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an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传统开腹和腹腔镜下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到2010年5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剂使用例数以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镇痛剂使用例数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治疗子宫肌瘤较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手术;子宫肌瘤;对比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良性肿瘤,其发病率高,给患者造成极大生理和心理负担。有研究者认为,子宫肌瘤如果不及时治疗,有癌变的可能。传统的子宫肌瘤多采用开腹手术,但开腹手术的创伤大,术后恢复慢。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开展,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成为治疗子宫肌瘤新的选择[1]。本文比较两种治疗子宫肌瘤手术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到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均符合子宫肌瘤剔除术适应症。年龄25-52岁,平均(38.5±4.4)岁,体重(50-70)kg,平均(60.6±4.3)kg。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年龄(37.6±4.2)岁,体重(60.4±4.2)kg;实验组,年龄(38.7±4.1)岁,体重(61.2±4.0)kg。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以及肌瘤大小和个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实验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脐缘正上方纵行切开皮肤lcm,置入气腹针,气腹压力维持在12mm-13mmHg,于穿刺点脐部穿刺10mm套管针,置入腹腔镜,中间及左、右下腹3个穿刺点置入5mm套管针,宫体注射30%垂体后叶素,使子宫收缩降低出血。单极电凝在子宫肌层做纵形切开,分离假包膜,切口长度为肌瘤的3/4,深达肌瘤,有齿抓钳夹持肌瘤,边钝性剥离瘤体边电凝止血,瘤腔基底部用双极电凝止血,冲洗盆腔。缝合瘤腔肌层和浆肌层,留置引流管24h。两组术后均使用抗生素常规抗感染,并给予严密监测和精心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例数、住院时间以及术后1年复发率。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一般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与分析
  2.1围手术期情况表1可见,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镇痛剂使用例数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2.2复发率两组患者均进行1年随访,对照组复发1例,实验组复发2例,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体健康[2]。以往子宫肌瘤多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开腹手术的技术成熟,操作相对简单,手术野清晰,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可更为彻底地清除肌瘤、减少复发,因此在当代临床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也存在着不足,如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等[3]。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腹部外观美、创伤小、恢复快、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对腹腔干扰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可保留子宫,维持正常月经和生育功能。但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也有禁忌症,对于直径大于3cm且子宫肌瘤多于5个;子宫肌瘤大于8cm;子宫肌瘤向宫腔内生长,并且50%突出于宫腔外;可疑为子宫腺肌症患者应该避免使用腹腔镜手术,转而采用传统的开腹术[4]。本文所涉及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无上述禁忌症,我们对比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可见,实验组除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外,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例数、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实验组,充分说明,对无腹腔镜手术禁忌症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曾梅,李利平,蓝柳冰.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治疗子宫肌瘤的I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10):71-72.
  [2]蘑金玲.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6):519-520.
  [3]隋敏,林蕴欣.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4):155-156.
  [4]黄亦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与开放式手术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7):29-3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方法:以3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及指导,使患者增进健康知识,并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结果:3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均较满意,且治疗期间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健康教育的应用对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康复起到了促进增效作用,提高了患者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保证了手术的成功率,同时密切了护患关系。  【关键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采用阴道乳酸杆菌活菌制剂进行微生态巩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确诊为RVVC的患者100例,在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强化治疗后采用阴道乳酸杆菌活菌制剂进行短期巩固治疗,随诊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经阴道乳酸杆菌活菌制菌巩固治疗后,100例RVVC患者在停药后1个月时总有效率为85%(80/100);停药3个月随访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中草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4例,对照组40例,两组在同一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臌胀消水汤”加减,益气活血、软坚利水中草药,水煎口服,每日一剂,15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40.625%、显效率50%、总有效率96.88%,复发率19.55%;对照组临床治愈率17.5%、显效率20%、总有效率72.5%,复发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病患儿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2009年07月至2011年07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96例早产儿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51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儿住院期间接受相同的早产儿脑病综合治疗,出院后干预组接受系统的干预训练,由专人定期进行体格发育与神经系统检查及智力测定。结果:两组患儿在出生体重、胎龄、出生窒息史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性;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与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到2011年7月收治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83例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与手法复位外固定组,切开复位内固定组42例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手法复位外固定组采用手法闭合复位U形石膏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对于小儿肱骨髁上不稳定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高于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
期刊
【摘要】目的 对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抽取106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53例。A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A组患者比较,其有效率明显高出很多,有显著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上颌窦提升术在口腔种植修复中应用的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口腔科2008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上颌后磨牙缺失患者45例,采用上颌窦提升术、种植体植入术治疗,分别于术后1周、6个月拍摄曲面体层片观察种植体稳定性和愈合情况。结果 45例患者种植体均植入成功,成功率为100%。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松动和上颌窦炎症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全部患者牙齿咀嚼功能均良好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到2011年7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00例,按照患者知情同意原则,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保守组与手术组,每组50例。保守组给予常规保守治疗,手术组根据胃溃疡类型采用不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后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手术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保守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期刊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罹患牙周病的治疗方式及疗效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共收集2009-2011年56例糖尿病患者罹患牙周病的病例。分组A组23例在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的糖尿病患者B组23例为自行进行治疗或在治疗期间发现的糖尿病患者。两组病人均进行针对致病因素的治疗方法即菌斑控制、洁治术、齦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结果:A组有效率100%,B组有效率56%。结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牙周治疗疗效显著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3月~2010年8月收治的165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结果:大肠癌淋巴结转移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与所在部位无关,而与肿瘤病理分型与组织类型关系密切。结论:大肠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病理分型与组织类型有关,临床可据此进行肿瘤治疗方案的确定和改变,积极防控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关键词】大肠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