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jieyeyi5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师生之间的情感在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文章探讨了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教学 情感 感染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建议教师要积极地创造使学生情绪高涨的环境,使自己上的课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了感情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习欲望,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念,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也可以说感情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任何现代化的教育手段都代替不了师生的感情作用,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现就感情在教学中的作用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师生必须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情感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会因为喜欢、尊敬一位教师而喜欢学习这位教师所教授的科目。为此,教师必须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学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和乐于奉献。由于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学生就会确信其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于所传授的知识,会非常感兴趣,认真领会;对其循循善诱的教导,心悦诚服,师生的情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此时,教师的赞扬会让学生的内心感到愉快和深深的满足;教师的忠告和批评则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念,使他们真正感到教师不是在有意刁难,而是一种善意的忠告和批评。
  
  二、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
  
  在现实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同样,教师也会有不顺心的时候,此时,教师必须把自己的烦恼留在教室门外,有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面带微笑的教师站在讲台上的一瞬间,那种和蔼可亲的教态便可将部分注意力尚未完全集中的学生拉回课堂。这样,师生就已经有了心灵的沟通,复习旧知、引入新课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例如:笔者班上有一位学生,父母离婚了,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性格内向,上课精力不能集中,课下作业不能认真完成。课堂上教师对她的一个微笑像阳光温暖她的心灵,课下教师轻柔的话语像春风一样化去她心灵的伤痛,用这颗爱心去鼓舞她。现在她的性情变得开朗了,学习劲头也大了,成绩也渐渐提高了。由此可想而知,情感对教学的作用有多大。
  
  三、运用适当的教学艺术技巧,把握情感的表达方式
  
  教师的情感,是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神态等教学行为来表现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亲善的面容、充满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严谨、简洁、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在行动上做出积极的反应,让学生产生肯定的心理倾向,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育。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富于情感的语言,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渗透强烈的情感色彩,这种教与学之间情感相撞的火花,对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和记忆的持久,对培养学生相应的情商和提高教学效率都有深远的影响。动作、表情、神态虽然属于非语言交流形式,但同样能使人感知和分享。在这方面也要讲究艺术和技巧,应注意使之与情感内容相吻合,做到自然、朴实。情感表达还要恰到好处,过分的情感表现与缺少情感一样是不可取的。
  
  四、教师的情感必须要有感染力
  
  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或疑惑,教师必须审时度势,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学艺术,来调动学生的热情。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必须有感染力。要具有感染力,首先,教师必须对学生有真挚无私的爱。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泉眼里流出来的是水,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教学里,涌出来的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其次,教师必须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源泉、第一火花,就在于教师上课时对所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只有对教育事业有着执着追求的人,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而不仅仅是当作职业来从事。此时,学生就会感觉到学习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他们就会乐意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当学生在和谐的师生情感的作用下,通过课堂愉快的学习,取得好的成绩时,他们会感到兴奋、自豪和充满信心。这样的情绪又会极大地促使他们做出更大的努力,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正是这种情感,学生才会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劲头。每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正是这种情感在支撑着他们。因而,情感因素对学生今日的学习乃至明天的辉煌都将起着重大的作用。
  总之,笔者认为师生之间的情感在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提高教师的讲课水平,使教师的心理获得巨大的满足,在这种良好的情绪状态下师生共同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
其他文献
摘要: 创新,是社会主义新人的个性和能力特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创新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只有以创新为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带动学生学好知识、学活知识,全面发展各方面综合能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前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阅读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一本语文书,80%左右的内容是阅读课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小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发育的重要时期,教师如何实施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升学生言语智慧,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获得终身幸福的阅读本领,既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更是阅读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    一、有效的阅读教学要加强朗读指导。    阅读教学中的
近几年,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较为热门的话题,全国各地都开展了一些教学改革实验。本文对高中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实验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自学辅导教学法与讲解法的差异    1.在教学特点上的差异  讲解法是当前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主要教学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突出地体现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优点是能保持教师讲授知识的主动性、流畅性和连贯性,时间易被教师控制,但亦有其不足的一面——忽视
摘要: 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的日益全球化,使各行各业对英语提出了不同的岗位要求。我校高职生也要适应建筑业对建筑人才的要求,提高英语水平和能力。本文针对我校高职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四点解决方法来提高高职生阅读和写作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 高职生 阅读 写作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国际交流的深入,英语已成为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各行各业对英语也都提出了不同
著名教授巢宗祺先生说:“琅琅的读书声是世间最动听的声音。”语文教学以有指导的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等语文基本功训练为“纬”,形成“经纬交织”的网络结构,已成共识。但对于如何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什么味道,读到什么程度,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此谈些浅见。    一、讲究童趣性    指导学生朗读应尽量避免诸如“轻、重、缓、急”等技巧语言,而应该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巧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促进知识内化,达到发展学生智慧的目的,是当前中学数学教学中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数学课程应力求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它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际能力。    一、如何理解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应用意识的刻画,为我们理解应用意识提供了基本依据。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的应用意识主要体现在