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孩子想象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利用插图,培养想象力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导,他们认识事物主要是从感知形象开始的。有些课文图文并茂,就是针对小学生这一特点而精心设计的。这些图画,不但有助于学生识字、学文,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好好地利用课本中的各种图画,来激发学生的想象。《乡下孩子》一课的插图生动活泼,富有乡土气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想象。如有的学生通过想象编出了有趣的诗歌:拾一把稻穗,谗坏了骄傲的公鸡。割一篮青草,乐坏了漂亮的白鹅。
苏教版的教材中有许多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优美插图。插图是帮助学生发展形象思维的阶梯,也是启发、引导、丰富学生想象的凭借。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画面提示,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合理地、大胆地进行想象,利用插图激发小学生的想象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续写故事,培养想象力
创新离不开想象,想象离不开假设。教师要善于用假设延伸课文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有“空白点”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极好的机会。例如《狐狸和乌鸦》这则寓言学完后,教师让同学们发挥想象,以“肉被骗走以后”为题编一个小故事。学生中有的想象狐狸因为平时太狡猾,恶有恶报,最后被毒死了;有的想象狐狸离开后,乌鸦找来猴子、熊、小象、马、小山羊等来到狐狸的洞前,一起教训狐狸;有的想象乌鸦回到窝里告诉了自己的孩子,小乌鸦接受了教训,长大后不再上当了……学生想象力被激活后,个个都成了妙语连篇的说故事能手。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可用类似的方法,如《狼和小羊》一文,结尾是:“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向小羊扑去……”教师抓住小羊究竟被狼吃了没有,让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学生有的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拓展想象的空间;有的就凭自己的小脑袋进行大胆想象。在汇报时,有的说:小羊那么善良温顺,不会被狼吃掉的。狼太坏了是没有好下场的,一定会掉进河里淹死的。有的说,小羊被他妈妈救走了。有的说,狼被猎人打死了。从学生的补白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想象是丰富的,并且其内容很有思想。真可谓思维、说话、情感“一石三鸟”。同时也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补充功能和深化功能,对于故事结局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推测可能产生的新结局。这样,故事读写成了供学生发挥才能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想象能力就可得到充分培养。
三、扩展课文内容,培养想象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抓准时机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的能力。要教育学生踏踏实实地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因为只有厚实的知识的积累,才是产生想象灵感的沃土。
苏教版的教材选材典型生动,语言富有童趣,所创造的意境清新活泼,极富想象的空间。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培养想象力。如《水乡歌》一课,诗歌每一小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朗朗上口。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水乡的特点编儿歌。他们编出了内容各异的儿歌,如:水乡什么多?桥多。东一座,西一座,东南西北千万座,出门就要把桥过。如:水乡什么多?鱼多。千条鱼,万条鱼,沟里渠里都是鱼,条条船上装满鱼。再如:水乡什么多?田多。东一块,西一块,田地一块连一块,块块田地大丰收。
又如《云房子》一课,讲到小鸟造的房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小鸟还会造出什么样的云房子呢?让学生联系白云千变万化的特点展开想象,于是学生有如下想象:有的像圆圆的大西瓜,有的像弯弯的月亮,有的像方方的盒子,有的像美丽的向日葵。
每篇课文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利用这样的联系,延伸相关的知识,启发学生进行相关的联想和想象,就可以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只有这样学生的想象力才会像鱼儿一样在想象的海洋里自由地跳跃,像鸟儿一样展开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无拘无束地翱翔。
教学实践证明,想象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孩子走进想象的空间,鼓励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的想象尽情发挥。当然,有时候学生的想法似乎有些幼稚、可笑,甚至可以说是不合情不合理,但作为教师都应当给予包容,并及时肯定与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创新,以树立其创新的信心,保持其积极想象的热情。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一、利用插图,培养想象力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导,他们认识事物主要是从感知形象开始的。有些课文图文并茂,就是针对小学生这一特点而精心设计的。这些图画,不但有助于学生识字、学文,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好好地利用课本中的各种图画,来激发学生的想象。《乡下孩子》一课的插图生动活泼,富有乡土气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想象。如有的学生通过想象编出了有趣的诗歌:拾一把稻穗,谗坏了骄傲的公鸡。割一篮青草,乐坏了漂亮的白鹅。
苏教版的教材中有许多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优美插图。插图是帮助学生发展形象思维的阶梯,也是启发、引导、丰富学生想象的凭借。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画面提示,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合理地、大胆地进行想象,利用插图激发小学生的想象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续写故事,培养想象力
创新离不开想象,想象离不开假设。教师要善于用假设延伸课文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有“空白点”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极好的机会。例如《狐狸和乌鸦》这则寓言学完后,教师让同学们发挥想象,以“肉被骗走以后”为题编一个小故事。学生中有的想象狐狸因为平时太狡猾,恶有恶报,最后被毒死了;有的想象狐狸离开后,乌鸦找来猴子、熊、小象、马、小山羊等来到狐狸的洞前,一起教训狐狸;有的想象乌鸦回到窝里告诉了自己的孩子,小乌鸦接受了教训,长大后不再上当了……学生想象力被激活后,个个都成了妙语连篇的说故事能手。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可用类似的方法,如《狼和小羊》一文,结尾是:“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向小羊扑去……”教师抓住小羊究竟被狼吃了没有,让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学生有的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拓展想象的空间;有的就凭自己的小脑袋进行大胆想象。在汇报时,有的说:小羊那么善良温顺,不会被狼吃掉的。狼太坏了是没有好下场的,一定会掉进河里淹死的。有的说,小羊被他妈妈救走了。有的说,狼被猎人打死了。从学生的补白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想象是丰富的,并且其内容很有思想。真可谓思维、说话、情感“一石三鸟”。同时也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补充功能和深化功能,对于故事结局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推测可能产生的新结局。这样,故事读写成了供学生发挥才能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想象能力就可得到充分培养。
三、扩展课文内容,培养想象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抓准时机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的能力。要教育学生踏踏实实地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因为只有厚实的知识的积累,才是产生想象灵感的沃土。
苏教版的教材选材典型生动,语言富有童趣,所创造的意境清新活泼,极富想象的空间。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培养想象力。如《水乡歌》一课,诗歌每一小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朗朗上口。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水乡的特点编儿歌。他们编出了内容各异的儿歌,如:水乡什么多?桥多。东一座,西一座,东南西北千万座,出门就要把桥过。如:水乡什么多?鱼多。千条鱼,万条鱼,沟里渠里都是鱼,条条船上装满鱼。再如:水乡什么多?田多。东一块,西一块,田地一块连一块,块块田地大丰收。
又如《云房子》一课,讲到小鸟造的房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小鸟还会造出什么样的云房子呢?让学生联系白云千变万化的特点展开想象,于是学生有如下想象:有的像圆圆的大西瓜,有的像弯弯的月亮,有的像方方的盒子,有的像美丽的向日葵。
每篇课文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利用这样的联系,延伸相关的知识,启发学生进行相关的联想和想象,就可以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只有这样学生的想象力才会像鱼儿一样在想象的海洋里自由地跳跃,像鸟儿一样展开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无拘无束地翱翔。
教学实践证明,想象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孩子走进想象的空间,鼓励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的想象尽情发挥。当然,有时候学生的想法似乎有些幼稚、可笑,甚至可以说是不合情不合理,但作为教师都应当给予包容,并及时肯定与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创新,以树立其创新的信心,保持其积极想象的热情。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