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155-02
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抽象、概括,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形声结合、视听并举的教学情境,不仅能优化教学过程,而且能实现异地通讯和资源共享。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应体现不同学段的特点,实现有效教学。
一、关注学生年龄特征,找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重点
不同学段的学生认知结构有很大的差别,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必须与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相适应,否则不会有理想的教学效果。
1.低年段,重在实施形象化教学。
低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对学习生活既有新鲜感,又一时难以适应。他们好奇、好动、喜欢模仿,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因而应多采用图形、动画和音乐之类的媒体,使图、文、声并茂,以适应学生的直觉思维,实施形象化教学。
2.中年段,重在实现思维过渡。
中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模仿性强,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较差。因此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重点应放在如何帮助学生完成由直觉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在教学“角的概念”一课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感觉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其中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最后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如果需要强化这个知识点,还可以用多媒体将角的边进行延长,就更加形象地显示了: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的动态演示,将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
3.高年段,重在发展逻辑思维。
高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求知欲、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这一阶段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应着重引导学生学会用语言符号去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逐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几何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应巧用多媒体的实验模拟功能,把导出公式的抽象逻辑思路,变成学生的“可见”思路。如,“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可这样教学:
演示:把一个圆分别等分成4份、8份、16份,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
得出:上下对边越来越“平直”,左右对边越来越“竖直”。
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想象:如果等分成32份、64份、100份、1000份呢?
明确: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
进一步想象:如果等分成无限份,就一定能拼成长方形。
比较得出: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πr),宽相当于圆的半径(r)。
推理: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πr×r;用字母表示:S=πr2。
这样的动态显示,步步引导,环环推进,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化圆为方”的深刻表象,有助于实现由感知——表象——抽象的逻辑思维转化。
二、关注学生注意特征,把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时机
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注意特征,把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时机,避免一些无关的、新颖的刺激干扰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鲜艳画面和生动的故事情节上,忽视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
1.低年段,在创设情境上下功夫。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的选择性注意能力较弱。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时,要尽可能提供图、文、音并茂的资源,使之能有效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情感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中年段,在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上做文章。
中年级学生由于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内抑制能力尚未充分发展,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较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而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们不感兴趣,因而不易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因此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选择与设计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
3.高年段,应在消除学生思维障碍上花心思。
高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基本上占主导地位,基本能适应整节课,但其注意的稳定性受兴趣影响。在学习抽象数学知识时,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现象。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铺设平台,消除学生的思维障碍,尽可能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与稳定。
《圆的认识》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圆的所有半径都相等”这一抽象知识。在教学中利用动画展示:一个正方形的车轮“咯噔、咯噔”地上下颠簸行驶在道路上;慢慢轮子变成了椭圆形,这辆汽车继续跑着,可仍然有些“跛”;渐渐轮子变圆了,圆的轮子跑得可快了,汽车也嘀嘀嗒嗒地唱起了歌。通过轮子的动态演变,学生的思维也呈动态发展:为什么正方形、椭圆形的轮子跑起来会有点跛,而圆形的轮子跑起来会特别快?这样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了抽象逻辑思维,理解了“在同一圆内,所有半径长度都相等”的道理。可见,动态的演示为学生创设了新的兴奋点,消除了学生的思维障碍,使学生得以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总之,教师应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
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抽象、概括,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形声结合、视听并举的教学情境,不仅能优化教学过程,而且能实现异地通讯和资源共享。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应体现不同学段的特点,实现有效教学。
一、关注学生年龄特征,找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重点
不同学段的学生认知结构有很大的差别,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必须与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相适应,否则不会有理想的教学效果。
1.低年段,重在实施形象化教学。
低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对学习生活既有新鲜感,又一时难以适应。他们好奇、好动、喜欢模仿,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因而应多采用图形、动画和音乐之类的媒体,使图、文、声并茂,以适应学生的直觉思维,实施形象化教学。
2.中年段,重在实现思维过渡。
中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模仿性强,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较差。因此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重点应放在如何帮助学生完成由直觉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在教学“角的概念”一课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感觉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其中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最后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如果需要强化这个知识点,还可以用多媒体将角的边进行延长,就更加形象地显示了: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的动态演示,将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
3.高年段,重在发展逻辑思维。
高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求知欲、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这一阶段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应着重引导学生学会用语言符号去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逐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几何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应巧用多媒体的实验模拟功能,把导出公式的抽象逻辑思路,变成学生的“可见”思路。如,“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可这样教学:
演示:把一个圆分别等分成4份、8份、16份,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
得出:上下对边越来越“平直”,左右对边越来越“竖直”。
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想象:如果等分成32份、64份、100份、1000份呢?
明确: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
进一步想象:如果等分成无限份,就一定能拼成长方形。
比较得出: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πr),宽相当于圆的半径(r)。
推理: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πr×r;用字母表示:S=πr2。
这样的动态显示,步步引导,环环推进,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化圆为方”的深刻表象,有助于实现由感知——表象——抽象的逻辑思维转化。
二、关注学生注意特征,把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时机
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注意特征,把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时机,避免一些无关的、新颖的刺激干扰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鲜艳画面和生动的故事情节上,忽视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
1.低年段,在创设情境上下功夫。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的选择性注意能力较弱。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时,要尽可能提供图、文、音并茂的资源,使之能有效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情感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中年段,在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上做文章。
中年级学生由于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内抑制能力尚未充分发展,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较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而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们不感兴趣,因而不易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因此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选择与设计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
3.高年段,应在消除学生思维障碍上花心思。
高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基本上占主导地位,基本能适应整节课,但其注意的稳定性受兴趣影响。在学习抽象数学知识时,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现象。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铺设平台,消除学生的思维障碍,尽可能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与稳定。
《圆的认识》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圆的所有半径都相等”这一抽象知识。在教学中利用动画展示:一个正方形的车轮“咯噔、咯噔”地上下颠簸行驶在道路上;慢慢轮子变成了椭圆形,这辆汽车继续跑着,可仍然有些“跛”;渐渐轮子变圆了,圆的轮子跑得可快了,汽车也嘀嘀嗒嗒地唱起了歌。通过轮子的动态演变,学生的思维也呈动态发展:为什么正方形、椭圆形的轮子跑起来会有点跛,而圆形的轮子跑起来会特别快?这样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了抽象逻辑思维,理解了“在同一圆内,所有半径长度都相等”的道理。可见,动态的演示为学生创设了新的兴奋点,消除了学生的思维障碍,使学生得以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总之,教师应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