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选择与运用方法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体现。特别是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我们当下的教育教学工作迎来新的挑战。本论文立足小学科学教学,积极探索了多元化教学理念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以便不断优化科学教学课堂,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方法;小学生;科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更加突出,教师要逐步实现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引导者转变,进一步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科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课程,旨在做好对学生科学教育的启蒙,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为实现这一目的,我们要坚持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教学法的选择、运用上教师必须注意创新,打造不一样的科学课堂。
一、情景教学,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情景创设法是一种使用较为普遍的方法,教师借助实物、故事、语言或者多媒体为学生们创设一个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有利于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让小学生快速熟悉要学习的课题。特别是一些专业概念的引入和理解,如果能够借助生活化的情景来进行引入,更利于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教学“多种多样的植物”这部分知识,为了让小学生们燃起学习的兴趣,去更快速去认识植物,本节课教学遵循“从学生生活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设计了以下的让学习情景:多媒体展示幻灯片,一幅幅不同植物的图片出现在学生们的眼前,它们成长在不同的地区,有热带雨林植物、有温带植物,有我们常见的绿色植物,也有红色、黄色的植物。借助如此具体的情景帮助小学生们去认识了多种多样的植物,也体验到了植物和大自然的密切联系,借着情境师生们一起进入了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多种多样的植物。
二、合作教学,发展学生探究能力
在《科学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到了教育者要充分提供有趣的、和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要求学习方式多样化,以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增长。为此,我们的科学教师不能灌输式教学,应该注意发动学生自己,开展合作教学,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去理解、认知与应用知识,推动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学“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这部分知识,为了帮助学生们去了解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生存具有意义、对于其他生物的生存具有意义、对于维护地球环境具有意义。在本节课教学之中特别设置了合作调查的环节,即组织学生分主题收集资料阐明生物的多样性与发展的关系,随后在小组之中讨论讨论生物的多样性与我们人类有怎样的关系?各小组制定研究计划。在具体操作中,依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全部学生被分为了调查植物组,调查动物组,生物多样性与健康组,调查具有药用价值和欣赏价值的组等,引导学生们去探索生物多样性。更重要的是,在如此合作学习中使学生体会发现的探究的乐趣,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及交流展示能力。
三、优化实验,提高学生实践素养
实验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小学阶段学生多停留在感性思维上,抽象思维在慢慢发展,在理解一些复杂的内容、抽象的知识点时具有一定困难。此时,如果教师可以借助实验进行探索,就可以起到一种点拨、启迪的作用,促进学生实践素养的发展。
例如,教学“神奇的小电动机”这一部分知识内容,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带领学生们去探索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为了发展学生们的探究能力,教师提出实验探究的任务:猜测小电动机为什么通电会不停的转动?设计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测吧!任务发布之后,鼓励学生们基于小电动机的结构,先提出自己关于小电动机通电会不停的转动的猜想,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随后,为了检验提出的猜想,学生们拿出自制教具,向成员们说明实验的原理和步骤,如后盖中的电刷、小电动机中的转子,以及用磁铁代替外壳中的磁铁。然后,實验中,一位学生把转子接到电路中,另一位同学用开关接通电流,随后马上断开电,学生们发现转子并没有转动。期间,教师解释了马上断电的原因,若是我们的转子没有动起来,是很费电的。在后面的实验中,学生们上手操作,期间互相提问和解答,教师做好过程中的指导。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学生的动手能力被调动,有利于其实践素养的提升。
总之,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如何选择和运用,发挥每一个教学方法的价值、推动学生更好的成长还需要教育者在实践之中不断探究,不断总结。坚持多元化教学模式,努力把握教学的本质,我们才能够助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建欣,郭玉英.小学科学教育:课程创新与实践挑战[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9):98-102.
[2]孟令红,石新妹.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0(04):60-64.
[3]黄晓,孙丽伟.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和学科化[J].全球教育展望,2014,43(04):111-120.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方法;小学生;科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更加突出,教师要逐步实现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引导者转变,进一步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科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课程,旨在做好对学生科学教育的启蒙,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为实现这一目的,我们要坚持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教学法的选择、运用上教师必须注意创新,打造不一样的科学课堂。
一、情景教学,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情景创设法是一种使用较为普遍的方法,教师借助实物、故事、语言或者多媒体为学生们创设一个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有利于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让小学生快速熟悉要学习的课题。特别是一些专业概念的引入和理解,如果能够借助生活化的情景来进行引入,更利于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教学“多种多样的植物”这部分知识,为了让小学生们燃起学习的兴趣,去更快速去认识植物,本节课教学遵循“从学生生活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设计了以下的让学习情景:多媒体展示幻灯片,一幅幅不同植物的图片出现在学生们的眼前,它们成长在不同的地区,有热带雨林植物、有温带植物,有我们常见的绿色植物,也有红色、黄色的植物。借助如此具体的情景帮助小学生们去认识了多种多样的植物,也体验到了植物和大自然的密切联系,借着情境师生们一起进入了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多种多样的植物。
二、合作教学,发展学生探究能力
在《科学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到了教育者要充分提供有趣的、和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要求学习方式多样化,以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增长。为此,我们的科学教师不能灌输式教学,应该注意发动学生自己,开展合作教学,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去理解、认知与应用知识,推动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学“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这部分知识,为了帮助学生们去了解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生存具有意义、对于其他生物的生存具有意义、对于维护地球环境具有意义。在本节课教学之中特别设置了合作调查的环节,即组织学生分主题收集资料阐明生物的多样性与发展的关系,随后在小组之中讨论讨论生物的多样性与我们人类有怎样的关系?各小组制定研究计划。在具体操作中,依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全部学生被分为了调查植物组,调查动物组,生物多样性与健康组,调查具有药用价值和欣赏价值的组等,引导学生们去探索生物多样性。更重要的是,在如此合作学习中使学生体会发现的探究的乐趣,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及交流展示能力。
三、优化实验,提高学生实践素养
实验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小学阶段学生多停留在感性思维上,抽象思维在慢慢发展,在理解一些复杂的内容、抽象的知识点时具有一定困难。此时,如果教师可以借助实验进行探索,就可以起到一种点拨、启迪的作用,促进学生实践素养的发展。
例如,教学“神奇的小电动机”这一部分知识内容,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带领学生们去探索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为了发展学生们的探究能力,教师提出实验探究的任务:猜测小电动机为什么通电会不停的转动?设计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测吧!任务发布之后,鼓励学生们基于小电动机的结构,先提出自己关于小电动机通电会不停的转动的猜想,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随后,为了检验提出的猜想,学生们拿出自制教具,向成员们说明实验的原理和步骤,如后盖中的电刷、小电动机中的转子,以及用磁铁代替外壳中的磁铁。然后,實验中,一位学生把转子接到电路中,另一位同学用开关接通电流,随后马上断开电,学生们发现转子并没有转动。期间,教师解释了马上断电的原因,若是我们的转子没有动起来,是很费电的。在后面的实验中,学生们上手操作,期间互相提问和解答,教师做好过程中的指导。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学生的动手能力被调动,有利于其实践素养的提升。
总之,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如何选择和运用,发挥每一个教学方法的价值、推动学生更好的成长还需要教育者在实践之中不断探究,不断总结。坚持多元化教学模式,努力把握教学的本质,我们才能够助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建欣,郭玉英.小学科学教育:课程创新与实践挑战[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9):98-102.
[2]孟令红,石新妹.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0(04):60-64.
[3]黄晓,孙丽伟.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和学科化[J].全球教育展望,2014,43(04):1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