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利用2012年CHARLS全国基线调查数据,通过建构医疗服务利用回归模型,对农村老年居民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老年居民医疗资源利用水平会受到医疗成本的显著影响,同时农村老年人的子女数量以及就医距离对其医疗资源利用水平也存在着一定影响。由此可见,有效管控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满足农村老年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的政策要点。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 医疗资源利用 医疗成本
一、研究背景
本文主要探究医疗成本对农村老年人医疗资源利用水平的影响。由于农村老年人普遍教育程度不高,对医疗知识的认知能力有限,同时近年来农村的经济和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老年居民越发开始关自身的健康问题,更高的医疗费用可能会误导农村老年人对待医疗资源利用的看法,原因在于更高的医疗费用会使医疗消费群体过分判断自己的患病程度或者过分放大医疗资源的效果,以及老人子女会受到孝道因素的影响,最终更高的医疗费用导致了更多农村老年人对医疗资源的消费。所以本文做出预测医疗成本与农村老年人医疗资源利用程度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二、医疗成本对农村老年人医疗资源利用的实证分析
1.建立模型。以农村老年人预测的下一年的就医次数为因变量(Y),医疗价格(X1)、距医院的距离(X2)、子女数量(X3)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如下:Y=α+β1X1+β2X2+β3X3我们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1.38+0.00003X1-0.00083X2+1.69X3
从以上回归方程中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为10%的情况下,医疗价格和子女数量这两个解释变量呈现了较高的显著性,均与农村老年人所预测的下一年就医次数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但是距医院的距离这一解释变量并不显著。
2.基于回归方程的效用分析。医疗价格这一解释变量的系数为0.00003,即医疗费用每增加1万元,农村老年人群体预期下一年的就医次数会增加0.3次,并且二者之间呈现的检验结果呈现出高度的显著性。这一回归结果印证了我们最初的假设,对于农村老年人群体,医疗费用的增加不但不会降低他们的医疗资源利用水平,反而会增加他们对医疗资源的利用水平。原因如下,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经济水平也稳步提高,伴随而来的是农村居民不仅仅把自己的生活水平定位在温饱状态,越来越开始注重自己的健康问题。所以随之而来的是养老意识、保健养生意识在农村老年人居民群体中开始逐渐普及,农村老年人开始接受一些医疗技术和基础常识,认识到了利用医疗资源所能够给自己带来的益处,所以农村老年人这一群体对医疗资源产生了需求偏好,同时他们也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即同时具备了对医疗资源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
但是鉴于农村老年人这一群体的特殊性,需求与价格的反向关系可能会发生逆转,因为这一代农村老年人的成长环境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普遍教育程度较低,对待新兴事物的认知能力较低,所以他们对现代医疗资源有很大的认识偏差与局限,往往容易过分评估自己的病情或者过分依赖医疗资源的使用,甚至认为医院是万能的,一分价钱一分货,所以较高的医疗费用容易使农村老年人这一群体过度评估自己的健康状况,甚至造成过度医疗。
解释变量子女数量与医疗资源利用水平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农村老年人每多一个子女,其预测的下一年就医次数会增加1.69次。原因在于农村老年人群体大部分丧失了劳动能力,没有自己独立的收入,他们的生活费用多由其子女负担,对医疗资源利用方面的支出也要通过子女来承担,子女数量越多就意味着可以给予他们的父母更多的经济支持,使他们的父母拥有更多消费医疗资源的机会。同时,农村老年人是社会中的一个弱势群体,仅仅有经济实力还是难以保障他们去充分的利用医疗资源,他们需要咨询、交通、手续办理、护理、投诉维权等一系列与医疗资源利用相关的事件,这些要素都是医疗资源使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农村老年人居民受到文化、地理位置以及身体状况的影响无法独立完成这些事项,所以子女数量越多,他们所能够得到的这些辅助就越多,就可以更好的去消费医疗产品,也就是说子女数量其实是农村老年人医疗资源可利用度的一个量化指标,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是显著存在的。
距离医院距离这一解释变量虽然与医疗资源利用水平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是统计结果并不显著。理论上来讲离医院的距离越大,其就医的通勤成本越高,所预期的就医次数应该下降,即就医距离会限制医疗资源的利用水平。但是在实际中情况并非如此,因为医疗资源利用程度对距离的变化不敏感,如果一个医疗消费者认为自己有就医的需求,便很难由于距医院的距离加大而放弃既定的就医计划,地理空间并没有对他们的医疗资源利用水平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3.农村老年居民医疗资源利用所面临的问题。虽然我们的研究结果是医疗资源利用水平与医疗成本之间呈现一个正相关的关系,但并不是说要鼓励医疗费用的进一步提高。恰恰相反,这样的正相关关系反应出我国老年人居民在利用医疗资源时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即医疗资源提供方可能会利用自己的垄断优势,再加上農村老年人群体自身的认知局限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成本以谋取利润。这种行为的表象结果是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群体的医疗资源利用水平,实质上来看是加重了农村老年人群体的就医负担,所以从更长远的时间跨度来看,势必会导致医疗机构不合理收入的快速增长,农村老年人群体生活水平的下降。
