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蕴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继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会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进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思和实践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理解和体验,在过程教学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然而,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习惯了“满堂灌”的模式,学生不知不觉成了知识的容器,失去了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加上陈旧的教学内容、简约化了的课本和连篇累牍的“同步练习册”,使学生只能靠背诵数学的结论和公式,盲目地机械地进行模仿式的“解题训练”,在茫茫的题海中漫游。对数学问题,学生根本不可能充分展开过程,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更不可能有创新的思维。因此,学生虽然很用功,书本知识很纯熟,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欠缺,便成为学生的通病。为此,我们应该探索数学过程教学及其实施的问题,以期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中学特别是高中数学教育得到健康的发展。
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就应该着眼于让学生建构新的认知过程,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选择恰当的、常规的和非常规的问题,作为施教的载体。教师除了根据教学内容广泛收集问题外,最好能设置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停留在把课本的题目在条件、结论、逻辑上互动,还是把课本题进行改造,成为情境题、开放题、应用题,并加以积累,不断完善,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通过启、导等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充分开展数学过程教学,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而这过程的展开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抓住知识生长点,展示概念、公理的提出过程
概念是思维的基础,数学离不开概念。在引入新概念时,教师要紧扣学生熟悉、已知的旧概念,由概念引出性质,进而以定理或公式呈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单靠记住数学结论,然后套用这些结论或机械地模仿模式解题的成旧习惯。我们应该让学生对学习的概念、公理有所理解,惟有透彻的理解才能使知识融入其认知结构。我们要准确把握知识的生长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多对学生阐释幾个为什么?这样做自会引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进而体验到发现的喜悦,收到“润物细无声”之功效。
教师要确立信任学生的观念,要注意大胆放手让学生把某种情境用数学方法加以表述。在形成概念时,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要善于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自主地建构新概念。在辨识概念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宋代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从学生的角度看,学贵有疑是学习进步的标志,也是创新的开始。
二、展示性质、法则的发现过程和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
在学习数学定理、公式、法则时,离不开对命题的证明,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展示定理、推证定理、应用定理”三步的模式,而要结合实际情况,在证明命题前为学生创设认知冲突的疑惑情境。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通过观察、感知学习的定理、公式、法则后,要学会分析,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要善于挖掘自己尚不清楚的问题,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究,并提出质疑。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多角度的问题,尤其是善于提出新颖的具有独特见解的问题。
三、展示问题、结论的探索过程和思想、方法的深化过程
学数学离不开解题,解题是在掌握所学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运用;解题可以训练技巧,磨练意志。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判断解题的大方向,要注意联想,要学会用不同的立意、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并善于在解题全过程监控自己的行为:是否走弯路?是否走入死胡同?有没有出错?需要及时调整,排除障碍。这样长期形成习惯后,我们往往可以别出心裁,另辟解题捷径。这种思维品质也是创新的重要标志。为了达到这个境界,必须让学生明确不要为解题而解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敏锐捕捉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并给予支持、鼓励,使学生在解题后不断反思、回顾,积累经验,进而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在解题教学时,我们要注意渗透解题策略,因为策略往往是不容易为学生掌握的;要注意解题训练的坡度和难度。如果解题训练有一个坡度,可以使学生循序渐进从易到难,完成一个小题,相当上了一个台阶;完成了最后一题,好像登上了山顶,回首俯望,小山连绵,喜悦之情,不禁而生。如果题组没有难度,学生不可能有疑,重重复复会令人乏味。反之,设置一定陷阱、难度,学生经过探索、推敲,把疑难解决了,既巩固了基础,又实现了从有疑到无疑的飞跃,体验到解题的劳动价值。
总之,要做到上述三个方面,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营造平等、相互接纳的和谐气氛,要及时提出具挑战性的新问题,使这些问题要具有思维价值,并为创新作出示范,并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要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同时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和问题,提倡课堂师生的交流和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因为交流可令学生积极投入和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交流,不断进行教学信息的交换、反馈、反思,可修正思维策略,概括和总结数学思想方法。在交流中,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从中捕捉有价值的问题,展开课堂讨论,并适时做出恰当的评价,通过充分展开过程,变抽象为具体,变奉献为发现,变传授为感悟,使班集体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共同分享学习的成果。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善于捕捉、组织和判断各种信息的能力;要善于与他人对话、协调,自尊与尊重他人,并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控。其次教师要尽力帮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认知系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知识网络。这就需要教师本身要善于发现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陌生的新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注意接受继续教育,比如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的认知理论、多元智力理论等,了解我国和国际上数学教育改革的动态,把学习作为实施创新教育的支持条件。