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支气管镜技术的发展,自发性荧光支气管镜(AFB)逐步展现出其临床运用的重要性。AFB不仅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还可用于发现微小的同步潜伏癌灶及确定较准确的病变范围指导正确的手术范围,及用于术后早期发现复发及复发的异位癌灶等。
关键词:自荧光支气管镜中央型肺癌早期发现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006-01
肺癌是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现阶段肺癌的病死率已经位居各类恶性肿瘤疾病的榜首。2005年欧洲调查显示每年被诊断出肺癌的病例已经超过了20万,约为全部肿瘤死亡病例的20%,其中男性死亡病例约为28%[1]。但是近些年来,肺癌发病率和患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在我国,肺癌每年约40 万例患者死亡[2]。现阶段,一般治疗措施为放射治疗、化疗、手术治疗,对于进展期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小于10%[3],肺癌总生存率在以往20年中没有显著性升高[4-6],约占14%[7]。有研究显示I 期肺癌术后10 年生存率可达到92%[8],但是肺癌患者产生症状后首次就诊时,已经发现85%的患者由于禁忌证或是转移,而无法采取手术治疗[9]。因此,早期诊断、治疗已经是保证肺癌患者生存率的重要环节。早期肺癌的观点在国际上还是具有一些争议,部分学者认为Ia期肺癌、原位癌均为早期肺癌,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早期肺癌就是所有I期肺癌,另外还有人认为直径小于3cm的就是早期肺癌[10]。目前就于早期肺癌仍缺乏有效的筛查方法。但随着分子标志物、影像医学、纤维支气管镜、液基细胞学的进步及发展,肺癌早期诊断获得了巨大收获。
1肺癌常见的诊断方法
1.1影像学。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其为早期肺癌的诊断提供了多种检查方法,现在已成为肺癌诊断的重要手段。胸片是最早应用于肺癌诊断的方法之一。与常规CT相比,其对肺内小结节敏感性较高。但因相关研究,对其能否提高生存率上观点不一致,因此2010 年肺癌NCCN 指南暂不推荐为常规筛查方法。MRI因受空间分辨率的限制,较少用于早期肺癌的筛查。PET主要是利用代谢原理,对肿瘤进行定性诊断,但其不足之处是空间分辨率低,小病灶(<4cm)对FDG吸收少,因此准确性差,无法定性诊断,且此检查费用较高,病人较难接受。
1.2病理学。病理学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痰液细胞学检查是最传统的肺癌筛检方法之一,对鳞癌和小细胞肺癌的检出率高,目前主要应用于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但检出率偏低。运用白光支气管镜(WLB)获得组织学及细胞学的标本,是目前中央型肺癌较为主要的筛检及诊断方法,且应用该方法中央型肺癌的检出率可达95%以上。但对于早期肺癌及周围型肺癌,其检出率较低。
1.3分子生物学。近年来,肺癌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成为热点。分子免疫方面:CEA是目前肺腺癌诊治中最常用的标志物之一,其敏感性>50%。但其特异性较低,也常用于胃肠道腺癌的筛查。Ebert等认为血清NSE不是肺癌特异性诊断指标,但因其敏感性高于CEA,敏感性达77%~ 85%,因此是诊断SCLC的首选肿瘤标记物。TPS能反映肿瘤细胞的活性,在肺癌早期即可高水平表达,其敏感性较强,主要用于观察治疗效果及早期复发的筛查,而血清TPS浓度与预后呈负相关。
基因芯片方面:肺癌最早的危险因素是先天或后天的基因突变。研究发现,TP53、KRAS、STK11、EGFR、LRP1B 等基因,最常发生突变,此系列基因或许有助于早期诊断。基于基因技术的发展,目前肿瘤靶向治疗已逐渐趋向成熟。
