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联想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想能力是从小学到高中语文教学中都要十分重视培养的一项能力。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桥”。联想能力较强的学生,只要看到作文题目就会浮想联翩,心头就会涌起许多相关的事物、相关的道理,绝不会文思枯竭,无话可说,可见联想能力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 相关联想
  相关联想是由一事物而想到在时间或空间上与之相接近、相联系的其他事物的联想。例如说到“桥”就想到“水”,想到交通,想到各个不同时期富有特色的桥;说到“春天”就想到青山绿树,万物复苏等。老舍在《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中,由烈日下的“热”通过相关联想,想到了“街上的柳树”,又由柳树想到具体的“叶子”“枝条”,还联想到“干巴巴”的马路、尘土飞扬的便道、“狗趴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铺户门前的铜牌”等,没有出现一个“热”字,而给读者强烈的天气热的感受,这正是善于联想的结果,也使得老舍的这段描写成为经典语段。学习这篇课文后,我就要求学生运用联想,归纳出由“冷”联想到的相关事物,以冷为题描述天气的寒冷而不出现冷字,以训练学生的相关联想的能力,学生思维大开,兴趣盎然。
  二、 相似联想
  相似联想是由一事物而想到与之在性质上或形态上相似的事物的联想。茅盾在《白杨礼赞》中由白杨树的生态联想到“北方的农民”,联想到“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联想到我们民族的“那种精神和意志”;杨朔在《荔枝蜜》中由荔枝联想到社会主义新生活,由蜜蜂辛勤采花酿蜜联想到劳动人民为创造新生活而忘我劳动,由此而产生深沉的情感;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中由母亲的勤劳联想到“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由对母亲的回忆和热爱联想到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从而使主题得到深化。
  这是一种运用得最多的联想,也是最重要最便于训练的联想方式。训练学生这种联想能力,最关键的就是要抓住其相似性。如在大雨来临之前,我让学生观察乌云翻滚的天空,要求学生说出所想到的事物。于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云的形状联想到峰峦、河川、雄狮、奔马等,这是在形态相似上进行联想,属较低层次的训练要求。由此而进一步,我们还可从性质相似上来训练学生的较高层次的联想能力。例如不少电影中当人物心理矛盾冲突达到顶峰的时候总出现波涛汹涌的大海的镜头,这从联想的角度来说,就是性质相似的联想,把思想斗争和大海联系到一起,形成一种互相对称、相得益彰的视觉、心理奇效。
  教学过程中,课文有很多这种联想例子。例如,《为了忘却的记念》“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吧”简短的一句话中,对“夜”“路”的联想写得深刻隽永。学习《爱莲说》后,根据莲的特点写感受也是这种联想训练的妙用。
  综观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几乎都涉及考查考生的联想能力。“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就要善于联想到“清泉”的特殊含义,文章才能开拓新意,否则就无法展开。“找回童年”则要求考生认真读懂“找回”二字,要读懂这两个字,自然会联想到真实的童年生活。根据寓言诗《鸟的评说》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这也要求考生要由诗中的寓意,巧妙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议论。“船主与油漆工”如果不展开联想或者联想不丰富,就不可能写出文章的新意、深度。“甩掉多余的顾虑”也要从材料中体会“顾虑”,从而展开联想,联想到现实生活,这样文章才会切合题意。综观2012年全国十多套语文高考试卷,要想写好作文都离不开联想能力。
  三、 相对联想
  相对联想是由一事物而联想到与之相反、相对的事物的联想。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以于勒是否有钱为中心,构思出菲利浦夫妇“盼”“赞”“见”“躲”于勒的一系列矛盾经过,使得读者悟出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效果,不难看出莫泊桑精湛的相对联想能力。《变色龙》围绕着一条狗是否是将军家的而演出的近乎一出闹剧,也可以看出作者相对联想的功效。
  文章中使用相对联想,可使文章构思跌宕起伏,情节扣人心弦。要想把文章写好,必须训练学生相对联想的能力。林纾在《春觉斋论文》中说:“为文不知用旋绕之笔,则文势不曲。”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相对联想能力呢?
