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现象,由于缺少亲情呵护,他们往往容易产生一些问题。对此,教育者负有对他们进行教育管理的责任。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策略方法
作为一名农村老师,所任教的班级中有不少留守儿童。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我对他们进行了一定的关注,现就这方面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缺少呵护的“花儿”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和城市生活成本高等原因,外
出务工的父母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呵护、缺少家庭温暖、缺乏有效管教等问题,这些祖国的花儿过早经受了本不属于他们的生活风雨。作为教育者,如何教育管理好这些留守的孩子,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目前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却十分令人担忧。
二、“花儿”的现实困境
从很多资料上来看,目前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学业状况令人担忧
留守儿童中,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厌学等现象较多,由于隔代管教,当他们出现这种情况时,临时监护人往往不能进行有效引导,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
2.生活状况令人担忧
留守儿童的生活主要靠在外务工的父母寄钱回家或者在家的临时监护人提供。由于小孩子对如何花零花钱缺乏有效约束,导致他们随便吃零食、买无关玩具的现象较为普遍,一有空就想吃零食、玩玩具,从而无心学习。
3.心理状况令人担忧
留守儿童的父母(或一方)不在其身边,缺少应有的关爱。父母在外务工,大部分身心疲惫,与家人联系较少,与孩子也就缺乏交流和沟通。正由于留守儿童亲情的缺陷,与外界不愿接触或接触太少,大部分孩子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对集体漠不关心。
4.监护状况令人担忧
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都把孩子留给各自的父母来照顾。一方面,这些孩子无法享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帮助;另一方面,由于照顾他们的一般都是老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于这些孩子,老人们更是不会管,由着孩子自己的性子来。这样,留守孩子就表现得比较自由散漫,沾上一些不良习惯。
此外,在安全方面也让人担忧,留守儿童面临玩耍、劳动、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在他们的临时监护人不力或无力时常发生安全事故。
三、让“花儿”在留守中绽放
有教育专家说:“一个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但是,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趋势无法避免时,在这些孩子缺少亲情呵护的现实面前,从事阳光下最受人尊敬的职业——教师,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抱怨他们的父母、求助社会显然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我们的真情弥补他们亲情的不足,用我们的关心鼓励他们学习进步的自信,
用我们的严格管教克服他们的各种不良习惯,让这些留守的“花儿”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1.用真情补亲情
当孩子在生活中受到伤害时,是多么想爸爸妈妈第一个在身边义无反顾地帮助他们;在孩子还没有学会基本的生存方法时,
是多么想爸爸妈妈能心对心地教他们;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又是多么想爸爸妈妈细心地提醒他们和宽慰他们!但此时父母却远在天边,爷爷奶奶耳聋口钝,由于性格内向,他们也不敢找老师帮忙。没有人帮助孩子解决,他们的苦闷会越积越多,“亲情饥渴”也就越来越强烈。这时老师应该担当起父母的角色,以无私的爱给予他们亲情的关怀。
2.用关心树信心
有人说:关心是对学生进行身心教育的一剂良方。那么,对于留守孩子来说,老师的关心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慰藉的同时,也会帮助他们培养信心,树立起对学习生活的自信。正如海伦所说:
“教师的信任和关心是学生进步最大的动力。”
3.用严格养习惯
留守儿童身上表现的许多不足及坏习惯,都与他们缺乏有效的管教有密切联系。父母对他们鞭长莫及,临时监护对他们力不从心,学校和老师就应该担负起管教的责任。“家长把小孩送来,是家长的信任;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健康愉快地生活学习,是我们的神圣职责。”一位山村教师的朴实语言表达了所有教师的内心信念。
我认为应以严格的管教来约束留守孩子身上的坏习惯。一是在学习方面严格要求,二是在纪律方面严格要求。
4.用沟通提高技巧
加强与帮扶学生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通过电话家访、实地家访等方式充分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孩子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学生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还要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定期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学生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引导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自爱自强,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最后,借这句对留守儿童满含深情的寄语作为结束语,让留守的“花儿”在教育者的呵护下,绽放出最美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中共重庆江津市委关心下一代课题组.留守儿童关系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06(1).
