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相得益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guangli1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千百年来流播海内外的脍炙人口的华章,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某些教师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听读或者朗读感受古典诗词文本鲜明的韵律美,通过引导学生对字词句意的理解欣赏古典诗词文本的意境美,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背诵、默写等强化对古典诗词文本的记忆。这当然无可厚非,因为这是古典诗词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然而,如果仅仅满足于此,就显然非常不足。因为古典诗词阅读教学还应该“更上一层楼”,即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从文本中探寻读写结合的连接点,以读助写,以写促读,相得益彰。
  一、改写:用全新的文学样式诠释文本
  古典诗词教学时,在引导学生诵读、理解、品鉴文本的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密切关注文本样式(体例)、主旨、内容、风格、形象等,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古典诗词文本。在文本鉴赏活动结束后,为学生设计一个与古典诗词文本内容、主旨相同但是体例完全不同的写作训练活动,指导学生对古典诗词文本进行“换汤不换药”的改写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此前积淀的写作知识储备,用一种不同于古典诗词文学样式的文体诠释古典诗词文本内容,从而使学生既更深入地理解古典诗词文本的内容与主旨,又在古典诗词文本的阅读品鉴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随堂改写训练。
  如教学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时,我要求学生在充分鉴赏文本所描绘的冬末春初之际在北固山下停泊小舟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风正帆悬、海日升腾等壮丽之景,充分体味诗歌中寄寓的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后,在不改变原诗描写的意象、意境及所抒发的情感的前提下,发挥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运用散文般优美的语言对这首诗加以改写:可以将之改写成写景抒情散文,也可以将之改写成融情于景的记叙文,并让学生明白:改写成融情于景的记叙文时,可以用第一人写,也可以用第二人称写,结果很多学生选择了用第一人称改写,理由是“便于抒发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赞叹之情和对家乡的无比思念之情”。
  二、创造:用丰富的想象丰盈文本
  形式短小精悍、语约义丰、意蕴深远、场景或者事件或者情感跳跃性强等,是古典诗词有别于其他文体样式的显著体征。上述特点,在古典诗词文本中具体表现为:比比皆是的“空白”或“留白”点。阅读古典诗词时,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语境发挥充分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对其“空白”点进行合情合理的填补,还要以此为读写结合的连接点,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设计合理的、灵活机动的创造性读写训练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合情合理的想象实现古典诗词文本内容、意境、画面、情感、形象等审美意蕴的再创造,使原本高度凝练的古典诗词语言变得鲜活流畅,使原本大幅度的情感跳跃或者场景跳跃或者故事情节跳跃等变得连贯,从而达到丰盈古典诗词文本审美意蕴的目的。
  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时,为了充分展示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引导学生充分体味诗人对寄寓于作品中的对妻子(一说对友人)的热切思念与缠绵悱恻情感,我引导学生对诗歌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中诗人设想中的与妻子(或友人)久别相逢后在烛光下的西窗夜话场景进行二度创作,要求必须有人物的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肖像描写、环境描写等,结果很多学生均快速而高效地完成这次二度创作任务。
  三、借鉴:用古典诗词扮靓学生习作
  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写作借鉴,并非指导学生模仿借鉴古典诗词的文学样式写作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而是引导学生学习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文化,将古典诗词中的经典语句尽可能地运用到习作之中,使习作充满诗情画意,从而有效提高习作的文学品位,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如教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后,我要求学生以“惜别”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具体要求如下:既要有惜别时的环境描写,又要有惜别时的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等描写,更要有诗歌中的颈联与尾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借鉴或活用等。结果,某些学生在惜别的环境描写中将诗歌中的首联与颔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巧妙化用为:“闹市辅车站,隔窗望学友。与君离别意,同时求学人。”平仄对账韵脚等虽不工整,但是表达的效果却极妙。至于学生在作文中引用诗歌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诗句作为自己对同学或者对朋友或者对兄弟姐妹等的劝勉与慰藉,均能显得自然贴切,不露雕琢之态。又如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过这样一道随堂作文训练题:以《月光下的思念》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者散文,其中必须巧妙引用或者巧妙化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任意一句或者几句诗句,结果学生借鉴或者化用得非常好。
