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8月7日至15日,在临夏回民中学进行了将近10天的培训,虽然牺牲了休息时间,但收益还是很大的。
从学习的内容来说,每一个专题的讲座都和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关。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课后的交流使我我深受启发,发现自己困惑的问题也是他们头疼的问题,终于觉得教研不是一件寂寞和孤军奋战的事。
一、交流提高、学以致用
从学习的必要性来说,我觉得学到的东西在教学中能迅速地应用,改变自己的课堂。比如,老师讲作文课——多角度审题立意的方法:
1、一则材料至少可以从“肯定”或“否定”两个角度立意;
2、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就有几个审视的角度;
3、“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的角度;
4一个事件,针对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写作目的,就有几个审视立意的角度。
然后,我指导学生作文,2013年全国卷(2)的高考作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设题立意:
1、勇气的意义:勇气是成功的前提,勇气就是希望。
2、技术的意义:技高人胆大,技高也许更要谨慎。
3、经验的意义:经验成熟技艺高,经验是人生宝贵的财富,有经验就不会固步自封,不要让经验成为创新的桎梏。
4、带上勇气+经验+技术=成功。
先指导、探讨、交流,再布置作文,结果学生写的都很不错。
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其实,这次的学习还给了我另一个体会——惭愧。当看到别的老师理论结合实际,旁征博引,侃侃而谈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理论积累实在是浅薄得可怜;当看到别的老师洋洋洒洒,用散文,或诗的语言表情达意,激情澎湃时,我发现自己的文笔生涩得很;当别的老师信心十足,努力进取的时候,我却难免左顾右盼,裹足不前。这一切都让我十分惭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无论是教学,还是做人,我都认识到学习是终身的事情。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习惯的有无、阅读视野的宽窄和阅读积淀的厚薄。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只要我们找到两者的结合点,舞好两柄“利剑”,相信就能“双剑合璧,威力剧增。”因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更要重视我们自身的写作习惯。有人统计,目前有90﹪以上的语文老师有阅读习惯,但是阅读的内容多为教学参考书籍。所以老师要带头读书,而且读好书多读书。其次,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重视作文讲评,让学生每节课都学有所得。
通过参加这次培训,我在语文教学观念上有了新的认识。学生的学习不是单靠老师讲会的,更重要的是靠他们自己学会的。我明白了一些知识可以传授给学生,但是学生能力的提高更依靠他们的实践来培养。但是老师的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也是非常必要的。老师要讲的是学生不会的、不懂的、想不到的,也就是要講重点、难点、疑点。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更要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能力。
三、明确目标,奋起直追:
1、针对教学经验不足,我决定在认真钻研新大纲,吃透教材的同时,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及兄弟学校的同行讨教,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们学习。
2、重视作文教学。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并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临近高考,有针对性的组织2-3次限时作文训练,50分钟写800字左右的文章。批改作文时可用眉批、段批、总批、面批等多种方法,写评语时尽可能多的给予激励,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3及时充电,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为教学工作注入新鲜血液,广泛涉猎专业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
4、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教师组织学生选择一些与个人爱好相结合的名著阅读,边读边做读书笔记,记下优美文段,写下心得体会。
专家们的精辟讲座为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指明了一条宽敞的教学之路,让我们在教学中找到了方向,找到了依据,成为我们教学路上的又一面旗帜,从而确定了教学研究的大方向。通过聆听专家们的理论见解,我再一次体会到语文教学的不定性,趣味性,可欣赏性,让我再次对研究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有信心教好语文。
从学习的内容来说,每一个专题的讲座都和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关。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课后的交流使我我深受启发,发现自己困惑的问题也是他们头疼的问题,终于觉得教研不是一件寂寞和孤军奋战的事。
一、交流提高、学以致用
从学习的必要性来说,我觉得学到的东西在教学中能迅速地应用,改变自己的课堂。比如,老师讲作文课——多角度审题立意的方法:
1、一则材料至少可以从“肯定”或“否定”两个角度立意;
2、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就有几个审视的角度;
3、“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的角度;
4一个事件,针对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写作目的,就有几个审视立意的角度。
然后,我指导学生作文,2013年全国卷(2)的高考作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设题立意:
1、勇气的意义:勇气是成功的前提,勇气就是希望。
2、技术的意义:技高人胆大,技高也许更要谨慎。
3、经验的意义:经验成熟技艺高,经验是人生宝贵的财富,有经验就不会固步自封,不要让经验成为创新的桎梏。
4、带上勇气+经验+技术=成功。
先指导、探讨、交流,再布置作文,结果学生写的都很不错。
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其实,这次的学习还给了我另一个体会——惭愧。当看到别的老师理论结合实际,旁征博引,侃侃而谈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理论积累实在是浅薄得可怜;当看到别的老师洋洋洒洒,用散文,或诗的语言表情达意,激情澎湃时,我发现自己的文笔生涩得很;当别的老师信心十足,努力进取的时候,我却难免左顾右盼,裹足不前。这一切都让我十分惭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无论是教学,还是做人,我都认识到学习是终身的事情。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习惯的有无、阅读视野的宽窄和阅读积淀的厚薄。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只要我们找到两者的结合点,舞好两柄“利剑”,相信就能“双剑合璧,威力剧增。”因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更要重视我们自身的写作习惯。有人统计,目前有90﹪以上的语文老师有阅读习惯,但是阅读的内容多为教学参考书籍。所以老师要带头读书,而且读好书多读书。其次,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重视作文讲评,让学生每节课都学有所得。
通过参加这次培训,我在语文教学观念上有了新的认识。学生的学习不是单靠老师讲会的,更重要的是靠他们自己学会的。我明白了一些知识可以传授给学生,但是学生能力的提高更依靠他们的实践来培养。但是老师的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也是非常必要的。老师要讲的是学生不会的、不懂的、想不到的,也就是要講重点、难点、疑点。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更要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能力。
三、明确目标,奋起直追:
1、针对教学经验不足,我决定在认真钻研新大纲,吃透教材的同时,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及兄弟学校的同行讨教,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们学习。
2、重视作文教学。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并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临近高考,有针对性的组织2-3次限时作文训练,50分钟写800字左右的文章。批改作文时可用眉批、段批、总批、面批等多种方法,写评语时尽可能多的给予激励,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3及时充电,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为教学工作注入新鲜血液,广泛涉猎专业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
4、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教师组织学生选择一些与个人爱好相结合的名著阅读,边读边做读书笔记,记下优美文段,写下心得体会。
专家们的精辟讲座为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指明了一条宽敞的教学之路,让我们在教学中找到了方向,找到了依据,成为我们教学路上的又一面旗帜,从而确定了教学研究的大方向。通过聆听专家们的理论见解,我再一次体会到语文教学的不定性,趣味性,可欣赏性,让我再次对研究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有信心教好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