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缺陷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m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官场吃喝风中的第一号名人,当推建国初期的左丞相胡惟庸。此公不仅经常拉拢一帮子权贵在家中酣饮,而且挖空心思,把十几只猴子训练得能打躬作揖,跳舞吹笛,宴客时,就让它们端茶斟酒,并雅称为“孙慧郎”。而比起胡惟庸来,嘉靖时的权相严嵩,则更为荒唐离奇,他和其子严世蕃,不仅生活奢豪,连尿壶都是金、银制成,日享珍馐百味。而且每当贪赃受贿满百万两,就大肆请客以示庆祝。严嵩垮台后,从他家抄出的金酒杯、酒盂、酒缸的重量,即不下一万七千两(佚名:《天水冰山录》)。
  胡惟庸、严嵩,近年来史学界对其评价有争议,但多数人仍认定他们是历史上的反面人物。而万历初的名相张居正,近年来则声价倍增,公认是明代最杰出的改革家。但正是这位张居正,在大刮吃喝风方面,并不比胡惟庸、严嵩逊色。他的父亲病逝,奉旨归葬时,沿途都有特派的厨师伺候,上等佳肴“过百品”,“犹以为无下箸处”(焦竑:《玉堂丛语》卷八)。饱食思淫乐。他因姬妾众多,大吃补药。名将戚继光投其所好,献给他不少海狗肾,致使“终以热发”,“竟以此病亡”(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一)。
  上梁不正下梁歪。权臣如此讲究吃喝,下属官吏怎不竞相效尤?如宣德三年(1428),御史严皑、方鼎、何杰等,就因“沉湎酒色”被宣宗命令枷号示众(《明史》卷九十五《刑法三》)。次年,宣宗又指出,“近闻大小官……沉酣终日,怠废政事”(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九)。嘉靖时,有个姓袁的松江郡守,不务正业,经常跑到城东的袁姓同年家中去痛饮,以致百姓哄传“东袁载酒西袁醉,摘尽枇杷一树金”(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十八)。
  明代官吏及富家巨室的食品,不仅搜求四方之佳物,如时人谢肇淛所记述的那样:“穷山之珍,竭水之错,南方之蛎房,北方之熊掌,东海之鳆炙,西域之马奶,真昔人所谓富有小四海者,一筵之费,竭中家之产不能办也。”(《五杂俎》卷十一)有的宦官、大吏,搜奇猎珍,所食之物简直出乎人们的想象。有个宦官吃的米,“香滑有膏”,异于常品。产于何处?原来,“其米生于鹧鸪尾,每尾只二粒,取出放去,来岁仍可取也”(郑仲夔:《偶记》卷一)。
  吃喝风的盛行,必然进一步助长送礼、走后门的歪风。万历时,南京周晖在除夕前一天外出访客,至内桥,见中城兵马司前手捧食品盒的人,挤满了道路,以致交通堵塞。他很奇怪,一打听,才知道:“此中城各大家至兵马处送节物也。”(周晖:《二续金陵琐事》下卷)当然,对于位居要津的权贵们来说,食品盒又何足道哉。万历中某侍郎收到辽东都督李如松送的人参,竟“重十六斤,形似小儿”(谈迁:《枣林杂俎》中集),如此奇珍,该又价值多少!《金瓶梅》描写清河县提刑千户西门庆,为了跟蔡、宋二御史拉关系,请他俩赴宴,一桌酒席竟“费勾千两金银”(《金瓶梅》第四十九回),堪称是明代官场贪嗜好食、挥金如土的典型写照。
  不难想见,吃喝风的盛行,必然导致政风的腐败。你想,明代官俸最薄(见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如自掏腰包,那样大吃大喝,他们早破产了!再之,成天琢磨吃喝,醺醺然,昏昏然,还有多少精力认真从政?而有的封疆大吏,为了讨好皇帝,在吃的上面大做文章,更使政风日颓。如弘治时的丘浚,任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本来政绩不错,却也未能免俗,费尽心机地制成一种饼,托宦官献给孝宗,但制法却又保密,致使孝宗食后大喜,下令尚膳监仿制,司膳者做不出,俱被责。对此,连当时的宦官都看不惯,说:“以饮食……进上取宠……非宰相事也!”(陈洪谟:《治世余闻》下篇,卷一)
  不能认为,明朝有作为的政治家对上述官场的吃喝风都熟视无睹。朱元璋就曾经一度禁酒,下令农民“无得种糯,以塞造酒之源”(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宣宗朱瞻基鉴于“郎官御史以酣酒相继败”,专门发布了《酒谕》,指出如果“耽嗜于酒,大者亡国丧身,小者败德废事”(同上,卷九)。而著名的清官况钟(1383—1442),在江南的告示中曾一再抨击奢侈,禁止酗酒(《况太守集》)。但是,所有这些,都收效甚微,至明中叶后,官场的吃喝风愈演愈烈。固然,这是封建社会的本质所决定的:每一个王朝,到了中叶,随着封建经济的繁荣,封建特权的加大,地主阶级的消费欲便日趋膨胀,消费幅度惊人地增长,直至激化各种社会矛盾,以王朝的崩溃而告终,明朝当然也绝不会例外。但我们仔细观察,则又不难发现,明朝的有关政策互相矛盾,以及无连续性,不能不是未能制止官场吃喝风的重要原因。如朱元璋一方面禁酒,一方面又在南京先后建起16座酒楼,在楼上或宴请百官,或招待“四方之商贾”,并用官妓侑酒。而以酒而论,纵观整个明代,根本上就是实行的放任自流政策。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要刹住官场的吃喝风,当然是不可能真正奏效的。
