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从教与学的角度思考,学生“读”“听”“思”“议”“记”的课堂听课习惯一旦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意识便会提高,探索的積极性、主动性都会加强,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意识也会加强,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听课习惯;读;听;思;议;记
吕叔湘说:“教语文就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语文审美、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净化和陶冶学生的心灵等都离不开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尽管素质教育喊了多少年,但农村依旧是应试教育),广大农村中小学教育仍是重知识、轻能力。同时,在政府、学校、社会、家长统统以升学率评价教学的背景下,繁重的教学任务和高级的应试压力使得不少教师根本就不重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学生在语文学习习惯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语文学习兴趣不浓或对语文不够重视;很多学生没有养成多读书、认真写字、使用工具书的良好学习习惯;听课不用心,读书时不勾不画,遇到疑难不翻查、不思考;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写作题材狭窄,思路闭塞,写作前不列提纲,之后不做修改,交差了事;作文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课外阅读无计划,喜欢读情节离奇和迎合庸俗心理的作品,有兴趣时一夜暴读,没兴趣时几月不读一篇……这些不好的做法涉及到语文学习习惯的方方面面。从教与学的角度思考,这些问题的解决应以课堂听课习惯的培养为出发点,以点带面,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
以下是笔者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的几点建议:
听课是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培养语文实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最重要的学习环节之一,因此学生必须有良好的听课习惯,从而提高听课效率。良好的听课习惯包括积极地阅读和朗读,做好与文本的对话和交流;专心听讲,善于听取来自教师和同学的信息,做好与教师、同学的对话交流;积极思考和探究,大胆质疑,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用心记录等方面。
概括而言,课堂听课习惯就是养成读、听、思、议、记的好习惯。
一、读
怎样才能促进学生重视“读”并正确地“读”呢?读分默读和朗读,教师可以从这两方面着手:
1.默读重在获取信息以及与文本交流,朗读重在体味情感,培养语感。所以要想培养学生读的习惯,教师首先要告诉学生读的目的和任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探索。其次要教会学生如何精读、略读、浏览;在阅读过程中如何抓关键词、关键句;如何用符号,做批注,并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引导学生读与思结合起来,在读中思考、读中质疑、疑中获释。
2.朗读更重视情感的体味和感悟,重视语感的培养,所以教师必须从学习朗诵艺术的高度教会学生朗读。只有在读中体会到了读的乐趣,学生才会重视读、乐于读,形成读的习惯;只有掌握了读的方法才会读得好、读得快、读得有效;任何不负责任的“放任自读”都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听
要想课堂上学生重“听”,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运用较好的教学艺术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时因材(教材)采取不同的教法,比如适当的范读、适当展示教师的下水作文、适当应用课件、适当插入文坛趣事,展开比较阅读、比赛阅读等,不可千篇一律,教学方式要灵活。
2.教师的语言要优美、生动,还要适当地加入风趣诙谐的语句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三、思
恰当地设疑释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思考,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抓教师讲课的要点、跟上教师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交流互动等。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想学生能紧随教学活动展开思考,首先要从“教”的角度设计问题。
1.要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知识实际、思想情感实际和生活阅历实际。提问要适合不同层次和梯度的学生,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设计的问题要有梯度,要层层设疑、步步引导,提问切忌空泛。
3.设计问题要充分把握授课内容实际,巩固记忆型的知识点可设计成齐答的问题,筛选整合信息型可设计成一连串问题的组合,联想阐发型可设计成讨论交流的问题。
四、议
“议”的习惯和风气也是需要培养的。只有形成习惯和风气,才可放手将一些值得争论和思辨的问题交给学生议。“议”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同桌议、小组议、大组议,甚至可以组织辩论赛。“议”要民主,教师一定要善于调动学生反馈语文学习信息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主动发问。
五、记
如何诱导学生勤“记”呢?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教给学生一套做笔记的符号,例如生词、疑难句子、精彩词句、重点或关键词句用什么符号标注,注释怎么写、旁批怎么写、感想怎么写等。
2.要告诉学生在听教师的讲解时记什么,哪些需要完整的記,哪些只记关键词,如何抓关键词等。
3.教师讲课过程中要对需记内容加以暗示和提醒,比如提高声音、重复、强调等。
4.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板书。板书应该提炼得少而精,醒目且完整,使之能启发学生,为学生做笔记提供良好条件,从而培养出学生做笔记的兴趣和做笔记的学习习惯。
以上五点,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问还是议,教者都要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有价值的信息和闪光的地方,切忌求全责备。
学生一旦养成了“读”“听”“思”“议”“记”的课堂听课习惯就能集中精力听讲,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生,良好的听课习惯一旦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意识便会提高,学生主动阅读、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勇敢交流、善于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都会加强,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意识也会加强。学生的阅读面扩大了,写作的量增加了,情感体验丰富了,思考深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就提高了。
