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增减效应”(又称“阿伦森效应”)是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即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减少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都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运用“增减效应”,能够让批评“入耳”更“入心”。
关键词:增减效应;学生管理;教师
一、对学生评价的惯常思维
初为人师,总感觉经验不足。我在评价学生时,难免将学生的优点和缺点都要诉说一番。在我们的惯常思维中,因为知道学生和家长都喜欢听好话。我在与家长或学生谈话时,往往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认为这样至少让家长和学生能感觉到我并不是把学生一棍子打死,让他们觉得学生其实有很多优点,只是这次的错误需要引起他们的重视。但是几次评价下来没想到这种方式却是一种极不理想的评价方式。
二、何为“增减效应”
我想到以前在学习教育心理学时,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理论——“增减效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为了研究这一理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把80名被试者分成4组,每组被试者都有7次机会听到某个人(心理学家预先安排的)对他们的评价。第1组为贬抑组,即7次评价只说被试者的缺点却不说优点;第2组为褒扬组,即7次评价只说被试者的优点却不说缺点;第3组为先贬后褒组,即前4次评价专门说被试者的缺点,后3次则专门说被试者的优点;第4组为先褒后贬组,即前4次评价专门说被试者的优点,后3次则专门说被试者的缺点。
当这4组被试者都听完对自己的评价后,心理学家要求他们各自说出对这个人的喜欢程度。结果发现,最喜欢这个人的竟是先贬后褒组而不是褒扬组,因为他们普遍觉得,如果只是褒扬或先褒后贬均显得虚伪,只贬不褒又不客观,而先贬后褒则显得客观且有诚意。
根据实验的结果,心理学家提出了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又称“阿伦森效应”),即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减少的人。
三、对“增减效应”的尝试运用
高某在高一上学期的某次次月考中考了全班第一名,年级前一百名,这样优异的成绩让他成了全班学生眼中的“神人”,总成绩的好名次并不能掩盖他语文那可怜的分数,相比年级前一百的名次,语文成绩才是将将及格,年级一千一百多名。后面的几次考试总成绩虽然有起伏,不过还是能保持在班级前十,但是语文成绩依旧不是很理想。前几次我找他谈有关语文成绩一直不理想的问题,他给我的回应都是找不到原因,他也不知道自己的语文成绩为何会一直没有改善,我每次都在他防备的眼神和满不在乎的语气中败下阵来。
意识到这一问题后,我便开始反思自己和高某对话时是否有不妥当的地方,并决定逐渐在以后对他进行评价时运用“增减效应”。
上次月考之后,我再次把高某叫到办公室。刚坐定时,他仍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态度。我不客气地说:“我怎么觉得你那么傲慢和自以为是呢?”听到这句话,高某的表情一下就变了。
这时,我话锋一转:“其实我一直都很欣赏你。作为你的语文任课老师,觉得你的语文基础真的不错,看你平时读的书也不少,特别喜欢读《三国演义》,这一部分的历史懂得也很多。你怎么懂得那么多的历史知识啊?”
高某回答:“我对《三国演义》很感兴趣,喜欢读这方面的书。”说着说着,高某的眼圈开始红了。
我装作没看见,继续表扬他:“嗯,看得出来,你对学习还是有一套自己的方法的。”还没等我继续表扬下去,他就忍不住哭了起来。问其原因,原来是因为我对他“自以为是”的评价让他接受不了。
我反问了他一句:“你说我为什么会这么看你呢?是不是其他老师和同学也这么说过你?”再后来,我们俩的谈话就很容易了,没有了芥蒂,也没有了那种不舒服的氛围。我很快了解到他语文考试考得那么差的原因——高中语文要背要记的东西太多,平时时间感觉不是很够用,做题有的时候也不得法。
再后来,每次我要批评他一些错误的时候,都会先说他的问题,然后夸他有进步和表现不错的地方,等他愿意跟我继续聊下去的时候,再回到起初的主题上,这时他会自觉地说出自己以后应该注意之处。这个结论是他自己反思得来的,而不是我强迫他接受的,所以他之后再不會犯同样的错误。
四、感悟与思考
初步尝试取得了成功,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们老师在评价学生时,如果先说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学生就能体会到老师是在真诚地与他交流,是在平等地沟通,而不是用权威压制学生。
当然,我们也不能机械地照搬“增减效应”。仅靠褒与贬的顺序变化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倘若不根据具体对象、内容、时机和环境,一味采取先贬后褒的方法,有时也会弄巧成拙。
参考文献:
[1]善用心理效应提升育人艺术[J].葛烨.教育视界.2015(11).
