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小思启大智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unq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许多学校的课题研究非常“高大上”,开题、结题热热闹闹,研究过程冷冷清清。许多课题平时就犹如一座废弃的工厂,等到结题的那一天,就用石灰水、涂料、油漆粉刷一下,等待专家的视察点评。这样的课题研究走入了形式主义的误区,难有成效。
  而小课题研究,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所谓小课题研究,就是教师以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小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小问题为研究目标,以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为研究基础,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之余,能体现教师人生价值、科研水平,促进教师成长的研究。
  本期,就小课题研究的特点及研究策略进行探讨,以期给一线教师以启发。
  小课题研究,是教师以课题研究的意识和思维,审视、发现、剖析、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一种行动研究方式。小课题的提出,是对大课题研究的一种拓展与补充。这种课题研究形式,因其切口小、周期短、易操作而深受一线教师喜爱。现结合个人理解,对小课题的特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小课题的首要特征是“教師本位”
  小课题研究的兴起,一改大课题研究中一线教师被动参与、充当背景的局面,将课题研究下放到教育教学阵地的最前沿,将教师推向前台,成为课题研究的主体,教师研究行为,不再是“应制之作”,而是从教师本人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学科特点、专业短板出发,开展的“我自己的”研究,是教师自主、自觉、自控、自信的一种解决问题、修炼自身的行为。所以,小课题的首要特征就是教师本位,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自主性
  小课题研究的开展,是教师自主、自发、自愿、自觉的行为,教师对课题研究选题、目标、过程、评价、成果拥有完全自主权。
  这种自主性,体现在教师小课题研究的选择,不像重点课题和规划课题那样,有指定的内容、方向和范畴,小课题选题更广泛、自由,没有固定的要求。不同学科的教师都可以立足于自身的本职工作,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
  小课题研究,没有任何强制性和功利性,其行为的结果,有问题的解决、效率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发展,最终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师启动小课题研究的原始动因,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和问题解决的紧迫感;促使教师对小课题研究乐此不疲的动力源泉,是问题解决和学生成长的成就感与责任感。
  2.灵活性
  小课题是教师个人的行为,教师个人就是课题的负责人,教师根据任教的学科特点、教学经验、知识储备、地域特点,可以灵活选择课题内容,研究过程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首先,研究周期灵活。小课题的研究行为,随着问题的发现而开始,随着问题的解决而结束。既可以是一个学年的持续观察、分析。例如“小学一年级学生正确书写习惯形成的行為干预策略”,就需要持续的观察、干预和调整;也可以是几个月或一个单元的思考、尝试。例如“初中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中促进学生正确列方程的教学策略研究”,重点是结合“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相关例题,在连续几个课时中,使学生完整地经历“情境理解——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数学思维活动,在学会解方程中,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积累活动经验,从而培养模型思想,逐步形成应用意识。
  其次,研究成果的表现方式灵活。小课题成果在表现形式上,可以是教育案例、教学课例、教学反思、学具教具设计,也可以是教育教学论文、课题成果报告,在撰写形式上,没有固定模式,叙事、论证、行动策略指南都可以,重点是一事一议,有操作性和推广意义,行之有效即可。
  3.普适性
  小课题是专为一线教师量身定做的课题研究方式,既适合不同教龄的教师,也适合不同学科和岗位的教师。无论新教师、中年教师还是老教师,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学科融合”“协同教学”“课程整合”等理念的提出,出现了不同学科教师就某一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的协同研究,也是很好的小课题研究方式。小课题的普适性,就表现在只要你是一名教师,只要愿意并善于发现问题,就一定有适合你的小课题。
  二、小课题的本质特征是“小而有为”
  1.小切口、易突破
  小课题研究不是为了得出宏大理论、教育模式、管理机制、办学理念,而是根据问题选择某一个点进行尝试、假设、验证、优化。例如,解决问题是整个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难点,是一个大的课题,我们可以从“在读题中梳理圈选重点的方法指导、读题的数学情感表达、某类问题的数量分析策略、某类问题学生解答困难的实证研究、某学段学生直观思维的表达方法分类”等不同角度选择切入口。视角越小越好,因为小,才能使我们的研究向纵深发展,因为小,才能聚千钧之力于一端,定点突破。