1.4支气管内镜。近年来,支气管镜及其相关诊断技术迅速发展,目前常见的有白光支气管镜(WLB)、自荧光支气管镜(AFB)、窄带成像技术(NBI)、超声支气管镜(EBUS)、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MNB)、细支气管镜(UB)等。WLB是术前取得肺癌病理及细胞学诊断最常用的工具。但WLB很难发现直径<5mm的浅表病变,很难发现癌前病变。在发现早期肺癌及癌前病变方面仍存在较大局限性。NBI是利用光学滤光器产生两种可被血红蛋白强烈吸收的窄波光,由于两种窄波光对黏膜组织的传播深度不同,波长较短(波长在415nm左右)的光以茶色色调描画黏膜表层的血管,波长较长(波长在540nm左右)的光以青绿色色调描画黏膜表层下的血管,从而强调显示内窥镜下所见黏膜表层的毛细血管及细微腺管形态。有研究表明,NBI能够很好地描绘早期肺癌及癌前病变表面的血管形态,另有报道表明,NBI能够提高早期肺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但目前就NBI于早期肺癌及癌前病变的作用的相关研究较少,有待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进行探索。而荧光支气管镜通过区分正常和异常黏膜组织荧光的不同而发现黏膜病变,可明显提高气道内早期肺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故越来越多应用于早期肺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
荧光支气管镜除应用于早期肺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外,还可用于提高影像学阴性肺癌的术前正确分期,具有手术指征者可发现微小的同步癌变及潜伏病灶指导正确的手术范围,术后复查者可及时发现复发的异位癌灶等。以下将对AFB进行详细综述。
2自发性荧光支气管镜
2.1自发荧光的原理。自荧光支气管镜就是通过细胞自发性荧光、电脑图像分析技术研发的一款新型纤维支气管镜,能够让气管镜对肺癌或其癌前病变早期被准确定位、诊断的敏感性有所提高,也是对以往普通光源支气管镜定的创新突破。荧光支气管镜的技术原理为利用分析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释放出来的不同荧光对细胞有无出现癌变进行评判。但是细胞释放荧光的方法有2种,一种是通过光敏剂的诱导,使细胞释放荧光,另一种则是因为细胞自发荧光。
外源性荧光复合物可以被恶性肿瘤组织选择性吸收,同时可以在适宜波长线下出现高强度、特征性的荧光图像,也就是在光敏诱导以后,使细胞释放荧光。但是因为光敏剂很容易产生严重性皮肤光敏反应,现阶段很少被用于临床。利用合理波长的光线照射组织细胞将释放荧光,即为细胞自发荧光。发生自体荧光现象的原因在于组织内产生荧光团,包括色氨酸、黄素。正常组织自发荧光呈绿色,随着组织学逐渐向肿瘤进展,细胞由正常、增生、化生发展为原位癌再到浸润癌的过程,绿色荧光波普显示荧光强度不断变弱,最后变成棕色、棕红色。荧光颜色的这种差异的出现,可能与下面几点机制有关:①癌前病变、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出现异常。②癌前病变、肿瘤组织出现过量的基质蛋白酶,导致细胞外的基质降解,从而造成荧光差异。③癌前病变、肿瘤细胞的基因发生突变、缺失所造成的。 2.2技术设备。目前临床所使用的自发荧光系统主要有4种:①日本Pentax公司的SAFE-1000系统,目前美国和日本多数研究使用的是该系统;②德国D-Light系统,使用滤过的蓝色弧光灯光线;③加拿大Xillix LIFE Lung系统,使用氦-镉激光;④日本Olympus公司的AFI系统,在使用395~445mm蓝光激发450~690nm荧光的同时,使用550~610nm的反射光。上述4种系统是目前国外已经发表的研究中常用的设备,其中使用最多的是Xillix系统,而后是D-Light系统,AFI系统由于入市较晚,相关研究较少。目前研究结果显示,AFB对癌前病变的敏感度较普通白光气管镜高出2~4倍,但特异度相对较低。为提高其特异度,目前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或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在使用荧光时加人特定的反射光源。
3自荧光支气管镜在肺癌的临床应用
目前常用的普通支气管镜因肉眼观察的敏感性及准确性较差,因此难以明确最佳阳性活组织检查部位和容易遗漏不典型病变或黏膜下病变的缺点。文献报道,AFB发现黏膜异常的能力远高于WLB.其敏感性可以达到WLB的1.5~6.3倍。AFB主要用于中央气道早期肺癌的诊断。适应证如下:①临床表现高度怀疑肺癌者的检查。可疑肺癌患者,包括痰液细胞学检查到可疑癌细胞而白光支气管镜及影像学正常的患者;咯血、久治不愈的肺炎、持续咳嗽和X线胸片有阳性发现者以及无症状的长期吸烟者(1包/d,25年以上)等。②已经确诊的肺癌患者术前检查及术后复查。对于有手术机会的肺癌患者,术前AFB检查有重要临床意义。主要是确定手术微细边界,彻底避免残端阳性。
