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是陈永林于1963年订立的新亚种。近年来,西藏飞蝗在西藏、青海玉树、川西高原上危害十分严重,对于西藏飞蝗的研究,目前仅限于在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耐寒性及其分布上,而对其各虫龄食性、食量、防治指标和及其产卵习性尚未见相关报道和研究。通过室外和室内笼罩试验就西藏飞蝗的食性、食量、防治指标及其产卵习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获得了如下研究结果。1.西藏飞蝗的取食范围和取食喜好随虫龄的增大而有较大的变化,1~3龄蝗蝻喜食牧草;4龄后喜食青稞和冬小麦,而对牧草的取食频率相对较低。野外调查表明,西藏飞蝗食性随当地植物的季节性更替而变化,初孵蝗蝻主要以牧草为食;6~7月,虫龄较大的西藏飞蝗则能扩散至青稞和冬小麦地取食;8月群集危害青稞、小麦和牧草;8月底西藏飞蝗只在草地里取食牧草,完成产卵。2.西藏飞蝗取食频率与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上午10时之前各虫龄取食频率均较低,上午11时为一个取食高峰期,中午12~14时其取食频率相对降低,下午15~17时为西藏飞蝗取食的最高峰期。各虫龄的取食频率与时间的相关性有所区别,西藏飞蝗1~3龄的取食频率各时段都较低,主要集中在上午11时和下午15~17时,而4龄、5龄和成虫则取食活动时间范围较宽,高峰期的分布也较宽。3.不同植物对西藏飞蝗生长发育有影响。自然条件下,西藏飞蝗取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能够完成蝗蝻的生长发育与生殖过程。在人为的胁迫下,还可取食沙棘和十字花科的植物,但取食沙棘后不能完成蝻期的生长发育;取食白菜后虽能完成蝗蝻的生长与蜕皮,但无法羽化。4.西藏飞蝗的食量与虫龄大小密切相关。西藏飞蝗1~3龄取食量较小;4龄至成虫期取食量剧增,5龄和成虫期为暴食期。5.西藏飞蝗通过取食叶片和茎杆对青稞造成破坏使其产量降低,在产量构成因素中,千粒重最容易受到影响,其次是穗粒数;青稞产量((?)1)和损失率((?)2)与虫口密度(x)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回归关系为:(?)1=-7.3306x+373.9(R2=0.9871);(?)2=0.0188x(R2=0.9834);西藏飞蝗对青稞防治指标为ET=3.01头/m2。西藏飞蝗对牧草的破坏主要是取食牧草和使其断落,5龄至成虫期对牧草破坏最大;西藏飞蝗对牧草防治指标为ET=4.44头/m2。6.植被影响西藏飞蝗的产卵量。西藏飞蝗成虫在不同植被下的产卵块数和平均每雌产卵量有所差异,草地环境下的最多,其次分别为河滩草地、青稞地、山地。7.不同植被土壤影响西藏飞蝗产卵。在温湿度等外界气候条件和提供的食物相同的情况下,西藏飞蝗产卵对不同的土壤有明显的选择性,其中草地为最适宜西藏飞蝗产卵的土壤类型,其次分别为河滩草地、青稞地、山地和菜地,而西藏飞蝗未选择在河滩砂石地上产卵。当pH位于7.29~7.55之间,选择产卵量与pH值未呈现出有特定的规律性;当含水量位于4.134%~18.218%之间,西藏飞蝗产卵对土壤的含水量有一定的选择性,有一最适含水量;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对西藏飞蝗的选择产卵性没显著影响;土壤颗粒对西藏飞蝗产卵选择性有一定影响。8.组建了西藏飞蝗产卵对土壤理化因子的选择性模型。通过三元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得出西藏飞蝗产卵比例p与含盐量(z1)、含水量(z2)、pH值(z3)的回归模型为:(?)=-101.5638k-0.0060z12k-13.6110z22k-0.3965z32k-2.7036z1k-58.3328z2k-8.4956z3k,其中k为一待定常数。最适产卵土壤的综合理化指标:盐分含量为0.081%~0.120%,含水量为2.908%~3.752%,pH值为7.353~7.647时。单因素分析得:西藏飞蝗产卵选择性对盐分非常敏感,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西藏飞蝗选择产卵比例急剧降低;西藏飞蝗产卵的最适土壤含水量为7.500%;西藏飞蝗产卵的最适土壤pH值为7.5。两因素与试验指标的关系与贡献度分析得:三因素对西藏飞蝗产卵选择性影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含盐量>含水量>p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