  2.短周期、轻负荷
  教师的工作内容多而杂,课题研究的时间主要靠教师在工作中去挤,而一个规划课题,原则上要一年的时间,一个重点课题,需要两年的时间,参与这样的课题研究,一线教师会感到很大的压力与负担。而一个小课题,没有时间要求,可以是一个学期,也可以是几周,时间相对宽松,可以自由安排研究活动。
  3.易操作、重适切
  小课题一般就是教师本人,多则同年级、同学段的教师,无需庞大的机构,无需资金保障,无需按照正规的课题管理方法准备完备的申报、立项、开题报告、结题报告、成果验收等资料,比较好操作。研究的目的,就是找到适合自己、适合自己学生、适合自己学校的好办法。同时,小课题研究,不怕与别人的课题雷同,即使研究同一个选题,也可以有不同的假设与方向,因为课题的受众不同,最终的结论与适切性也不同;小课题还可以在别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本班的可行性检验,发现偏差,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也可以进一步发现问题与选题,这是小课题的又一个显著优势。
  小课题解决的是教师日常工作中最迫切的教育教学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不仅仅是研究者一个人的问题,往往是大多数教师经常遇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是一些易操作、易借鉴、有效果的 “小妙招”,很容易被受同类问题困扰的同行借鉴,这就为小课题成果的推广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小课题的行为特征是“课题思维”
  大课题与小课题不是对立关系,个人不建议因重视小课题而否定大课题研究。最关键的是采用大课题的研究意识与思维,进行小课题的微观研究,所以,小课题的行为特征是“课题思维”,即在进行问题解决的過程中,获得一种超越问题本身的课题思维和课题意识,而不仅仅是问题解决的本身。
  1.重问题意识
  小课题的选题来源于教师对教学行为与效果的反思,这就要求教師跳出教学看教学,站在研究者的高度来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除了必须具备不断优化、精益求精的危机意识、服务意识、职业责任外,还必须有发现的眼光和问题意识。建议首先关注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难点、易错点,从共性的问题中确定研究方向;其次,敢于对已有教材编排、教学设计、行为经验提出质疑,特别是个人在运用这些材料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应、不顺畅、不通透问题,应该及时进行记录、思考、分析;最后,要善于借鉴别人的选题经验,从别人的问题提出、方案谋划中得到启发,一个好的小课题选题,就是一个好的视野与窗口,能启迪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熟视无睹的教学工作和教学现象。
  2.重过程体验
  小课题不涉及纯粹的理念提出与理论证明,是用事实说话。所以,小课题研究更重视过程的体验和常态化的行动研究。在成果展示中,教师所提供的佐证材料,往往是学生的活动图片、实践视频、验算推理稿纸、前后行为对比材料、教师活动设计与操作步骤,恰恰是这些草根式、平民式的研究材料,带来一股教学前沿阵地的清新与鲜活。所以,教师在进行小课题研究时,应注重收集过程性材料、佐证性材料,这些材料其实就发生在每一天的课堂中,在记录、拍摄、收集这些过程性材料时,要保证材料的真实性与分析的客观性。
  3.重方法获得
  从小课题研究的方法选择来看,小课题不适合使用大样本的、实验研究类的量性刻画方法,应该用质性描述方法,如行动研究、课例描述、案例分析、调查研究、观察总结、经验梳理等,其中,行动研究要遵从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调控等螺旋式推进流程。只有掌握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才能保障我们的小课题研究走向深入与成熟,反过来,只有真正走进小课题研究的天地,才能不断收获、优化我们的课题研究方法。
  总之,教师小课题因其“教师本位”“小而有为”“课题思维”的特征而深受一线教师喜爱,也因为其“小、真、实、活”的本色与大课题研究相互补充,交相辉映,成为教师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形成个性风格、优化教学行为、增强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希望看到广大一线教师积极投身于小课题研究,获得小思考、积累小策略,最终形成教育的大智慧。
  (作者单位:涂如豹,浙江省杭州市丁荷小学;朱杰,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20年前的渔洋关中学,仅有的洋机械是学校帮扶单位淘汰的数台二手电脑,被当做宝贝一样看护使用,编个题目、设计张统计表,感觉方便很多。  5年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改善农村地区办学条件,可共享网络资源、可实物实验投影的“班班通”教学设备落户我校。学校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设备的信息化。  2016年,有著44年办学历史的渔洋关中学迁址,教学设备再次提档升级,一体机、录课室、多媒体教师电子屏、校园网
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选编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中。这首诗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诗人以狭窄阴沉的雨巷比喻当时黑暗的社会,以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比喻在革命中失败的人,以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比喻朦胧而时有时无的希望。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所期待的情怀,给人一种朦胧而幽深的美感。  为什么会有这