[2]刘云勇.留守儿童管理之我见[J].人民教育,2006(3).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策略方法
作为一名农村老师,所任教的班级中有不少留守儿童。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我对他们进行了一定的关注,现就这方面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缺少呵护的“花儿”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和城市生活成本高等原因,外
出务工的父母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呵护、缺少家庭温暖、缺乏有效管教等问题,这些祖国的花儿过早经受了本不属于他们的生活风雨。作为教育者,如何教育管理好这些留守的孩子,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目前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却十分令人担忧。
二、“花儿”的现实困境
从很多资料上来看,目前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学业状况令人担忧
留守儿童中,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厌学等现象较多,由于隔代管教,当他们出现这种情况时,临时监护人往往不能进行有效引导,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
2.生活状况令人担忧
留守儿童的生活主要靠在外务工的父母寄钱回家或者在家的临时监护人提供。由于小孩子对如何花零花钱缺乏有效约束,导致他们随便吃零食、买无关玩具的现象较为普遍,一有空就想吃零食、玩玩具,从而无心学习。
3.心理状况令人担忧
留守儿童的父母(或一方)不在其身边,缺少应有的关爱。父母在外务工,大部分身心疲惫,与家人联系较少,与孩子也就缺乏交流和沟通。正由于留守儿童亲情的缺陷,与外界不愿接触或接触太少,大部分孩子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对集体漠不关心。
4.监护状况令人担忧
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都把孩子留给各自的父母来照顾。一方面,这些孩子无法享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帮助;另一方面,由于照顾他们的一般都是老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于这些孩子,老人们更是不会管,由着孩子自己的性子来。这样,留守孩子就表现得比较自由散漫,沾上一些不良习惯。
此外,在安全方面也让人担忧,留守儿童面临玩耍、劳动、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在他们的临时监护人不力或无力时常发生安全事故。
三、让“花儿”在留守中绽放
有教育专家说:“一个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但是,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趋势无法避免时,在这些孩子缺少亲情呵护的现实面前,从事阳光下最受人尊敬的职业——教师,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抱怨他们的父母、求助社会显然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我们的真情弥补他们亲情的不足,用我们的关心鼓励他们学习进步的自信,
用我们的严格管教克服他们的各种不良习惯,让这些留守的“花儿”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1.用真情补亲情
当孩子在生活中受到伤害时,是多么想爸爸妈妈第一个在身边义无反顾地帮助他们;在孩子还没有学会基本的生存方法时,
是多么想爸爸妈妈能心对心地教他们;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又是多么想爸爸妈妈细心地提醒他们和宽慰他们!但此时父母却远在天边,爷爷奶奶耳聋口钝,由于性格内向,他们也不敢找老师帮忙。没有人帮助孩子解决,他们的苦闷会越积越多,“亲情饥渴”也就越来越强烈。这时老师应该担当起父母的角色,以无私的爱给予他们亲情的关怀。
2.用关心树信心
有人说:关心是对学生进行身心教育的一剂良方。那么,对于留守孩子来说,老师的关心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慰藉的同时,也会帮助他们培养信心,树立起对学习生活的自信。正如海伦所说:
“教师的信任和关心是学生进步最大的动力。”
3.用严格养习惯
留守儿童身上表现的许多不足及坏习惯,都与他们缺乏有效的管教有密切联系。父母对他们鞭长莫及,临时监护对他们力不从心,学校和老师就应该担负起管教的责任。“家长把小孩送来,是家长的信任;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健康愉快地生活学习,是我们的神圣职责。”一位山村教师的朴实语言表达了所有教师的内心信念。
我认为应以严格的管教来约束留守孩子身上的坏习惯。一是在学习方面严格要求,二是在纪律方面严格要求。
4.用沟通提高技巧
加强与帮扶学生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通过电话家访、实地家访等方式充分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孩子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学生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还要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定期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学生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引导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自爱自强,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最后,借这句对留守儿童满含深情的寄语作为结束语,让留守的“花儿”在教育者的呵护下,绽放出最美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中共重庆江津市委关心下一代课题组.留守儿童关系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06(1).
[2]刘云勇.留守儿童管理之我见[J].人民教育,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