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尽可能地采用游戏的方式,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和谐、有趣、丰富的语言交际情境,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游戏教学法不仅使学生学习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兴趣。因此采用游戏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积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注意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发展他们的有意注意,可谓是提高数学课堂成效的重要环节。
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性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加上数学内容大部分比较抽象,枯燥无味,学起来自然觉得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变得厌学,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喜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游戏中的孩子表现积极,注意力高度集中。如果我们能把教学和游戏结合起来,相互促进,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乐学、善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实现快乐教学的目的。下面,笔者谈谈游戏在小学低段数学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中应用的认识。
一、课前游戏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在新教学理念下,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教师在新课的导入时,采用复习导入的方法以巩固旧知识,或谈话导入,直奔主题。这样是很简单,不费时间和心思,但由于是旧知识的重复,一些早已掌握的学生就会感到很无趣。如果教师能将复习的内容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把教材相关联的游戏、趣味知识等引入课堂中,就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学生边玩边复习,效果肯定会不错。比如笔者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下册“9加几”时,先复习 “10加几”的计算和10的组成。课前,笔者将复习内容一一写在卡片上,这时让学生拿出来摆好,反扑在课桌上,以两人一组玩 “石头剪刀布”游戏,赢的翻卡片,并计算,比比谁翻得多,算得多。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调动起来,原来爱偷懒的同学都动起来了,平时开小差的同学也认真多了。这样不仅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谓一举多得
二、课中游戏
“课中”既是一堂课的主体,又是突破一节课重难点的关键,还是这堂课的精髓和灵魂。这段时间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全神贯注,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高效数学课堂教学。因为有了前段时间的学习,所以这段时间也是学生最疲惫的时候,学生的集中力可能已到极限。此时如果教师设计融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方式,恰到好处地插入游戏活动,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提供更为宽广的活动空间,激起学生对数学浓厚的学习兴趣,无异于给学生一支强有力的兴奋剂,使得课堂一下子又有了生命和活力。如笔者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00以内的数数”时,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10个10是100”,笔者设计了一个数小棒的小游戏,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数棒比赛。要求:10根小棒捆一捆。学生都想成为数数的高手,马上变得很细心,不一会儿便数完,掌握了数数方法,从而突破了本课难点。再如教学“找规律”,由于这些内容比较抽象,笔者在这堂课中就设计了几个游戏内容:找一找(判断一列图形是否有规律),摆一摆(摆一组有规律的图形),拍一拍(找拍手的节奏规律)。这些游戏是紧密联系教学内容的,又都是身边的数学,学生参与踊跃,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真正实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
三、课尾游戏
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画龙点睛的结尾则使成功得以巩固。“课尾”就是临下课的几分钟,在这最后的几分钟,我们都会对这一节课的内容做总结。但有时候在课尾如果我们融入一下游戏,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缓解一节课的疲倦,又能达到复习巩固所学新知识的目的,享受数学思维的快乐,也可谓一举多得。曾听过一位教师的公开课“数的整除”,教师在结束教学时的活动游戏中,让学生判断自己的学号是哪些数的倍数,依次让学号2、3、5……的学生离开教室,有意留下学号是1、7、11、13、17、19、23、29、31、37等同学,让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使得教学过程不是停留在快乐的学习状态,而是进入真正思考的创造境界。
四、练习课、复习课适当运用游戏
练习课和复习课通常比较枯燥,学生始终处于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影响了课堂质量的提高。如能在练习课和复习课中引入竞争机制,设置一个综合性的竞赛游戏活动,同样会使索然无味的练习课堂充满生机、情趣和智慧……在平时的练习、复习课中,有时笔者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一个四关比赛。如教学“10以内加减法”练习课,设计这样的四关:第一关为口算大比拼,第二关为书写大比拼,第三关为比大小大比拼,第四关为动脑筋大比拼(提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口头列式解答)。这个游戏系统地复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学生参与主动性高,参与面广,既达到了练习复习旧知识的目的,又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教学成效。