就医距离与医疗资源利用水平之间不显著的关系所揭示的问题是我国目前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中国大城市的医院密集程度和拥有的高端服务设备数量已经达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广大农村地区则依然是缺医少药的状态,有就医需求的农村老年居民就必须接受既定的医疗分配格局,即使面临高昂的通勤成本也只能被动接受。所以目前的医疗体系服务方式不仅无法自发地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而且必然导致医疗服务资源在层次布局上向高端服务集中,在地域布局上向高购买力地区集中,从而使农村老年人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大大降低。
三、政策建议
1.加强医疗机构监管力度。政府应当出台更加规范的医疗机构定价机制和监管机制,严格限制医疗机构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变相提高各项医疗收费,合理调整医药价格,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度,严格控制各项医疗资源服务的费用。
2.完善医疗资源分配格局。政府应当进一步合理化医疗资源分配体系,在发展城市大型医院的同时兼顾农村地区基础医疗的建设,鼓励医务人员走向基层,加大基础医疗的财政投入力度,改善基础医疗的设备水平,关注农村老年人这一弱势群体的医疗利用问题。在总体医疗资源有限的前提下,由于就医距离与农村老年人群体医疗资源利用水平之间关系不显著,所以应当更加注重改善医疗机构建设的服务质量以及合理化医疗资源的利用成本,而不是单纯地多开设医疗网点以缩小就医距离。
3.加强农村老年人群体的基础医疗教育。农村老年人群体医疗资源利用水平与医疗费用之间的正向关系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农村老年人这一群体对基础医疗知识的认知局限性,所以基层政府和卫生系统应当以讲座、传单、义诊等各类形式向农村地区广大的老年人群体普及医疗知识,使他们对现代医学有一个基础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医疗消费观,从而更加合理有效地去利用医疗资源,切实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封进、秦蓓:《中国农村医疗消费行为变化及其政策含义》,《世界经济文汇》2006 年第1期.
[2]高梦滔、姚洋:《性别、生命周期与家庭内部健康投资——中国农户就诊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3]高梦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户卫生服务利用》,《世界经济》2010 年第10期.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 医疗资源利用 医疗成本
一、研究背景
本文主要探究医疗成本对农村老年人医疗资源利用水平的影响。由于农村老年人普遍教育程度不高,对医疗知识的认知能力有限,同时近年来农村的经济和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老年居民越发开始关自身的健康问题,更高的医疗费用可能会误导农村老年人对待医疗资源利用的看法,原因在于更高的医疗费用会使医疗消费群体过分判断自己的患病程度或者过分放大医疗资源的效果,以及老人子女会受到孝道因素的影响,最终更高的医疗费用导致了更多农村老年人对医疗资源的消费。所以本文做出预测医疗成本与农村老年人医疗资源利用程度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二、医疗成本对农村老年人医疗资源利用的实证分析
1.建立模型。以农村老年人预测的下一年的就医次数为因变量(Y),医疗价格(X1)、距医院的距离(X2)、子女数量(X3)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如下:Y=α+β1X1+β2X2+β3X3我们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1.38+0.00003X1-0.00083X2+1.69X3
从以上回归方程中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为10%的情况下,医疗价格和子女数量这两个解释变量呈现了较高的显著性,均与农村老年人所预测的下一年就医次数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但是距医院的距离这一解释变量并不显著。
2.基于回归方程的效用分析。医疗价格这一解释变量的系数为0.00003,即医疗费用每增加1万元,农村老年人群体预期下一年的就医次数会增加0.3次,并且二者之间呈现的检验结果呈现出高度的显著性。这一回归结果印证了我们最初的假设,对于农村老年人群体,医疗费用的增加不但不会降低他们的医疗资源利用水平,反而会增加他们对医疗资源的利用水平。原因如下,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经济水平也稳步提高,伴随而来的是农村居民不仅仅把自己的生活水平定位在温饱状态,越来越开始注重自己的健康问题。所以随之而来的是养老意识、保健养生意识在农村老年人居民群体中开始逐渐普及,农村老年人开始接受一些医疗技术和基础常识,认识到了利用医疗资源所能够给自己带来的益处,所以农村老年人这一群体对医疗资源产生了需求偏好,同时他们也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即同时具备了对医疗资源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
