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建设用地需求量的与日俱增迫使许多城市仍然采用“摊大饼”式的开发模式,不仅不重视提高城市存量土地的利用效率,而且热衷于把占用城市周边的耕地作为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的主要手段。因此,在追求城市发展经济效益的同时,有必要改变城市土地粗放开发经营管理的模式,促进城市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的方向发展,这是解决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建立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体系,有利于定量地评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为缓解城市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促使城市开发集约化提供科学对策。然而,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评价指标方法尚无统一定论。以往建立的指标体系只是单纯从土地投入与产出这一经济角度出发,或者从经济、社会、生态这3方面出发,忽略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容体系的系统性研究少,往往脱离区域实际,从而造成评估结果出现偏颇。在此,结合丘陵山区的实际特点,从多学科综合的角度,构建了一套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体系,以期能够为科学评估山地城市土地利用,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以重庆丘陵山区城市土地为研究对象,以地租地价理论、区位理论、土地报酬递减原理、城市土地利用的互动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驱动力系统、集约利用评价等,结合重庆丘陵山区城市特点,采用多学科综合协同研究,运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构建了一套基于山地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并以茶园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合理化建议。 本文围绕六个部分来进行研究,其中论文的第四和第五部分为其核心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对研究背景及意义、选题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等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相关理论及方法进行了评述,指出了现行土地利用评价方法的优点和缺点;第四部分是对山地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包括山地城市土地利用特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等内容;第五部分是对山地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进行案例分析,包括研究案例概况、土地集约利用评判模型、案例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过程等内容,第六部分则是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引入相关政策启示。 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或认识: 1)对已有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相关理论及方法评述后认为,在开展山地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时,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兼顾是确保评价科学性的方法保证;土地利用的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结合是确保评价指标全面性的保证;此外,评价指标的参考数据还应符合一定区域发展的阶段特征。结合以上因素,在本文构建的山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体系中,山地土地利用状况的优劣、山地土地用地效益和山地土地管理绩效三者成正比关系;各类子目标包括山地土地利用程度、山地土地用地结构状况、山地土地利用强度,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山地土地利用监管绩效、山地土地供应市场化程度,其各类子目标的权重值实现得越大,代表该研究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越好。 2)根据茶园新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计算模型来进行演算,我们可以得出该区域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为90.88,其土地利用状况、土地用地效益、土地管理绩效演算出来分别是94、88、88。由于各山地城市开发区的土地利用度综合分值一般都在0~100之间,我们可以判断出茶园新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情况较好。从各目标层来看,茶园新区土地利用状况提升空间较后两者小。因此,茶园新区需在后期结合山地地形特征,综合平衡土地开发韵投入产出力度,作好整体布局策略,从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维护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