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本身也要在过程中不断创新。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理解和体验,在过程教学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然而,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习惯了“满堂灌”的模式,学生不知不觉成了知识的容器,失去了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加上陈旧的教学内容、简约化了的课本和连篇累牍的“同步练习册”,使学生只能靠背诵数学的结论和公式,盲目地机械地进行模仿式的“解题训练”,在茫茫的题海中漫游。对数学问题,学生根本不可能充分展开过程,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更不可能有创新的思维。因此,学生虽然很用功,书本知识很纯熟,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欠缺,便成为学生的通病。为此,我们应该探索数学过程教学及其实施的问题,以期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中学特别是高中数学教育得到健康的发展。
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就应该着眼于让学生建构新的认知过程,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选择恰当的、常规的和非常规的问题,作为施教的载体。教师除了根据教学内容广泛收集问题外,最好能设置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停留在把课本的题目在条件、结论、逻辑上互动,还是把课本题进行改造,成为情境题、开放题、应用题,并加以积累,不断完善,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通过启、导等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充分开展数学过程教学,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而这过程的展开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抓住知识生长点,展示概念、公理的提出过程
概念是思维的基础,数学离不开概念。在引入新概念时,教师要紧扣学生熟悉、已知的旧概念,由概念引出性质,进而以定理或公式呈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单靠记住数学结论,然后套用这些结论或机械地模仿模式解题的成旧习惯。我们应该让学生对学习的概念、公理有所理解,惟有透彻的理解才能使知识融入其认知结构。我们要准确把握知识的生长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多对学生阐释幾个为什么?这样做自会引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进而体验到发现的喜悦,收到“润物细无声”之功效。
教师要确立信任学生的观念,要注意大胆放手让学生把某种情境用数学方法加以表述。在形成概念时,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要善于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自主地建构新概念。在辨识概念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宋代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从学生的角度看,学贵有疑是学习进步的标志,也是创新的开始。
二、展示性质、法则的发现过程和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
在学习数学定理、公式、法则时,离不开对命题的证明,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展示定理、推证定理、应用定理”三步的模式,而要结合实际情况,在证明命题前为学生创设认知冲突的疑惑情境。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通过观察、感知学习的定理、公式、法则后,要学会分析,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要善于挖掘自己尚不清楚的问题,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究,并提出质疑。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多角度的问题,尤其是善于提出新颖的具有独特见解的问题。
三、展示问题、结论的探索过程和思想、方法的深化过程
学数学离不开解题,解题是在掌握所学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运用;解题可以训练技巧,磨练意志。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判断解题的大方向,要注意联想,要学会用不同的立意、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并善于在解题全过程监控自己的行为:是否走弯路?是否走入死胡同?有没有出错?需要及时调整,排除障碍。这样长期形成习惯后,我们往往可以别出心裁,另辟解题捷径。这种思维品质也是创新的重要标志。为了达到这个境界,必须让学生明确不要为解题而解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敏锐捕捉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并给予支持、鼓励,使学生在解题后不断反思、回顾,积累经验,进而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在解题教学时,我们要注意渗透解题策略,因为策略往往是不容易为学生掌握的;要注意解题训练的坡度和难度。如果解题训练有一个坡度,可以使学生循序渐进从易到难,完成一个小题,相当上了一个台阶;完成了最后一题,好像登上了山顶,回首俯望,小山连绵,喜悦之情,不禁而生。如果题组没有难度,学生不可能有疑,重重复复会令人乏味。反之,设置一定陷阱、难度,学生经过探索、推敲,把疑难解决了,既巩固了基础,又实现了从有疑到无疑的飞跃,体验到解题的劳动价值。
总之,要做到上述三个方面,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营造平等、相互接纳的和谐气氛,要及时提出具挑战性的新问题,使这些问题要具有思维价值,并为创新作出示范,并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要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同时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和问题,提倡课堂师生的交流和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因为交流可令学生积极投入和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交流,不断进行教学信息的交换、反馈、反思,可修正思维策略,概括和总结数学思想方法。在交流中,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从中捕捉有价值的问题,展开课堂讨论,并适时做出恰当的评价,通过充分展开过程,变抽象为具体,变奉献为发现,变传授为感悟,使班集体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共同分享学习的成果。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善于捕捉、组织和判断各种信息的能力;要善于与他人对话、协调,自尊与尊重他人,并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控。其次教师要尽力帮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认知系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知识网络。这就需要教师本身要善于发现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陌生的新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注意接受继续教育,比如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的认知理论、多元智力理论等,了解我国和国际上数学教育改革的动态,把学习作为实施创新教育的支持条件。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本身也要在过程中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