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准确定位一首诗歌的课堂教学目标,需要关注诗歌的育人价值。从哲学范畴看,价值主要有三大要素:客体属性、主体需要以及人的创价活动。以此类推,诗歌的育人价值也有三大要素:诗歌的属性、各学段学生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围绕诗歌所进行的教学互动(也可称之为诗歌的主体化过程)。  一、诗歌的属性·共通价值·诗歌教学的总目标  诗歌的属性决定诗歌的共通价值,对应的是诗歌教学的总目标。  诗歌作
教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以下同版本教材只注明年级和册数)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时,一位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回扣“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句话。说课时,她介绍说,“因为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句”。无独有偶,笔者的学生模拟教学时,无一例外地认为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句。  上网查一查相关资料,发现大家都是这个观点。找来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课程教
用思维导图指导习作教学,能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丰富想象。笔者以鄂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指导课——《玩具宝贝》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确定主体  孩子的童年总是与玩具相伴相随,因此《玩具宝贝》这个题目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教师不用担心学生无话可说。教师真正需要思考与面对的问题是:每个学生都有很多玩具,究竟选哪一个进行习作呢?这个问题关系着习作指导的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系原主任,教育部“国培计划”上海师范大学小学语文示范性培训项目首席专家,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学术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小学语文(实验本)教材主编。主要著作有《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研究》《外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概述》《语文教学研究大系·小学教学卷》等四十
“《带上她的眼睛》是一篇科幻小说,我想从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入手上这堂课,从而带领学生理解作品主题。”  “《带上她的眼睛》是一篇自读课文,你这样设计不是与教读课文没有区别了吗?”  “那仍然运用批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行吗?让学生自己划分段落层次,找到精彩语句、人物描写等进行批注思考。”  “自读课文的批注都这样处理那就没有意思了。这篇科幻小说有没有什么独特之处,可不可以通过批注让学生学会一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的重要载体。伴随“童书大时代”的到来,少儿出版已成为中国图书市场最大的出版板块,而儿童文学一直是少儿出版市场的最大贡献者。在当代中国儿童文学领域,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  2016年,由于获得全球儿童文学最高奖项——国际安徒生奖,曹文轩填补了中国作家在国际安徒生奖领域的空白。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帕奇·亚
数学体现在个体上的影响表现为人的数学素养。有学者认为,数学核心素养是指能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有条理地进行理性思维、严密求证、逻辑推理和清晰准确地表达的意识与能力。由此可见,数学的严密有序性、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性、数学方法的多样性是提高数学素养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数学素养其实时时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商场打折信息、家庭投资理财等问题。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
复习课该如何为知识建立关联,让旧知识“再增长”?笔者结合《分数的意义》一课的整理和复习,谈一谈复习课的探索与思考。  一、故事中的新认知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因此,笔者设计了“分数墙”这一直观模型。“分数墙”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帮助学生认识、理解、掌握分数单位的有效工具。教学片段如下:  师:光头强有一张桌子,他想测量桌子的长,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