但是鉴于农村老年人这一群体的特殊性,需求与价格的反向关系可能会发生逆转,因为这一代农村老年人的成长环境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普遍教育程度较低,对待新兴事物的认知能力较低,所以他们对现代医疗资源有很大的认识偏差与局限,往往容易过分评估自己的病情或者过分依赖医疗资源的使用,甚至认为医院是万能的,一分价钱一分货,所以较高的医疗费用容易使农村老年人这一群体过度评估自己的健康状况,甚至造成过度医疗。
解释变量子女数量与医疗资源利用水平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农村老年人每多一个子女,其预测的下一年就医次数会增加1.69次。原因在于农村老年人群体大部分丧失了劳动能力,没有自己独立的收入,他们的生活费用多由其子女负担,对医疗资源利用方面的支出也要通过子女来承担,子女数量越多就意味着可以给予他们的父母更多的经济支持,使他们的父母拥有更多消费医疗资源的机会。同时,农村老年人是社会中的一个弱势群体,仅仅有经济实力还是难以保障他们去充分的利用医疗资源,他们需要咨询、交通、手续办理、护理、投诉维权等一系列与医疗资源利用相关的事件,这些要素都是医疗资源使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农村老年人居民受到文化、地理位置以及身体状况的影响无法独立完成这些事项,所以子女数量越多,他们所能够得到的这些辅助就越多,就可以更好的去消费医疗产品,也就是说子女数量其实是农村老年人医疗资源可利用度的一个量化指标,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是显著存在的。
距离医院距离这一解释变量虽然与医疗资源利用水平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是统计结果并不显著。理论上来讲离医院的距离越大,其就医的通勤成本越高,所预期的就医次数应该下降,即就医距离会限制医疗资源的利用水平。但是在实际中情况并非如此,因为医疗资源利用程度对距离的变化不敏感,如果一个医疗消费者认为自己有就医的需求,便很难由于距医院的距离加大而放弃既定的就医计划,地理空间并没有对他们的医疗资源利用水平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3.农村老年居民医疗资源利用所面临的问题。虽然我们的研究结果是医疗资源利用水平与医疗成本之间呈现一个正相关的关系,但并不是说要鼓励医疗费用的进一步提高。恰恰相反,这样的正相关关系反应出我国老年人居民在利用医疗资源时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即医疗资源提供方可能会利用自己的垄断优势,再加上農村老年人群体自身的认知局限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成本以谋取利润。这种行为的表象结果是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群体的医疗资源利用水平,实质上来看是加重了农村老年人群体的就医负担,所以从更长远的时间跨度来看,势必会导致医疗机构不合理收入的快速增长,农村老年人群体生活水平的下降。
就医距离与医疗资源利用水平之间不显著的关系所揭示的问题是我国目前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中国大城市的医院密集程度和拥有的高端服务设备数量已经达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广大农村地区则依然是缺医少药的状态,有就医需求的农村老年居民就必须接受既定的医疗分配格局,即使面临高昂的通勤成本也只能被动接受。所以目前的医疗体系服务方式不仅无法自发地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而且必然导致医疗服务资源在层次布局上向高端服务集中,在地域布局上向高购买力地区集中,从而使农村老年人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大大降低。
三、政策建议
1.加强医疗机构监管力度。政府应当出台更加规范的医疗机构定价机制和监管机制,严格限制医疗机构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变相提高各项医疗收费,合理调整医药价格,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度,严格控制各项医疗资源服务的费用。
2.完善医疗资源分配格局。政府应当进一步合理化医疗资源分配体系,在发展城市大型医院的同时兼顾农村地区基础医疗的建设,鼓励医务人员走向基层,加大基础医疗的财政投入力度,改善基础医疗的设备水平,关注农村老年人这一弱势群体的医疗利用问题。在总体医疗资源有限的前提下,由于就医距离与农村老年人群体医疗资源利用水平之间关系不显著,所以应当更加注重改善医疗机构建设的服务质量以及合理化医疗资源的利用成本,而不是单纯地多开设医疗网点以缩小就医距离。
3.加强农村老年人群体的基础医疗教育。农村老年人群体医疗资源利用水平与医疗费用之间的正向关系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农村老年人这一群体对基础医疗知识的认知局限性,所以基层政府和卫生系统应当以讲座、传单、义诊等各类形式向农村地区广大的老年人群体普及医疗知识,使他们对现代医学有一个基础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医疗消费观,从而更加合理有效地去利用医疗资源,切实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封进、秦蓓:《中国农村医疗消费行为变化及其政策含义》,《世界经济文汇》2006 年第1期.
[2]高梦滔、姚洋:《性别、生命周期与家庭内部健康投资——中国农户就诊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3]高梦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户卫生服务利用》,《世界经济》2010 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