【作者单位:四川省隆昌县第七中学】
关键词:听课习惯;读;听;思;议;记
吕叔湘说:“教语文就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语文审美、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净化和陶冶学生的心灵等都离不开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尽管素质教育喊了多少年,但农村依旧是应试教育),广大农村中小学教育仍是重知识、轻能力。同时,在政府、学校、社会、家长统统以升学率评价教学的背景下,繁重的教学任务和高级的应试压力使得不少教师根本就不重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学生在语文学习习惯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语文学习兴趣不浓或对语文不够重视;很多学生没有养成多读书、认真写字、使用工具书的良好学习习惯;听课不用心,读书时不勾不画,遇到疑难不翻查、不思考;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写作题材狭窄,思路闭塞,写作前不列提纲,之后不做修改,交差了事;作文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课外阅读无计划,喜欢读情节离奇和迎合庸俗心理的作品,有兴趣时一夜暴读,没兴趣时几月不读一篇……这些不好的做法涉及到语文学习习惯的方方面面。从教与学的角度思考,这些问题的解决应以课堂听课习惯的培养为出发点,以点带面,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
以下是笔者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的几点建议:
听课是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培养语文实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最重要的学习环节之一,因此学生必须有良好的听课习惯,从而提高听课效率。良好的听课习惯包括积极地阅读和朗读,做好与文本的对话和交流;专心听讲,善于听取来自教师和同学的信息,做好与教师、同学的对话交流;积极思考和探究,大胆质疑,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用心记录等方面。
概括而言,课堂听课习惯就是养成读、听、思、议、记的好习惯。
一、读
怎样才能促进学生重视“读”并正确地“读”呢?读分默读和朗读,教师可以从这两方面着手:
1.默读重在获取信息以及与文本交流,朗读重在体味情感,培养语感。所以要想培养学生读的习惯,教师首先要告诉学生读的目的和任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探索。其次要教会学生如何精读、略读、浏览;在阅读过程中如何抓关键词、关键句;如何用符号,做批注,并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引导学生读与思结合起来,在读中思考、读中质疑、疑中获释。
2.朗读更重视情感的体味和感悟,重视语感的培养,所以教师必须从学习朗诵艺术的高度教会学生朗读。只有在读中体会到了读的乐趣,学生才会重视读、乐于读,形成读的习惯;只有掌握了读的方法才会读得好、读得快、读得有效;任何不负责任的“放任自读”都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听
要想课堂上学生重“听”,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运用较好的教学艺术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时因材(教材)采取不同的教法,比如适当的范读、适当展示教师的下水作文、适当应用课件、适当插入文坛趣事,展开比较阅读、比赛阅读等,不可千篇一律,教学方式要灵活。
2.教师的语言要优美、生动,还要适当地加入风趣诙谐的语句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三、思
恰当地设疑释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思考,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抓教师讲课的要点、跟上教师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交流互动等。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想学生能紧随教学活动展开思考,首先要从“教”的角度设计问题。
1.要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知识实际、思想情感实际和生活阅历实际。提问要适合不同层次和梯度的学生,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设计的问题要有梯度,要层层设疑、步步引导,提问切忌空泛。
3.设计问题要充分把握授课内容实际,巩固记忆型的知识点可设计成齐答的问题,筛选整合信息型可设计成一连串问题的组合,联想阐发型可设计成讨论交流的问题。
四、议
“议”的习惯和风气也是需要培养的。只有形成习惯和风气,才可放手将一些值得争论和思辨的问题交给学生议。“议”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同桌议、小组议、大组议,甚至可以组织辩论赛。“议”要民主,教师一定要善于调动学生反馈语文学习信息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主动发问。
五、记
如何诱导学生勤“记”呢?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教给学生一套做笔记的符号,例如生词、疑难句子、精彩词句、重点或关键词句用什么符号标注,注释怎么写、旁批怎么写、感想怎么写等。
2.要告诉学生在听教师的讲解时记什么,哪些需要完整的記,哪些只记关键词,如何抓关键词等。
3.教师讲课过程中要对需记内容加以暗示和提醒,比如提高声音、重复、强调等。
4.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板书。板书应该提炼得少而精,醒目且完整,使之能启发学生,为学生做笔记提供良好条件,从而培养出学生做笔记的兴趣和做笔记的学习习惯。
以上五点,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问还是议,教者都要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有价值的信息和闪光的地方,切忌求全责备。
学生一旦养成了“读”“听”“思”“议”“记”的课堂听课习惯就能集中精力听讲,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生,良好的听课习惯一旦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意识便会提高,学生主动阅读、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勇敢交流、善于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都会加强,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意识也会加强。学生的阅读面扩大了,写作的量增加了,情感体验丰富了,思考深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就提高了。
【作者单位:四川省隆昌县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