[2]罗宁城.“增减效应”在教育中的尝试运用[J].班主任,2014(12):14-15.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 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
关键词:增减效应;学生管理;教师
一、对学生评价的惯常思维
初为人师,总感觉经验不足。我在评价学生时,难免将学生的优点和缺点都要诉说一番。在我们的惯常思维中,因为知道学生和家长都喜欢听好话。我在与家长或学生谈话时,往往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认为这样至少让家长和学生能感觉到我并不是把学生一棍子打死,让他们觉得学生其实有很多优点,只是这次的错误需要引起他们的重视。但是几次评价下来没想到这种方式却是一种极不理想的评价方式。
二、何为“增减效应”
我想到以前在学习教育心理学时,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理论——“增减效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为了研究这一理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把80名被试者分成4组,每组被试者都有7次机会听到某个人(心理学家预先安排的)对他们的评价。第1组为贬抑组,即7次评价只说被试者的缺点却不说优点;第2组为褒扬组,即7次评价只说被试者的优点却不说缺点;第3组为先贬后褒组,即前4次评价专门说被试者的缺点,后3次则专门说被试者的优点;第4组为先褒后贬组,即前4次评价专门说被试者的优点,后3次则专门说被试者的缺点。
当这4组被试者都听完对自己的评价后,心理学家要求他们各自说出对这个人的喜欢程度。结果发现,最喜欢这个人的竟是先贬后褒组而不是褒扬组,因为他们普遍觉得,如果只是褒扬或先褒后贬均显得虚伪,只贬不褒又不客观,而先贬后褒则显得客观且有诚意。
根据实验的结果,心理学家提出了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又称“阿伦森效应”),即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减少的人。
三、对“增减效应”的尝试运用
高某在高一上学期的某次次月考中考了全班第一名,年级前一百名,这样优异的成绩让他成了全班学生眼中的“神人”,总成绩的好名次并不能掩盖他语文那可怜的分数,相比年级前一百的名次,语文成绩才是将将及格,年级一千一百多名。后面的几次考试总成绩虽然有起伏,不过还是能保持在班级前十,但是语文成绩依旧不是很理想。前几次我找他谈有关语文成绩一直不理想的问题,他给我的回应都是找不到原因,他也不知道自己的语文成绩为何会一直没有改善,我每次都在他防备的眼神和满不在乎的语气中败下阵来。
意识到这一问题后,我便开始反思自己和高某对话时是否有不妥当的地方,并决定逐渐在以后对他进行评价时运用“增减效应”。
上次月考之后,我再次把高某叫到办公室。刚坐定时,他仍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态度。我不客气地说:“我怎么觉得你那么傲慢和自以为是呢?”听到这句话,高某的表情一下就变了。
这时,我话锋一转:“其实我一直都很欣赏你。作为你的语文任课老师,觉得你的语文基础真的不错,看你平时读的书也不少,特别喜欢读《三国演义》,这一部分的历史懂得也很多。你怎么懂得那么多的历史知识啊?”
高某回答:“我对《三国演义》很感兴趣,喜欢读这方面的书。”说着说着,高某的眼圈开始红了。
我装作没看见,继续表扬他:“嗯,看得出来,你对学习还是有一套自己的方法的。”还没等我继续表扬下去,他就忍不住哭了起来。问其原因,原来是因为我对他“自以为是”的评价让他接受不了。
我反问了他一句:“你说我为什么会这么看你呢?是不是其他老师和同学也这么说过你?”再后来,我们俩的谈话就很容易了,没有了芥蒂,也没有了那种不舒服的氛围。我很快了解到他语文考试考得那么差的原因——高中语文要背要记的东西太多,平时时间感觉不是很够用,做题有的时候也不得法。
再后来,每次我要批评他一些错误的时候,都会先说他的问题,然后夸他有进步和表现不错的地方,等他愿意跟我继续聊下去的时候,再回到起初的主题上,这时他会自觉地说出自己以后应该注意之处。这个结论是他自己反思得来的,而不是我强迫他接受的,所以他之后再不會犯同样的错误。
四、感悟与思考
初步尝试取得了成功,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们老师在评价学生时,如果先说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学生就能体会到老师是在真诚地与他交流,是在平等地沟通,而不是用权威压制学生。
当然,我们也不能机械地照搬“增减效应”。仅靠褒与贬的顺序变化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倘若不根据具体对象、内容、时机和环境,一味采取先贬后褒的方法,有时也会弄巧成拙。
参考文献:
[1]善用心理效应提升育人艺术[J].葛烨.教育视界.2015(11).
[2]罗宁城.“增减效应”在教育中的尝试运用[J].班主任,2014(12):14-15.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 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