其他文献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在《中国的知识短缺时代》一文中指出,“知识帮助人们解释事实,明了发展方向,解决事物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而中国当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政策研究界,都没有能力解释中国经验”。郑永年由此认为,“各种迹象表明,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短缺的时代”,对中国知识界乃至政策研究和决策者而言,这一批评非常尖锐。  回望近代史,“知识短缺”并非始自今日,明末清初,随着西方文艺复兴和近
期刊
帝尝止殿下树a,爱之,殿中监宇文士及从而誉之不已b。帝正色曰:“魏徵尝劝我远佞人,我不知佞人为谁,意疑是汝,今果不谬。”士及叩头谢。  臣祖禹曰:大禹曰:“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c孔子曰:“佞人殆。”d佞人者止于谀悦顺从而已,近之必至于殆,何也?彼佞人者,不知义之所在,而惟利之从故也。利在君父则从君父,利在权臣则附权臣,利在敌国则交敌国,利在戎狄则亲戎狄,利之所在则从之,利之所去则违之,于君父何有
期刊
北京故宫,现存明清古建9371间,在鳞次栉比的宫阙建筑中,有一处殿宇与众不同。它尊隆肃穆,褪去了昔日的盛况繁华;它幽深静谧,如今绝少有人涉足其中。二百多年前,乾隆皇帝在这里践行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梦想,成就了享国甲子的君王伟业。这里就是重华宫,乾隆皇帝筑梦、圆梦的精神家园。  少年梦,天子梦  重华宫位于紫禁城内廷西路,御花园以西,西六宫以北。它原是乾西五所中的二所,乾隆皇帝在十七岁时
期刊
古代的学校,除了小学、太学、国子监这样高大上的“贵族学校”外,私人办学之风也十分兴盛。明清时期,私塾遍及城镇和乡村。乡村私塾是比较接地气的教育方式。私塾大多是一师一馆,也就是每所私塾一般只有一位老师。古代有什么样的尊师礼仪?古代的学生又有怎样的上学装备呢?  束脩礼  束脩礼即古代入学仪式中的“拜师礼”。束脩即捆在一起的十条干肉,一束十条。《论语》中记载了孔子的话:“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期刊
所谓“真读书”,一是读书的动力是自身强烈的求知欲望,而非出于外在的压力与要求;二是读书的目的是格物致知、悉事明理,而非以读过多少本、某某书为炫耀;三是读书的行动已成生活乐趣和日常的习惯,“一日不读便觉面目可憎”。钱锺书和杨绛夫妇下放干校,一日两人路过一极其简陋的草棚,杨绛开玩笑说:“你说我们就住在这样一个棚子里,会怎么样?”钱锺书先生沉吟片刻,回答说:“不行,没有书。”习近平同志说:“读书已经成为
期刊
国运倾颓、危机四伏之际,执政者若自我封闭、自欺欺人,执着于细微处小修小补,沉溺在“天朝上国”美梦中不肯醒来,必致错失改革良机,将国家民族陷于苦难深重的困境之中。前车覆辙,足为后车之鉴。  说起“裱糊匠”,人们一般首先想到的就是李鸿章。晚年的李鸿章自嘲是一个没落时代典型的“裱糊匠”,而清王朝则是一间“破屋”,自己作为一个“裱糊匠”只会“修葺”却不能改造。李鸿章“裱糊理论”的完整表述是:“我办了一辈子
期刊
历朝历代都不缺贤才。能不能得到,就看求与不求。然而,求贤也不是只靠嘴上说说就能解决问题的,关键还要看是真求还是假求,求的方法是否正确,以及对待贤才的态度如何,等等。  治国平天下,必依赖贤才;凡贤明君主,必求贤若渴(亦说“思贤若渴”)。一提到求贤若渴,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说:“我本来是一个布衣百姓,在南阳耕田种地……先帝(指刘备)不嫌我地位低贱,放低身份委屈自
期刊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溪人不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云台编》)  【品读】  郑谷这首《莲叶》写得实在好,我初见便喜欢得不得了。一来,喜欢他用的两个叠词:“差差”与“柄柄”。试想,撑舟行水,舟动水起,波纹如淘气的小手,拨弄摇曳着荷叶,参差的绿浪,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来回地涌。薄薄日色,浅浅浮于这绿浪上,闪闪烁烁,真能把人眼晃花了。此乃一“色”美。而人倚在船边的栏杆旁,有习习
期刊
同心协力 行事谨慎  “《同人》先号啕而后笑a。”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  处b,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  兰c。”“初六,藉用白茅,无咎d。”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e,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周易·系辞上》)  注释:  a《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出自《同人》卦的九五爻辞。《同人》卦()是《易经》六十四卦
期刊
事碎难治,大处着眼  治大者道不可以小,地广者制不可以狭,位高者事不可以烦,民众者教不可以苛。夫事碎难治也,法烦难行也,求多难澹也a。寸而度之,至丈必差;铢而称之,至石必过b。石秤丈量,径而寡失;简丝数米,烦而不察。故大较易为智,曲辩难为慧。故无益于治,而有益于烦者,圣人不为;无益于用,而有益于费者,智者弗行也。  (《淮南子·泰族训》)  注释:  a澹:通“赡”,满足。  b铢:一两的二十四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