总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地进行数学游戏教学,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学习数学知识,并从此爱上数学。
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性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加上数学内容大部分比较抽象,枯燥无味,学起来自然觉得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变得厌学,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喜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游戏中的孩子表现积极,注意力高度集中。如果我们能把教学和游戏结合起来,相互促进,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乐学、善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实现快乐教学的目的。下面,笔者谈谈游戏在小学低段数学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中应用的认识。
一、课前游戏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在新教学理念下,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教师在新课的导入时,采用复习导入的方法以巩固旧知识,或谈话导入,直奔主题。这样是很简单,不费时间和心思,但由于是旧知识的重复,一些早已掌握的学生就会感到很无趣。如果教师能将复习的内容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把教材相关联的游戏、趣味知识等引入课堂中,就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学生边玩边复习,效果肯定会不错。比如笔者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下册“9加几”时,先复习 “10加几”的计算和10的组成。课前,笔者将复习内容一一写在卡片上,这时让学生拿出来摆好,反扑在课桌上,以两人一组玩 “石头剪刀布”游戏,赢的翻卡片,并计算,比比谁翻得多,算得多。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调动起来,原来爱偷懒的同学都动起来了,平时开小差的同学也认真多了。这样不仅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谓一举多得
二、课中游戏
“课中”既是一堂课的主体,又是突破一节课重难点的关键,还是这堂课的精髓和灵魂。这段时间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全神贯注,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高效数学课堂教学。因为有了前段时间的学习,所以这段时间也是学生最疲惫的时候,学生的集中力可能已到极限。此时如果教师设计融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方式,恰到好处地插入游戏活动,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提供更为宽广的活动空间,激起学生对数学浓厚的学习兴趣,无异于给学生一支强有力的兴奋剂,使得课堂一下子又有了生命和活力。如笔者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00以内的数数”时,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10个10是100”,笔者设计了一个数小棒的小游戏,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数棒比赛。要求:10根小棒捆一捆。学生都想成为数数的高手,马上变得很细心,不一会儿便数完,掌握了数数方法,从而突破了本课难点。再如教学“找规律”,由于这些内容比较抽象,笔者在这堂课中就设计了几个游戏内容:找一找(判断一列图形是否有规律),摆一摆(摆一组有规律的图形),拍一拍(找拍手的节奏规律)。这些游戏是紧密联系教学内容的,又都是身边的数学,学生参与踊跃,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真正实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
三、课尾游戏
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画龙点睛的结尾则使成功得以巩固。“课尾”就是临下课的几分钟,在这最后的几分钟,我们都会对这一节课的内容做总结。但有时候在课尾如果我们融入一下游戏,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缓解一节课的疲倦,又能达到复习巩固所学新知识的目的,享受数学思维的快乐,也可谓一举多得。曾听过一位教师的公开课“数的整除”,教师在结束教学时的活动游戏中,让学生判断自己的学号是哪些数的倍数,依次让学号2、3、5……的学生离开教室,有意留下学号是1、7、11、13、17、19、23、29、31、37等同学,让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使得教学过程不是停留在快乐的学习状态,而是进入真正思考的创造境界。
四、练习课、复习课适当运用游戏
练习课和复习课通常比较枯燥,学生始终处于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影响了课堂质量的提高。如能在练习课和复习课中引入竞争机制,设置一个综合性的竞赛游戏活动,同样会使索然无味的练习课堂充满生机、情趣和智慧……在平时的练习、复习课中,有时笔者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一个四关比赛。如教学“10以内加减法”练习课,设计这样的四关:第一关为口算大比拼,第二关为书写大比拼,第三关为比大小大比拼,第四关为动脑筋大比拼(提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口头列式解答)。这个游戏系统地复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学生参与主动性高,参与面广,既达到了练习复习旧知识的目的,又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教学成效。
总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地进行数学游戏教学,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学习数学知识,并从此爱上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