自发性荧光支气管镜的作用包括以下几点:
(1)早期肺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在一项前瞻性随机多中心研究中,1173例吸烟患者被随机分为A组(AFB+WEB)和B组(WLB),其中3.9%的患者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其中A组患病率5.1%,B组2.7%。与活检组织病理结果比较,A组敏感度为82.3%,B组为57.9%,两组的特异度分别为58.4%和62.1%。提示AFB较之WLB在敏感度上存在明显优势。AFB的敏感性虽高,但同时存在假阳性率过高的现象,因而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2)肿瘤范围的确定:在病变范围的确定上,有研究显示,AFB能清晰显示病变边界,而WLB则不能,AFB检查下可发现粘膜荧光颜色异常改变,其确定的病变范围超过WLB所见的范围,因此在确定肺癌侵润的实际范围方面AFB明显优于WLB。对于有手术机会的肺癌患者,术前AFB检查可提高影像学阴性的肺癌的正确分期,避免不正确治疗措施的实行。
(3)发现微小及潜伏的癌灶:在符合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应用AFB检查,可及时发现微小的同步癌变及潜伏灶,明确手术范围,指导制定正确、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可避免WLB多中心性的繁琐检查,减少对气道的损害。
虽然AFB具有以上多个优点,但其也有不足之处,与普通纤支镜一样,它不能检查较细的细支气管;特异性较低,只能判断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变,而对增生分化程度轻的病变诊断阳性率与普通纤支镜检查差别不大,且易受支气管炎症损伤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假阳性,尚有待改进以使其技术操作简单化,判断客观化,增加诊断的特异性,无法替代痰液细胞学检查作为主要的筛检方法。
4应用前景
Lam等对AFB检查疑似部位予以冲洗,把冲洗洗液内的支气管上皮脱落细胞进行DNA染色,再用全自动细胞图像分析仪实施DNA染色以后的定量分析,相比肉眼及显微镜观察诊断的更为敏感、客观,所以可以有效增强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因此,AFB结合其他新技术,可更一步提高肺癌诊断阳性率。对高危人群,可先进行痰液细胞学检查,对痰检可疑者再做AFB定位检查,对确诊为早期肺癌患者再进行相应的行局部激光、药物或手术治疗,不仅提高肺癌患者存活率、还能避免多数人经受多次气管镜检查的痛苦。
参考文献
[1]董志伟,乔友林,李连弟等.中国癌症控制策略研究报告[J].中国肿瘤,2002,11:250-260
[2]刘一臻,王明荣等.肺癌早期诊断研究进展.中国肺癌杂志,2011,14(5):429-434
[3]Jemal A,Murray T,Ward E,et a.l Cancer statistics.CA Cancer J Clin,2005,55
[4]余时沦等.荧光支气管镜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中国临床医生,2009,37(9):4-5
[5]王玉波,催社怀,雷文慧等.早期中央型肺癌荧光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其价值探讨,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1,4(5):401-404
[6]李运,李晓,隋锡朝,卜梁,周足力等.自发性荧光电子支气管镜与普通白光电子支气管镜在中心型肺癌气道检查中的价值比较,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1,18(1):11-15
[7]张杰等.支气管镜新技术的评价,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6):1201-1207
[8]张薇,杨渭临,杨拴盈,等.普通支气管镜联合自发性荧光支气管镜在肺癌早期定位诊断中的系统评价,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1,32(6):733-738
[9]张秀芹,蔡礼鸣,张芳,张惠霞等.白光气管镜联合荧光气管镜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临床肺科杂志,2012,17(4):691-693
