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休闲中成长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go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休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倡班级休闲文化建设,既是学校学研文化建设的需要,又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育才二小“最炫彩虹”班主任团队把班级休闲文化建设作为研究课题,通过精神文化熏陶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成长。
  一、读书成为一种享受
  育才二小以“齐读共享,沐浴书香”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
  1.确定书目。书目由必选和自选两部分组成。必选书目不少于两本,每年由各年级团队成员统一向学生推荐。去年各年级的书目分别是:一年级,《中国成语故事》和《格林童话》;二年级,《会飞的屋子》;三年级,《夏洛的网》和《长袜子皮皮》;四年级,《爱的教育》和《狼王梦》;五年级,《天蓝色彼岸》;六年级,《呼兰河传》和《青铜葵花》。自选书目由学生征求家长和教师的意见后自主确定,数量不限。
  2.规定读书时间。学校规定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15分钟。为保证阅读效果,班主任要求学生制订详细的读书计划,人人确定读书目标和超越对象。同时,要求学生认真完成读书分享卡,做好读书笔记并在家校联系本上填写自评。时间的落实,要求的细化,为读书活动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3.活动促进。一是“晒书”。班主任导师团队利用班级群,经常开展“晒一晒”读书推广活动。内容包括:晒个人读书目录、晒读书计划、晒好书、晒读书笔记、晒读书卡等。二是开展各种读书评选活动。每月评选“小书虫”或“读书明星”并颁发荣誉证书,每学期末评选“读书达人”、优秀读书小队并给予物质奖励等。三是每周开展一次读书论坛活动,给认真阅读的学生提供秀出自己风采的舞台。二年级有位学生阅读了《这个历史挺靠谱》后,在班级读书论坛上,借助PPT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些故事,交流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让同学们大开眼界。此外,读书笔记评选、读书沙龙、师生共写读书卡、经典古诗词诵读、“读书与健康”讲坛等活动精彩纷呈。特别是教师的亲子阅读产生了示范效应,有力地推动了班级的亲子阅读。
  现在,“读书是一种享受”“爱读书的人是幸福的”正成为师生和家长的共识。
  二、游历成为一种积淀
  如今,旅游已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家庭休闲方式。学生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名山大川,甚至国外的著名景点、知名学府。班主任团队充分利用这种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1.锻炼毅力。现在,不少孩子生活条件优越,但缺乏锻炼,体质不强。班主任团队有针对性地鼓励这部分学生去爬山。武汉周边的一些小山,甚至于名山成为学生的首选。周末或者寒暑假,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一步步登上每座山的最高峰,看大江东去,望湖水一碧,锻炼的不仅是体质,还有品格。
  2.体味生活。有的学生的家乡在乡村,还有的学生与农村的学生结成了对子。班主任团队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学生到农村、山区去,看看祖辈生活过的地方,体味截然不同的生活。有了对生活艰辛的真切体味,感恩教育不再空洞。
  3.培养责任感。班主任团队要求学生在旅游途中认真、独立地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自己的背包自己背、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等,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旅游归来,班主任引导学生把游历见闻制作成精美的PPT,并利用晨会展示。《我的寒假生活秀》《我的暑假生活秀》《我的海外行》等介绍旅游见闻的班级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小导游们对旅游见闻的介绍,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三、实践培植优秀品质
  一是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低年级开展“巧手”系列活动,包括清理书包、收拾碗筷、洗头洗澡等生活自理活动,还包括元旦秀厨艺,端午包粽子、做香囊、编网兜等活动。中年级开展“我的设计我做主”系列活动,活动项目包括诵诗赏蝶剪贴画、时尚帽子秀、盘子里的世界、妙趣叶贴画、蛋壳绘京剧脸谱等。高年级聚焦小小科技发明、变废为宝活动。
  二是倡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六(8)班的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风车,把义卖得来的钱捐给了“谈笑爱心基金”。学完课文《歌词两首》后,学校公开征集“班歌”歌词。《诚勤之歌》《让我们扬起风帆》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最后,学生自主为歌词谱曲,并教大家学唱。
  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展示了学生的才华,而且丰富了班级精神文化内涵。
  学生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班级休闲文化建设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成长。
其他文献
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准确定位一首诗歌的课堂教学目标,需要关注诗歌的育人价值。从哲学范畴看,价值主要有三大要素:客体属性、主体需要以及人的创价活动。以此类推,诗歌的育人价值也有三大要素:诗歌的属性、各学段学生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围绕诗歌所进行的教学互动(也可称之为诗歌的主体化过程)。  一、诗歌的属性·共通价值·诗歌教学的总目标  诗歌的属性决定诗歌的共通价值,对应的是诗歌教学的总目标。  诗歌作
