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之石,可以攻玉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ey24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三一轮复习扣紧课本、回归教材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很多时候,发现从头到尾把课本复习一遍,印象比较深的就是一些字词、几篇文言文和几首诗而已;其他方面收效甚微,至于应试能力,还要靠课外的习题来训练。其实,语文课本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它们与高考考点结合紧密。只要仔细研究,认真挖掘,就会发现它是一块相当不错的宝石。
  一、打破常规,以本为本,以本带点
  在一轮复习中,打破原先从必修一到必修五,从必修到选修的老套路,把课本的复习分为三大部分——文言文复习,现代文复习和诗歌鉴赏复习。复习以课本为依托,以基础知识为根本,同时渗透高考考点。
  (一)文言文复习。本着细致、全面、扎实的原则,在编制学案时,以全篇课文入案。在文章上直接标出重要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翻译等让学生填写,这样既落实了基础知识点,又给学生提供了不断亲近文本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语感。在复习课本知识点的同时,随时补充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虚词、120个实词的一词多义以及重要句式的归类;以文言文中名言名句的背诵为平台,根据文章的不同思想内容和作者补充相关的课外名言名句;在每个学案的最后给出一篇含有相关知识点的精短、有趣、富含哲理的文言小短文,既培养了学生文言文的翻译能力,又完善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
  (二)现代文的复习。重点挑了必修课本中的13篇文章,依据它们的不同语言、文体特点分类整合,结合高考考点编制学案。通过对教材的二次挖掘,可以暗示学生,高考离课本不远,试卷上的文章没有读过,但考点都是从课本上来的。让学生树立起做现代文阅读的信心,同时也告诉学生课本上的现代文不是学习中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培养能力的基石。根据这个方法,编制“分析文章思路结构”“归纳中心要点”“鉴赏文章语言、表达技巧”“归纳内容要点、中心思想和作者观点”等教案。在教学过程中,这些课本渗透考点的教案,既让学生找到了读课文的动力,又使他们加深了对高考考点的认识,让学生的学习思路更清晰、更明确。
  (三)诗歌复习。诗歌复习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题材、不同作者、不同流派找出相应的高考链接点。复习诗歌时,另一个效果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写鉴赏语。每个单元选一篇学生熟悉、表现手法典型、思想感情有一定深度但不太难把握的诗歌,交由学生写鉴赏语。通过一篇小小的鉴赏语,会发现学生诗歌鉴赏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学生暴露出的问题,正是答诗歌鉴赏题时存在的问题。通过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共同来改正完善错例,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养成了整体把握诗歌的好习惯,同时对写作来说也是一种锻炼。
  二、课本挖掘,分点训练,逐步提升
  一轮复习,课本是根本。对作文来说,课本也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库,尤其值得老师和学生去挖掘一下。
  (一)挖人物,挖史实。很多学生一写作文就绞尽脑汁,冥思苦想,结果还是“无米下锅”。其实,素材就在身边:课本中很多文章中人物的事迹,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比如,围绕话题“人生的境遇”,联系课文可以探求它丰富深刻的内涵。在逆境中更有机会反省自我,承受寂寞,养精蓄锐,获得新知。如,通过《我与地坛》中的史铁生,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沉默而深厚的母爱;通过《报任安书》中的司马迁,体会到了生命价值。所以,在带领学生复习课本时,要注意指导学生整合课文中的素材。
  (二)巧借课文语言,丰富自己作文的语言。很多诗歌和古文的语言很美,在写作文时多化用或引用,能很好地为自己文章的语言加分。同样是写陶渊明,可以说他是一位与世无争、恬淡适然的隐者,也可以写他是一位“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的隐者,或是一位“采菊东篱”“衔觞赋诗”的隐者。表现一个人物的性格或主张,就让他自己的诗歌或语言说话,这可以让学生的文章既真实有说服力,又有文化底蕴。
  (三)要以课本中结构规范的佳作来指导学生写作,用文章中的观点锻炼学生的思维。如,《十八岁和其他》中小标题的运用。再如,《拿来主义》《师说》等典范议论文的构思技巧等,都值得老师和学生好好探讨学习。借鉴课本上的典型课文,对学生进行作文结构和逻辑思维、感性思维训练,把作文教学渗透到常规复习课堂中。让学生养成适时练笔的好习惯,也不失为一个提高学生写作文积极性的好方法。
  高三一轮的复习,是本着立足课本、扎实落实、加强积累、培养习惯、适当拓展的原则来安排的。课本是语文教学中一块宝石,它是攻下高考这块玉的好工具,希望老师舍得花时间去挖掘、研究它,很好地去利用它。让它为学生的高考最大限度地提供资源,成为学生高考的好帮手。
其他文献
现代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教学方式已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重教”发展到“重学”。因此,如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共同参与语文课堂的构建,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一个特别重要的课题。  纵观世界语文教育历史,主体性参与教学,一直以来便是先贤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热点问题。早在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认为,理想的教育并非教师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强调“因材施教”与“