[10]姜淑娟,尹玉东等.自荧光支气管镜技术,山东医药,2003,43(7):5-6
关键词:自荧光支气管镜中央型肺癌早期发现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006-01
肺癌是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现阶段肺癌的病死率已经位居各类恶性肿瘤疾病的榜首。2005年欧洲调查显示每年被诊断出肺癌的病例已经超过了20万,约为全部肿瘤死亡病例的20%,其中男性死亡病例约为28%[1]。但是近些年来,肺癌发病率和患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在我国,肺癌每年约40 万例患者死亡[2]。现阶段,一般治疗措施为放射治疗、化疗、手术治疗,对于进展期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小于10%[3],肺癌总生存率在以往20年中没有显著性升高[4-6],约占14%[7]。有研究显示I 期肺癌术后10 年生存率可达到92%[8],但是肺癌患者产生症状后首次就诊时,已经发现85%的患者由于禁忌证或是转移,而无法采取手术治疗[9]。因此,早期诊断、治疗已经是保证肺癌患者生存率的重要环节。早期肺癌的观点在国际上还是具有一些争议,部分学者认为Ia期肺癌、原位癌均为早期肺癌,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早期肺癌就是所有I期肺癌,另外还有人认为直径小于3cm的就是早期肺癌[10]。目前就于早期肺癌仍缺乏有效的筛查方法。但随着分子标志物、影像医学、纤维支气管镜、液基细胞学的进步及发展,肺癌早期诊断获得了巨大收获。
1肺癌常见的诊断方法
1.1影像学。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其为早期肺癌的诊断提供了多种检查方法,现在已成为肺癌诊断的重要手段。胸片是最早应用于肺癌诊断的方法之一。与常规CT相比,其对肺内小结节敏感性较高。但因相关研究,对其能否提高生存率上观点不一致,因此2010 年肺癌NCCN 指南暂不推荐为常规筛查方法。MRI因受空间分辨率的限制,较少用于早期肺癌的筛查。PET主要是利用代谢原理,对肿瘤进行定性诊断,但其不足之处是空间分辨率低,小病灶(<4cm)对FDG吸收少,因此准确性差,无法定性诊断,且此检查费用较高,病人较难接受。
1.2病理学。病理学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痰液细胞学检查是最传统的肺癌筛检方法之一,对鳞癌和小细胞肺癌的检出率高,目前主要应用于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但检出率偏低。运用白光支气管镜(WLB)获得组织学及细胞学的标本,是目前中央型肺癌较为主要的筛检及诊断方法,且应用该方法中央型肺癌的检出率可达95%以上。但对于早期肺癌及周围型肺癌,其检出率较低。
1.3分子生物学。近年来,肺癌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成为热点。分子免疫方面:CEA是目前肺腺癌诊治中最常用的标志物之一,其敏感性>50%。但其特异性较低,也常用于胃肠道腺癌的筛查。Ebert等认为血清NSE不是肺癌特异性诊断指标,但因其敏感性高于CEA,敏感性达77%~ 85%,因此是诊断SCLC的首选肿瘤标记物。TPS能反映肿瘤细胞的活性,在肺癌早期即可高水平表达,其敏感性较强,主要用于观察治疗效果及早期复发的筛查,而血清TPS浓度与预后呈负相关。
基因芯片方面:肺癌最早的危险因素是先天或后天的基因突变。研究发现,TP53、KRAS、STK11、EGFR、LRP1B 等基因,最常发生突变,此系列基因或许有助于早期诊断。基于基因技术的发展,目前肿瘤靶向治疗已逐渐趋向成熟。
1.4支气管内镜。近年来,支气管镜及其相关诊断技术迅速发展,目前常见的有白光支气管镜(WLB)、自荧光支气管镜(AFB)、窄带成像技术(NBI)、超声支气管镜(EBUS)、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MNB)、细支气管镜(UB)等。WLB是术前取得肺癌病理及细胞学诊断最常用的工具。但WLB很难发现直径<5mm的浅表病变,很难发现癌前病变。在发现早期肺癌及癌前病变方面仍存在较大局限性。NBI是利用光学滤光器产生两种可被血红蛋白强烈吸收的窄波光,由于两种窄波光对黏膜组织的传播深度不同,波长较短(波长在415nm左右)的光以茶色色调描画黏膜表层的血管,波长较长(波长在540nm左右)的光以青绿色色调描画黏膜表层下的血管,从而强调显示内窥镜下所见黏膜表层的毛细血管及细微腺管形态。