企业的发展与变革,职业经理人的就职与出局也变得日益频繁。是老板无情无义吗?是自己想入非非吗?面对“在不同阶段,企业必然任用不同类型经理人”的“阶段论”,经理人该如何自我认知、自我定位?老板应该如何在变革中,与经理人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主持人→ 李天田 仁慧特智业董事长  嘉 宾→ 王志东 点击科技总经理  → 徐源 江苏小天鹅集团副总裁  → 金卫东 禾丰牧业董事长  → 景素奇 腾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