期刊
新课程高中语文课文教学以阅读鉴赏为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常从整体感知切入,再到品味鉴赏,然后研讨探究。由此可见,从教学设计看,整体感知应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它和鉴赏、探讨等步骤在教学流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阶段,而后面的几个阶段是整体感知的强化、细化和深化。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或以“教师全盘教”、或以“学生自由学” 的角色设计,漠视了整体感知这一环节的切入。  误区一:整体感知如同一顿快餐  在新授课的
期刊
作文教学中,无论是什么形式、什么文体的作文,首要的就是认真审题。写文章的人在动笔之前对题意(题目、材料的含义)、要求进行认真的研究和领会的过程,就叫审题。命题作文要深刻理解题目含义、要求,抓住题眼;给材料作文要全面理解材料,完全消化材料。审题稍有编差,便全盘皆输。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考试时即使时间不够,宁可字数达不到要求,长文短写,让他扣分,也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认真地审题。  新材料作文提炼
期刊
理趣诗,顾名思义,就是要说理而有趣的诗。那么,何为理趣?前人并没有明确的解释。“理趣”一语,来源于佛典。较早拈出“理趣”一词论诗的似乎是南宋理学家包恢,他在《敝帚稿略》卷二《答鲁子华论诗》中说:“古人于诗不苟作,不多作。而或一诗之出,必极天下之至精,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他认为凡“状理”好的诗,必能做到“理趣浑然”。葛晓音先生认为:“蕴涵在诗歌感性观照和形象描写之中的哲
期刊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最根本的原则是创新原则,这一模式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目标设置的。而“疑”和“探”两个关键词中,“疑”超出传统的课堂形式,体现全新的教学理念,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之处。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结合语文学习的目标,怎么引导学生问对方向,让学生问出广度,问出深度,问出水平,无疑是上好三疑三探课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首先解放思想
期刊
阅读既可以激发兴趣,又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性情。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阅读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应在语文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教会学生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加以提炼、分析和综合,来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对此,谈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  一、重视阅读教学  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
期刊
对《劝学》第一和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内容的分析,众评家基本一致,即两段都在说“为什么”即学习的重要性。当然,有些评家认为第一自然段是说“学习的意义”,第二自然段是说“学习的作用”。但“意义”和“作用”的分界一直比较模糊,想把这一点对高中生说清楚更是不易,也无太多必要。那么,荀子是在反复说理吗?用这样大的篇幅和如此多的比喻论证,只在同一层次展开,似乎没这必要。  现在比较通行的说法是:第一自然段用“青与
期刊
今年担任高一语文教学工作,开学后不久,便发现这批学生写作能力特别差。大多数学生写作文时,不是翻开作文书东抄一句、西摘一段,拼凑起一篇应付了事,就是胡编乱造,文不对题。更有甚者,干脆就一直不动笔,几次催促也不交作文。逼急了,就说不会写,一切惩罚随你便,一副顽抗到底的神情。针对这种情况,在学生中展开调查,通过和他们谈心,了解到他们对写作有抵触情绪的原因。原来,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很多老师忽视作文课的教学,
期刊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中有很多的快乐,成为串串记忆的明珠。这是接近十年的工作生涯中的点滴幸福,现记录一次与学生同题写作的乐趣。  一直比较青睐晚自习时段的写作教学,在进行完方法点拨和完成师生智慧的碰撞后,布置给学生写作任务,学生便可以在接下来的50分钟里进行写作练习了。这样学生便有了一种紧迫感,临场发挥的优势便会发挥出来了。  这次的作文题目是这样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写
期刊
语感是什么?王尚文先生这样精辟地概括:“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的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它表现为对作用于人的言语作品的内在反应能力,即听和看(读)的能力;也表现为因表达个人情意的需要和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在感觉层面直接生成言语作品的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总之,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它是个体在长期规范的语言环境中逐步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