有研究表明,NBI能够很好地描绘早期肺癌及癌前病变表面的血管形态,另有报道表明,NBI能够提高早期肺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但目前就NBI于早期肺癌及癌前病变的作用的相关研究较少,有待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进行探索。而荧光支气管镜通过区分正常和异常黏膜组织荧光的不同而发现黏膜病变,可明显提高气道内早期肺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故越来越多应用于早期肺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
荧光支气管镜除应用于早期肺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外,还可用于提高影像学阴性肺癌的术前正确分期,具有手术指征者可发现微小的同步癌变及潜伏病灶指导正确的手术范围,术后复查者可及时发现复发的异位癌灶等。以下将对AFB进行详细综述。
2自发性荧光支气管镜
2.1自发荧光的原理。自荧光支气管镜就是通过细胞自发性荧光、电脑图像分析技术研发的一款新型纤维支气管镜,能够让气管镜对肺癌或其癌前病变早期被准确定位、诊断的敏感性有所提高,也是对以往普通光源支气管镜定的创新突破。荧光支气管镜的技术原理为利用分析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释放出来的不同荧光对细胞有无出现癌变进行评判。但是细胞释放荧光的方法有2种,一种是通过光敏剂的诱导,使细胞释放荧光,另一种则是因为细胞自发荧光。
外源性荧光复合物可以被恶性肿瘤组织选择性吸收,同时可以在适宜波长线下出现高强度、特征性的荧光图像,也就是在光敏诱导以后,使细胞释放荧光。但是因为光敏剂很容易产生严重性皮肤光敏反应,现阶段很少被用于临床。利用合理波长的光线照射组织细胞将释放荧光,即为细胞自发荧光。发生自体荧光现象的原因在于组织内产生荧光团,包括色氨酸、黄素。正常组织自发荧光呈绿色,随着组织学逐渐向肿瘤进展,细胞由正常、增生、化生发展为原位癌再到浸润癌的过程,绿色荧光波普显示荧光强度不断变弱,最后变成棕色、棕红色。荧光颜色的这种差异的出现,可能与下面几点机制有关:①癌前病变、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出现异常。②癌前病变、肿瘤组织出现过量的基质蛋白酶,导致细胞外的基质降解,从而造成荧光差异。③癌前病变、肿瘤细胞的基因发生突变、缺失所造成的。 2.2技术设备。目前临床所使用的自发荧光系统主要有4种:①日本Pentax公司的SAFE-1000系统,目前美国和日本多数研究使用的是该系统;②德国D-Light系统,使用滤过的蓝色弧光灯光线;③加拿大Xillix LIFE Lung系统,使用氦-镉激光;④日本Olympus公司的AFI系统,在使用395~445mm蓝光激发450~690nm荧光的同时,使用550~610nm的反射光。上述4种系统是目前国外已经发表的研究中常用的设备,其中使用最多的是Xillix系统,而后是D-Light系统,AFI系统由于入市较晚,相关研究较少。目前研究结果显示,AFB对癌前病变的敏感度较普通白光气管镜高出2~4倍,但特异度相对较低。为提高其特异度,目前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或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在使用荧光时加人特定的反射光源。
3自荧光支气管镜在肺癌的临床应用
目前常用的普通支气管镜因肉眼观察的敏感性及准确性较差,因此难以明确最佳阳性活组织检查部位和容易遗漏不典型病变或黏膜下病变的缺点。文献报道,AFB发现黏膜异常的能力远高于WLB.其敏感性可以达到WLB的1.5~6.3倍。AFB主要用于中央气道早期肺癌的诊断。适应证如下:①临床表现高度怀疑肺癌者的检查。可疑肺癌患者,包括痰液细胞学检查到可疑癌细胞而白光支气管镜及影像学正常的患者;咯血、久治不愈的肺炎、持续咳嗽和X线胸片有阳性发现者以及无症状的长期吸烟者(1包/d,25年以上)等。②已经确诊的肺癌患者术前检查及术后复查。对于有手术机会的肺癌患者,术前AFB检查有重要临床意义。主要是确定手术微细边界,彻底避免残端阳性。
自发性荧光支气管镜的作用包括以下几点:
(1)早期肺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在一项前瞻性随机多中心研究中,1173例吸烟患者被随机分为A组(AFB+WEB)和B组(WLB),其中3.9%的患者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其中A组患病率5.1%,B组2.7%。与活检组织病理结果比较,A组敏感度为82.3%,B组为57.9%,两组的特异度分别为58.4%和62.1%。提示AFB较之WLB在敏感度上存在明显优势。AFB的敏感性虽高,但同时存在假阳性率过高的现象,因而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2)肿瘤范围的确定:在病变范围的确定上,有研究显示,AFB能清晰显示病变边界,而WLB则不能,AFB检查下可发现粘膜荧光颜色异常改变,其确定的病变范围超过WLB所见的范围,因此在确定肺癌侵润的实际范围方面AFB明显优于WLB。对于有手术机会的肺癌患者,术前AFB检查可提高影像学阴性的肺癌的正确分期,避免不正确治疗措施的实行。
(3)发现微小及潜伏的癌灶:在符合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应用AFB检查,可及时发现微小的同步癌变及潜伏灶,明确手术范围,指导制定正确、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可避免WLB多中心性的繁琐检查,减少对气道的损害。
虽然AFB具有以上多个优点,但其也有不足之处,与普通纤支镜一样,它不能检查较细的细支气管;特异性较低,只能判断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变,而对增生分化程度轻的病变诊断阳性率与普通纤支镜检查差别不大,且易受支气管炎症损伤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假阳性,尚有待改进以使其技术操作简单化,判断客观化,增加诊断的特异性,无法替代痰液细胞学检查作为主要的筛检方法。
4应用前景
Lam等对AFB检查疑似部位予以冲洗,把冲洗洗液内的支气管上皮脱落细胞进行DNA染色,再用全自动细胞图像分析仪实施DNA染色以后的定量分析,相比肉眼及显微镜观察诊断的更为敏感、客观,所以可以有效增强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因此,AFB结合其他新技术,可更一步提高肺癌诊断阳性率。对高危人群,可先进行痰液细胞学检查,对痰检可疑者再做AFB定位检查,对确诊为早期肺癌患者再进行相应的行局部激光、药物或手术治疗,不仅提高肺癌患者存活率、还能避免多数人经受多次气管镜检查的痛苦。
参考文献
[1]董志伟,乔友林,李连弟等.中国癌症控制策略研究报告[J].中国肿瘤,2002,11:250-260
[2]刘一臻,王明荣等.肺癌早期诊断研究进展.中国肺癌杂志,2011,14(5):429-434
[3]Jemal A,Murray T,Ward E,et a.l Cancer statistics.CA Cancer J Clin,2005,55
[4]余时沦等.荧光支气管镜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中国临床医生,2009,37(9):4-5
[5]王玉波,催社怀,雷文慧等.早期中央型肺癌荧光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其价值探讨,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1,4(5):401-404
[6]李运,李晓,隋锡朝,卜梁,周足力等.自发性荧光电子支气管镜与普通白光电子支气管镜在中心型肺癌气道检查中的价值比较,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1,18(1):11-15
[7]张杰等.支气管镜新技术的评价,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6):1201-1207
[8]张薇,杨渭临,杨拴盈,等.普通支气管镜联合自发性荧光支气管镜在肺癌早期定位诊断中的系统评价,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1,32(6):733-738
[9]张秀芹,蔡礼鸣,张芳,张惠霞等.白光气管镜联合荧光气管镜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临床肺科杂志,2012,17(4):691-693
[10]姜淑娟,尹玉东等.自荧光支气管镜技术,山东医药,2003,43(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