  教学中我曾作过尝试。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中,要求学生写出文章事件的波澜。议论文的写作训练中,要求学生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在学习一些课文后,结合课文内容设计思考题或作文题进行训练。如学习《项链》之后,我要求学生展开联想续写课文:“当佛来思节夫人得知玛蒂尔德为还项链而受的十年痛苦的折磨后,主动把那挂项链又卖了出去,并把卖项链所得的钱全部给了玛蒂尔德,从此,玛蒂尔德又过上了……的生活。”要求学生展开联想完成省略号里的内容。学习《包身工》后,我要求学生展开联想,以《我与“芦柴棒”比童年》为题作文,由于新旧时代的不同,在物质生活上,当代少年儿童的无比幸福与“芦柴棒”的极端贫苦形成鲜明对比。同学们从“芦柴棒”的描写中,很自然地会联想到自己的营养丰富、饭菜香甜、学习环境优越的幸福生活。经过系列训练,学生的相对联想能力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四、 相因联想
  所谓相因联想就是由一事物而想到它产生的原因或发展的结果。“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如果单就这句话的字面来解释,就显得太一般了,无非是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四个景物。然而我们一旦应用相因联想的方法来理解这句诗,那么诗的意境就不一般了。本来烟是随风飘动的,此处为何说“孤烟直”呢?原来在这广袤的大漠中连一丝儿风都没有,这给人一种寂静的感觉。本来太阳就是圆的,为什么此处还要说“长河落日圆”呢?原来是要突出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更加增添了“寂静”的意境。本来一句十个字的诗句,一运用相因联想就使得意境顿开。
  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这便能较好地训练学生相因联想的能力。孔乙己和范进同属旧社会的读书人,为什么两个人的结果截然相反?学生要回答这个问题,只要运用相因联想就不难回答出是科举制度的罪恶。再如学习《记念刘和珍君》后,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刘和珍惨死在反动派的枪口之下?学生只要运用相因联想,就不难理解:作者写了一个刘和珍,写她的正义感、责任感,写她的“微笑”“和蔼”就以一当十,塑造了请愿群众的群体形象,可见这是一批怎样可爱的青年,段政府杀害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流言家污蔑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其凶残卑劣便不言而喻了。
  总之,联想是自由灵活的心理驰骋,丰富的联想能激发出人们智慧的火花,也能使行文的思路开阔,还常常能使人突发灵感。在高中新教材试验中,我把联想列为训练项目,由简单而丰富,由分散而集中,使其有章可循,循序渐进,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均有明显提高。
  作者简介:江西省九江一中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在多年教学实践和调查中笔者发现,小学体育课堂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低年级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他们学习兴趣浓,能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并能自信大胆地
刘禹锡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寞,我言秋日胜春朝。”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唱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二者尽管吟诗的主旨各异,但有一点必定是相同的,那就是愉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课改中,突出加强语文阅读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提高语文教学成绩的重要一环。一、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
城市绿化在构建城市景观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边坡绿化已成为景观构建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以重庆石子山体育公园边坡的植物幕墙设计为例,着重介绍植物幕墙绿化的植物设计要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群来自丹麦的女学生用水芹种子进行实验,得出了惊人的发现:中一名女生表示,大家一致认为,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其如果伴着接收WIFI信号的设备
我们坐公交车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公交司机紧急刹车,车速,减缓,乘客前倾,如图1所示。  公交车紧急刹车后,为什么速度会减缓但不会立即停下来?为什么乘客身体会前倾?要搞清这些问题,我们就要从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谈起。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
诗人艾青说:“想象是诗歌的翅膀,没有想象,诗人就无法在理想的天空飞翔。”我们要善于放飞自己的想象,这样,我们才能领略到诗歌的美丽。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只有努力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讨论,才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把诗中的意境转化为自己大脑中的具体形象,最终形成一幅形象生动的直观画面,从而品味作者的感情,达到与之共鸣,获得审美感受。这样不仅使学生把握一首诗
伴随新课改的出台,我国小学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新课标对小学美术教学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一项就是要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对学生学
一、教材分析《狐狸和乌鸦》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讲一只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说明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课文共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狐狸看到乌鸦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泗水是圣人孔子的诞生地,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