教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以下同版本教材只注明年级和册数)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时,一位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回扣“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句话。说课时,她介绍说,“因为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句”。无独有偶,笔者的学生模拟教学时,无一例外地认为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句。  上网查一查相关资料,发现大家都是这个观点。找来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课程教
用思维导图指导习作教学,能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丰富想象。笔者以鄂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指导课——《玩具宝贝》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确定主体  孩子的童年总是与玩具相伴相随,因此《玩具宝贝》这个题目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教师不用担心学生无话可说。教师真正需要思考与面对的问题是:每个学生都有很多玩具,究竟选哪一个进行习作呢?这个问题关系着习作指导的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系原主任,教育部“国培计划”上海师范大学小学语文示范性培训项目首席专家,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学术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小学语文(实验本)教材主编。主要著作有《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研究》《外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概述》《语文教学研究大系·小学教学卷》等四十
“《带上她的眼睛》是一篇科幻小说,我想从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入手上这堂课,从而带领学生理解作品主题。”  “《带上她的眼睛》是一篇自读课文,你这样设计不是与教读课文没有区别了吗?”  “那仍然运用批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行吗?让学生自己划分段落层次,找到精彩语句、人物描写等进行批注思考。”  “自读课文的批注都这样处理那就没有意思了。这篇科幻小说有没有什么独特之处,可不可以通过批注让学生学会一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的重要载体。伴随“童书大时代”的到来,少儿出版已成为中国图书市场最大的出版板块,而儿童文学一直是少儿出版市场的最大贡献者。在当代中国儿童文学领域,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  2016年,由于获得全球儿童文学最高奖项——国际安徒生奖,曹文轩填补了中国作家在国际安徒生奖领域的空白。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帕奇·亚
数学体现在个体上的影响表现为人的数学素养。有学者认为,数学核心素养是指能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有条理地进行理性思维、严密求证、逻辑推理和清晰准确地表达的意识与能力。由此可见,数学的严密有序性、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性、数学方法的多样性是提高数学素养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数学素养其实时时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商场打折信息、家庭投资理财等问题。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
复习课该如何为知识建立关联,让旧知识“再增长”?笔者结合《分数的意义》一课的整理和复习,谈一谈复习课的探索与思考。  一、故事中的新认知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因此,笔者设计了“分数墙”这一直观模型。“分数墙”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帮助学生认识、理解、掌握分数单位的有效工具。教学片段如下:  师:光头强有一张桌子,他想测量桌子的长,却没有
当下,许多学校的课题研究非常“高大上”,开题、结题热热闹闹,研究过程冷冷清清。许多课题平时就犹如一座废弃的工厂,等到结题的那一天,就用石灰水、涂料、油漆粉刷一下,等待专家的视察点评。这样的课题研究走入了形式主义的误区,难有成效。  而小课题研究,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所谓小课题研究,就是教师以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小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小问题为研究目标,以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
“鸡兔同笼”问题的根本模型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小学教学鸡兔同笼的目的不是为了完美解题,是为了“育人”——培养小学生猜测、有序思考及逻辑推理的能力,感受数学文化,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而日常教学中老师们还是囿于教解题模式,满堂灌。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教得很费力,学生学得很没劲。  怎样在“鸡兔同笼”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呢?关键是以生为本,学生怎样想,教师就怎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