  综上所述,古典诗词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链接点无处不在,只要教师具有一双识别极具读写结合价值连接点的慧眼,巧妙设计随堂读写结合训练活动,并引导学生认真完成,那么古典诗词阅读教学中的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等随堂写作训练就一定会大有成效。故此,恳请各位同仁,在教学古典诗词阅读时,千万不要放弃上述难得的引导学生读写结合、相得益彰的机会。
其他文献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具体而言,教与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新课程改革把教学过程看做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是对“把教学看成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一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如何科学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物理》(以下简称新教材)在内容设置上除了更注重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外,还在教材很多地方设置了一些带有说明性或启发性的辅助材料,笔者称之为“旁注”。旁注短小精悍,是新教材的有机组成,在新教材中有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巧妙使用,就可以收到“秤砣虽小压千斤”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对旁注在新教材中的作用进行简单归纳,以供参考。  一、对教材内容
摘 要: 课堂教学方法很多,但哪些方法能使课堂更高效呢?一节课中如果能恰当应用一些方法,使学生乐意参与到学习中,则能显著增强对课堂教学效果。作者认为陈立冰老师的《看我七十二变》这节课是堂高效的课。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 《看我七十二变》  《看我七十二变》这节课是深圳市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课中关于形变动画的一个内容。在陈立冰老师所展示的这节课里,她将形变动画这一节单纯的操作课非常巧妙地
【设计内容】  《认识角》是小学《数学》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册P73—76“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有关角的知识。本设计通过“拼一拼”、“摸一摸”等一系列的体验性活动贯穿全课。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从教学内容看角的认识并不是纯粹的知识性学习,而是一种体验性的活动,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的学习目标。所以本篇教
摘 要: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受到学生的认识程度、师生交流频度和交流方式、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工作态度、学校的监管力度等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学校要加强实施导师制宣传并注重过程考核,并进一步明确教师工作职责;教师要提高工作的责任意识,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生要加强与导师多方面的主动沟通。三方协力,才能进一步提高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质量。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 实施效果 调查研究  高等教育大众化
摘 要: 教材是静态的,而教学是动态的。作者反思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数学,享受课堂,享受数学”。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反思  教育家布鲁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课堂教学不应是一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布置作业是教师授课后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通常情况是:教师大量盲目地布置作业,学生草草机械地做完,为“完成”作业甚至采取“互助式作业法”,即你做几科作业给我抄,我做另外几科给你抄,还有的同学根本不屑做作业,又怕被老师批评,所以采用“雇佣式作业法”,即找一名同学代写作业,应付差事。最后是教师习惯性地用“√”和“×”评判学生作业的正误。由这种情况我们得知,教
摘 要: 三年级的学生习作,处于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的过渡期,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文章从“主题作文”教学入手,多写、多练,保证学生习作的数量。精心挑选学生习作中典型的作品,通过“谈作文”的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学会修改,提高习作质量。可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办班刊,发奖状,领“稿费”,让学生收获习作的快乐,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和水平。  关键词: 小学三年级 习作指导 指导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
摘 要: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从而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教学连接生活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扩充知识的“内存”,使他们享受到创造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生活化 教学手段  生活与教育是同一个东西,不是两
教师心理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切实做好“减负”工作,特别是为教师减负,体谅教师的处境,尽量给教师宽松的环境,逐步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改善其工作和生活条件,减轻其生存压力,这应是“治本”之策。教师应掌握一些心理调适的方法,搞好“心灵环保”,避免不健康情绪的侵扰,进行“心灵养生”,解放自我,做自己心态的主人。  心理科学研究表明,心理状态是人在一定时期表现心理生活全貌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